
散文:平台春秋
鹿 麟
大院里有个平台,建在地下车库顶子上。平台有三四千平米,中间还有两个㰐园形的花坛,里面有几棵木槿、冬青、月季和花花草草,成了一个天然的小广场。
台子高出周边的地面,有两三米的高度,两旁各有一台阶,可以供人上下。平台外路边高高的白杨树,环抱着这一片小天地。所以每天里都有绿荫,徐徐吹来愜意的清风。平日里总有老人带孩子在台子上聚聚。秋、冬天气里老人坐在台子的花池边上,晒着太阳啦啦家长里短。春天里盎然的生机,涣发出人们旺盛的心绪。老人看着孩子们在嘻戏着、欢闹着。四面的风吹的白杨树叶的飒飒声,和谐而美妙。台子边上花池子里的迎春和冬青,被夜雨冲洗的绿莹莹的放出青光。迎春绽放出鲜丽的黄花,花瓣宛若美人的指尖妖娆的翘着,姿态优美而华丽。中间俩花坛里的月季花四季常开,花色娇艳。高大壮硕的花茎上那大大的花朵,与孩子们的笑脸遥相互应,怒放时连花儿都似乎笑出了声,好一副尘俗人生的欢乐景象。
你别看平台不大,来的也多半是老人和孩子,一众闲散人等。但当你去过几次,便会从中观望出世态冷暖,聆听到人世间的纷繁故事,却也不失为无聊时打发时光的好去处。
有位老兄,小六十来岁,家住老城附近某县乡下。拐弯抹角经人介绍,又使了些大家都能想象到的招数,住到了小区里。又用了些手法,便成了唯一有资格收购小区里废旧物资的人。外边的收购员无权入内,他便成了专购商,有了名符其实的专“利”。还被招聘为兼职的保洁员,住户可随时用手机联系他上门,处理家中的废旧物品。既解决了他的住处,又有了收入,还得了专利。按他的说法,“这里的日子太好过了,要在俺老家可就不好说了…。”言下之意城乡差别真的很大,其中还隐喻着别样的意味儿。
说话间几位年纪更大的本小区老人,嘻嘻哈哈的,各自说着八掛中的喜怒哀乐,滋润着这春日阳光的温情。
这不,刚刚来此小住女儿家的“老孙头”,问起保洁“老杨”,在老家能有多少收入时,老杨说两口子每人每月才一百三十多元钱,连吃馍也不夠开支的,年年欠着债还要供孩子上学。一年下来俩人才三千来块钱,还不及在这里一个月挣的钱多呢,猴年马月也还不完债呀?不过在这里要想收入多、干的稳、也要花些本钱,上下左右的打点…。一口气老杨便把事事情情,道了个干干净净。
此时“退休陈”接碴说:“知足吧你!我这三十多年工令退休的,才刚刚到四千…”“知足、知足!”老杨正说着,只见张大婶、李大妈、王二嫂子一众人等听到工资二字和各家收入的事,也都伸长了脖子,侧着一支耳朵,恨不能听出“长工资”的讯息,方才过瘾。一时间面对收入低、物价高、工作不稳定的无奈处境,潦拨起热火朝天的大讨论,在阳光照躍下,嘈杂声都冒出了烟。
大大小小的孩子,在跟着骑儿车的大孩子跑动中,一个较小的孩子忽然跌倒,哭声叫声和笑闹声,混响成杂乱无章的一片轰响。女主人们这才想起自已的任务,随及也终止了众人越来越热闹、但却永无结果的讨论。
由于中老年大妈,带着孩子离去,只剩两三个老头老太太了,便悄悄说起了刚刚离去的那位“陈妈”。说她也是从外地来儿子家邦忙的。只为儿媳生了二胎,又是男丁,似乎有了功,这陈妈焉然便成了全员保姆。但儿媳和婆婆生活习惯不同、文化程度也有差别,无论陈妈怎么辛苦,也难以得到儿媳的满意。再加上多了一个宝宝,而这位能干、但特能吃的保姆婆婆。吃喝用度显然增加了不少。这诸多无奈变成了诸多别扭,为此便让陈妈生了许多闲气!虽说这陈妈是小县城人,可论脾气也不是吃素的,为了孙子一忍再忍。此后这陈妈逢人便说:“下辈子说啥也不要儿子了!生了儿子,自己却成了孙子。注定还要当儿媳妇的儿媳…。”所以陈妈整天做着随时退却、回老家陪老伴的准备,眼下只剩一个“气”字了!此刻,在陈妈心里,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却早已荡然无存。
你看,现如今就是这样;没儿的盼儿子,有儿子为儿媳就得被气死!所以也难怪当今世上,男男女女们谁也不结婚。这样就免了婚房,不备嫁妆,省了繁忙,但也急煞爹娘!
