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散文:年味
潘丹
每逢过年,便会想起小时候婆婆说过的一句话“讨口子都有个三十天,老老少少盼过年”。‘讨口子’是我们老家对叫花子的称呼,这句话表明了百姓对年三十的重视和期盼,不管是哪样的身份、年龄都是要过年的,这样的重视和期盼也是加强年味的重要因素了。
年过得感觉好不好,其实就是“年味”给人的印象深不深刻。总结下来年味大抵是分为三类:一类是吃的食物,味觉因素给人带来的直接感受;一类是情感因素给人造成的心理影响;另一类则是情怀因素,根深蒂固的习俗传承。
毕竟民以食为天,咱们先来说过年的吃食,毫不夸张的说我们四川人过年的餐桌上可谓是食前方丈,在众多美食中最吸引我的年味还得是腊味香肠和川味酥肉,这两道菜一上餐桌瞬间就有了过年的感觉。这两道菜不仅有着极具地方特色的美味,上餐桌前的准备工作也十分讲究。这得从杀年猪做腊味香肠开始说起,一入冬月就会有陆陆续续的人户开始准备,直至临近春节前半月左右达到鼎盛期,这时不论你在农村还是城里,不管是有意观察还是无意发现,在四川人的窗户口、阳台边、顶棚下或院坝里都能看到四川人晒腊味香肠这热火朝天的场面,一户户跟比赛似的,路人就跟看风景一样欣赏着,且不自主的开始点评哪家腊味香肠做得精致、熏得漂亮,朔风迎面都掺和着浓浓腊味香肠的麻辣咸香味,待过年当天煮上几段,只用清水煮或者蒸熟就能激发出它全部的香味,再切成薄片更是红润通透,色泽光亮,口感细腻又不失韧劲,吃上一片便让人欲罢能了。
川味酥肉的制作过程虽然没有香肠腊肉那样耗时费力,但是在技巧和用心程度上也是不输于它的,一般在临近过年的前一两天,基本上家家户户就会开始炸酥肉了。为了保证酥肉的口感,家里的掌勺人往往会选择瘦肉多肥肉少的五花肉,切成条或片状,配上麻香四溢的花椒和其他调料腌制好,再挂上用鸡蛋调制的酥肉糊,然后放入已在锅中熬制喷香的农家菜籽油里,慢慢炸制,定型后翻动,炸制微黄即可捞出,又转大火升高油温再次倒入锅里复炸,只需要半分钟的时间就可出锅,可见金黄脆响、满屋飘香的酥肉满满一盆的摆在面前,这时也顾不得油温的滚烫,心急火燎的吃上一块,味蕾瞬间就被这椒麻香打开。酥肉不仅干吃外酥里嫩,川味十足,搭配嫩绿爽口的新鲜豌豆尖做成酥肉汤更是一绝,煮过的酥肉软烂入味,豌豆尖清淡解腻,大荤过后来上一碗这家乡美味便吃无止境了。从制作香肠、酥肉的那刻开始年味就飘香千里了。
再来说这情感因素,过年即是团年,大多民众虽重视情感但表达却很含蓄,但是在除夕当天不管是平头百姓还是富家贵人都会在家里同家人一起摆上一桌团年饭,可能区别就在于形式口味不同、开餐时间不同,有的地方是年夜饭或年早饭,而我们老家则是吃年午饭。这时,不论身处异国还是他乡,不论经济有余或不富足,在除夕这天外出的游子都会把握一切回家的机会提前到家和家人团聚。因为这一年一次的团年不仅包含了留守人对游子的思念之情,也包含了游子的念乡之苦,这种情况我颇有感触,儿时的我和弟弟是留守童,婆婆则是留守老人,放假时我们三人一起生活,开学后婆婆便孤家寡人一个,即使现在这种现象在老家也屡见不鲜,几乎所有坚强能干的年轻人都外出拼搏养家糊口,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才奔赴家乡。所以对于大众来说,这一年一次的团年饭是全家人非常重要的一餐,不仅为全家团聚、沟通人心创造好的机会,更是和谐人事、领悟亲情的有效节点。家人未在山珍海味食不甘,至亲相伴吃糠咽菜也觉鲜,这至臻至纯的情感从团聚的那刻开始就让年味变得厚重浓郁了。
最后来谈谈这根深蒂固的情怀,咱们是有着五千年文化传承的礼仪之邦,春节也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流传下来的重大传统节日,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新春贺岁,举国欢庆,春节活动一般以祭祝祈年为中心,用除旧布新、拜神祭祖、驱邪攘灾、祈求丰年等形式展开,内容丰富多彩,热闹喜庆,年味浓郁,凝聚着中华文明的传统文化精华。在春节期间,全国各地均有举行各种各样的贺岁活动,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我们老家的一些贺岁活动也颇有意义,如杀年猪、购置年货、腊月二十四扫尘祭灶神、除夕早起敬祖先(用猪坐凳肉必须带尾巴)、除夕中午吃团年饭(煮的肉食得有头有尾)、除夕下午贴春联、除夕晚上洗膝盖头、守岁放炮、拜岁、拜年、舞龙舞狮、穿新衣等。还有很多要忌讳的习俗,如除夕不能说不吉利的话,“没有、完了、好差、不好”等都不能说,否则会触霉头;正月初一不能扫地,不能往外丢垃圾,否则会把财运扫走;初二不能用针线否则一年缝制衣服会不整齐;正月不能在家里看到秤杆,不然家里会进蛇等,也正是这些代代相传的习俗活动,承载着丰富多彩的节日文化底蕴,寄托着民间百姓的美好祈愿。许多习俗虽已千年,任代代相传,也正是这根深蒂固的传承,厚植了国人对春节的情怀。从除旧岁的炮竹声响起那刻开始,年味就四处乱串了。
年年有年年年盼,岁岁又岁岁岁念。年逢春节大家都迫切期盼、十分重视,期盼过年的美食;期盼过年的团聚;期盼过年的愿景能有个更好的明年。这时只需用极简质朴的食材在真挚情感的调和下再用厚植的情怀做烘托,便能烹饪出让人难以忘怀、刻骨铭心的地道年味。
作者简介:
笔名:特灵劲儿,本名潘丹,1991年生,四川南充人,文学爱好者,享受人生便是对人生最好的热爱。信守:不要空言无事事,不要近视无远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