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琴音难忘》
作者: 廉 涛
诵读: 一 境
同学朋友聚会时,大家都喜欢让我唱几句,说我唱歌有味道,发音用气讲究,唱得也比较准。我自知大家凑在一起图个热闹,这是对我的鼓励,但每每受到这样的褒奖,我总会想起一个人来……
上世纪70年代的农村小学,受过专业训练的音乐教师几乎是寥寥无几,加之当时广播电视事业的落后,农村学生要受到良好的音乐美学熏陶也就是一件难事了。而我的母校团标小学却常常是歌声嘹亮,文艺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经常受到上级的表扬和兄弟学校的观摩,而这一切都源于学校有一位受过专业训练(据说是乾县师范学校毕业的)、有激情、爱学生、善创作、个性强的音乐老师——路曼华。

记得我上一年级时,代表村小参加在团标小学举行的“六一”儿童节会演,我表演的是快板。上台没多久,说着说着裤子便掉了下来,小牛牛暴露在了光天化日之下,引来了大家一阵哄笑。我连忙用左手提着裤子,右手还在打着快板说个不停。这时,一个穿着洋气的女老师跑到我跟前,一边替我把裤带系好,一边说“别怕,没啥,别停……”我害羞地说完了快板,还得了个二等奖。第三年,当我从村小转到团标小学读三年级时,我才知道当年上台给我系裤带的是教音乐的路老师。有了“六一”节的那个缘分,我便格外受到路老师的偏爱。唱歌、跳舞、打鼓、敲铰子,说快板、说三句半、演小品,路老师样样都教我。我成了同学眼中的“红人”。

路老师有一个手风琴和脚踏风琴。上音乐课时,她总会带上其中的一个乐器到教室,清唱着教上两遍新歌后,她便开始用琴起调,让大家和着琴声唱,这样谁跑调便听得一清二楚。谁要没唱好,她会严加训斥,然后站在你旁边反复教,直到你唱对才罢休,学生对她既怕又爱。她不光要求大家要唱准,还讲发音的技巧和方法,要求大家唱歌时要投入感情,唱出美感来。每当课间休息或放学后,常常能听到路老师悠扬的琴声,优美的歌声。歌声琴声回荡在校园,随风飘到了四周的村野,成了这个乡村小学一道亮丽的风景。尤其是每年的“六一”儿童节,已不仅仅是全校师生的节日,路老师和同学们编排演出的节目,成了远近乡亲的一顿难得的“文化盛宴”,每个节目都会博得师生和乡亲们的阵阵喝彩、阵阵掌声、阵阵欢笑。那时候,只要公社举办文艺会演,我们学校总能拿奖。路老师还带着我们学校的文艺宣传队,代表公社参加过我们县的文艺调演呢。

这些年来,每当我听到歌声琴声,每当我纵情高歌时,路老师的形象总会浮现在我的眼前。今天,我更深深地懂得了当年路老师教给我的不仅仅是音乐,更重要的是使我这个农村孩子从小受到了美的熏陶,是路老师启发了我美的心智。
琴音难忘,师德难忘,师恩难忘……
2008年9月10日于原西安西关机场
结束语:
青年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传承中国优秀文化,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感谢大家的收听与积极诵读,祝您学习愉快!


诵读:吴静(一境),来自古城西安,长安诗韵文化艺术中心创始人,长安诗韵朗诵艺术团团长,中国朗诵联盟理事,陕西省诗词学会会员,西安市碑林区作协理事,陕西女子诗社副秘书长,多家平台签约主播,参加朗诵大赛多次获得一等奖,被多家朗诵团体聘为授课讲师及艺术指导!愿以真挚的情感,走心的诵读,传播主旋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