当初夏来临时,平台在周边白杨树的围笼中,是小区人乘凉的好地界。早晨的阳光,从地平线向高天照去,天空非常明亮。轻风吹来空气分外清爽,除了花草的芬芳,有时还会夾杂着炸油条的酥香,这就是市井平民生活,地道的烟火味儿。
平台上谈天说地的一天又开始了。学生们快放暑假了,只有学龄前的小鬼头们,在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的照护下,尽享这清凉初夏的天地。
只见黄妈正煞有介事、嘁嘁喳喳地,与另一叫不出姓名的老大妈说:“听说了吧!原来九号楼的那个董胖子,才搬来几天呵,就又換新房子了!”只听老妈回应道:“嗯…听说了!俺还听说前后不到一年,刚住小别墅新房,这…什么胖子就出事了?家也被抄了,老婆也住进了医院,年纪青青的便得了绝症。”这时只听一旁的周老先生,慢条斯理的说了句:“活该!这小子坏就坏在整天说东说西唱高调…,说起别人不是汉奸就是美鬼,其实没比他坏的!”。“现如今这种好话说尽、坏事做绝的孬种太多了!”一番话道出了,底层平民对财路不正、品行不端,借着权势又多行不义之人的痛恨。
说话间小区里一个叫“醉仙王二”的人,端一大茶杯,里面却装着“关东老烧”。红扑扑的脸上总带着微笑,一步三摇上了平台。这是他“晨酒”(睁眼就喝)时的必修课——听大家闲扯。然而这王二只听不说更不评论,心中自有他的一杆称;“上天从不言好事,回归也不盼降吉祥”。听人讲这王二年青时,也是一条汉子。扛过枪、渡过江后来复了员,在企业干了管理。不知啥原因,后来退休时却成了工人?总之是个有故事的人。这王二平日里待人倒也豪爽。据说在单位直言快语好抱打不平,对拍马溜鬚之人特瞧不起!时常为弟兄们仗义直言。自已虽无大错,但始终不受领导待见。得!就因这脾气却断送了自个儿的“前程”。退休后也只能以酒为伴,自得其乐笑对人生了。
当酷暑炎热之时,日落后的平台便成了孩子们的运动场。下了班的年青的爸妈们,吃过父母带着孩子做好的饭,去享受自已的天伦之乐。于是便带着孩子和各种童车、旱冰鞋,纷纷在平台上场了。水泥地面上,车轮的磨擦声和震动声,快乐的呼喊声和欢叫声、笑闹声响成一片,连将要归巢的鸦雀,也被惊扰的在高高的树梢上时起时落,遥相呼应,发出无奈的鸣叫。
橙黄色的天幕渐渐暗下来,陆续亮起的路灯发出微弱的兰光。平台四角和花坛中央的灯光,照的这普通的平台,在夜幕降临前呈现出异样的光彩;晚霞的天空、深兰的树影、瑩光绿的路灯,让被照的亮亮的平台,俨然更象一个舞台的场景。
平台边上,是手机客们的天地。手机里不时发出的笑声和音乐,时不时会让人不由自主的,发出无拘无束的笑声,想必是幸福要来临。这平台抒散着人们的心境,这天伦之乐的暂时快意,慰际着人们不安的心灵,于是这混沌的声音,便成了人间最亲切的乐声。
冬去春来,夏雨秋风。这人生四季在小小平台上,悠闲的演绎着凡尘人生的故事。无非些是柴米油盐和家长里短的纷繁琐事。但它交流着相互的经验,教化着各自的心灵,替人们解闷、又平衡着各自的心境,在平凡岁月里度过不同的人生。如是不然,哪来的在当下艰难岁月中的太平盛世?
秋天快到了,白杨树叶开始变色,风吹飘零的黄叶和盛开的菊花,在红枫树的陪襯下又将是一片新天地。
愿天下人的日子真的美好,愿平台上的人生故事更温馨,甘之如饴。
2023.2.5
鹿麟 · 本名吕麟书,画家。美协会员,美校校长,高级工艺美术师。
自由写作人,结集出版有《飛落的芳菲》等,并由韩美林先生题写书名,图书館收藏。
散文《绿园的桥和梦》《欢喜冤家》《陽光·绿荫和光影》《开满丁香花的“田“字院》《花房与书屋》及诗、词等作品均有入书及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