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之君子"与“今之君子″
高增荣
齐宣王拜孟子为师,在表面上装得很礼贤下士的样子。用今天的眼光看,他把孟子当顾问,顾得上时还是会问问,至于采纳不采纳,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话说燕王子哙将燕国国君之位禅让给相国子之,造成燕国大乱,齐国大臣沈同就以私人身份来问孟子:"燕国可以讨伐吗?"
孟子回答:"可以讨伐。"
齐国果然伐燕。但齐国占领燕国后,并没有为燕国主持公道、维持秩序,而是掠夺燕国的财富,想吞并燕国。刚拿下燕国,齐宣王很得意,孟子劝他要以燕国百姓的福祉为标准,以燕国百姓高不高兴、答不答应,来决定齐国对燕国的政策。可齐宣王听不进去,引起周边各诸侯国不满,都秣马厉兵准备伐齐救燕。在齐宣王犹豫不决时,孟子又劝齐宣王为燕国另立新君,全身而退,可齐宣王还是舍不得占领的土地和财物,无所作为。结果,燕国百姓不堪其辱,揭竿而起,反抗齐国。齐宣王被迫退兵。
事情闹到如此糟糕地步,齐宣王很惭愧,说:"哎呀!我没脸去见孟老师了。"这齐宣王还算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由于贪婪而犯了错误,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可是,这个时候小人、佞臣、马屁精出现了。齐国大夫陈贾就给齐宣王宽心说:"齐王您不要自责。您觉得您和周公比,在仁和智方面,谁更强呢?"
齐王说:"我哪敢跟周公比啊?"
陈贾说:"是啊,你看,周公让管叔监视殷国,结果管叔居然和殷国联合叛变。如果周公知道他要叛变,却派他去,那是不仁;如果周公不知道他要叛变,那就是不智。这仁和智,周公没能全做到,何况大王您呢?您怎么知道燕人要反叛呢?我去跟孟子谈谈,向他解释解释。"
陈贾说的是周武王灭纣之后,将纣王的儿子武庚立为诸侯,统领殷朝遗民,同时把弟弟管叔、蔡叔、霍叔封在武庚周边,监视武庚。周武王去世之后,周公摄政。管叔认为周公想要对成王不利,自取天子之位,并且管叔认为这位子应该是自己的,因为他是周公的哥哥。于是他就和蔡叔联合武庚和东方诸侯作乱。后来周公东征,平定叛乱,管叔兵败被杀。
齐宣王好不容易有点悔悟知错,陈贾就拿周公管叔的案例来为他开脱,这陈贾无疑是奸佞小人。

陈贾来找孟子说:“孟老师认为周公是什么人呢?”
孟子说:“那当然是圣人啊!
“那周公让管叔监视殷国,结果管叔却联合殷国叛变,有这事吗?”
“有啊。"
“那周公知道管叔要叛变吗?”
“那当然不知道了。”
“这么说,圣人也难免有过错了?”
孟子听明白了他的来意,说:“周公是弟,管叔是哥,弟弟不知道哥哥要叛变,这不是很合乎情理的吗?再说了,古代的君子,有过错就能改正:今天的君子呢,有过错就将错就错!古代君子的过错,就像日食月食,当他犯错的时候,大家都看得一清二楚,当他改正的时候,万众仰望。而今天的君子呢,不仅将错就错,还弄出一堆道理来为自己辩护!”
孟子在这里说的"古之君子"和"今之君子"的区别,发人深省!古之君子,光明磊落,有错就改,毫不掩饰,万众仰望。今之君子,有了过错,不知悔改,将错就错,甚至将错说成对,将过描成功,以显示自己的"伟光正"。岂不知,老百姓不都是傻子,有识之士有的是,他们的眼睛是雪亮的,一眼就能识破"今之君子"的浅薄、自私、贪婪、虚伪和不堪!
一个不知错,不改错的君王,周围必然有一群为其掩盖错误、歌功颂德的陈贾之流的奸佞小人,其结果是他在一贯正确的吹捧中,把事情办得越来越糟糕,而他自己还是感觉非常良好。这是最大的悲哀啊!
“君子之过,如日月之食。"这话出自《论语》,原话是子贡说的。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因为你是大人物,你的位置高,所以举动, 万众瞩目,当你犯错的时候,就像太阳遇到日食,月亮遇到月食,大家都看得一清二楚。但这也没关系,谁不犯错呢?错了,就老老实实承认,大大方方改正,就像日食月食结束后重新放出光芒,你改过的过程和结果,也是万众仰望。如果你一意孤行,一贯正确,不知悔改,不知羞耻,将错误进行到底,那么老百姓也是看得清清楚楚的,你的面子和公信力会丧失殆尽,你对官场风气的污染和破坏巨大,对老百姓带来的灾难最大最烈。
可见,"古之君子"的无私和博大,与"今之君子"的贪婪与浅薄,形成了显明的对照。
作者简介

高增荣,中学政治特级教师。曾任咸阳彩虹学校副校长、咸阳彩虹中学执行校长、咸阳彩虹中学国际部执行校长、陕西省重点中学政治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咸阳市德育教育学会理事长、咸阳市文综教学研究基地专家组成员及基地学校负责人等职务;1995年被评为全国百名优秀政治教师之一,其先进事迹曾被《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政治教育》、《咸阳日报》等刊物报道。酷爱文学,数十年笔耕不辍,发表杂文、散文、随笔、论文、读书札记、诗歌1000余篇(首);撰写和发表论文、演讲稿50多篇,参与编写教学辅导资料13册;编著中学生校本读物《趣味哲学》,出版发行教育随笔集《会思考的芦苇》一书,主编并出版《咸阳彩虹学校志》。现为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书法作品曾在《秦商》杂志发表,并在咸阳市临帖展中获优秀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