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大将军上阵犯地名
作者/吴德珠

大将军上阵为什么犯地名,是一件说不清的事情,这方面的故事很多,现在讲三个。第一个是三国时候的庞统。刘备和庞统领兵取西蜀,诸葛亮镇守荆州。
一天,诸葛亮特遣马良奉书给刘备,书云:“亮夜算太乙数,今年岁次癸巳,罡星在西方;又观乾象,太白临于雒城之分:主将帅身上多凶少吉。切宜谨慎。”
刘备看了书信,想到荆州和诸葛亮讨论这个事情。庞统却认为诸葛亮怕他成了功,坚持要取雒城。庞统和刘备辞行时,忽然坐下马眼生前失,把他掀下马,刘备说马临阵眼生,误人性命,把自己的白马让给庞统骑。庞统骑着白马到了城东南山,抬头见两山逼窄,树木丛杂;当时正是夏末秋初,树木枝繁叶茂,庞统心下生疑,勒住马问这是什么地方,新降军士告诉他:“此处地名落凤坡。”庞统听了,大吃一惊,说:“吾道号凤雏,此处名落凤坡,不利于吾。”他令后军疾退。
可是,为时已晚,只听得山坡前一声炮响,箭如飞蝗,直向他射来。可怜庞统死于乱箭之下,当时年仅36岁。

第二个故事是明朝的大将常遇春犯地名。常遇春,武艺超群,他随朱洪武鞍前马后,南征北战,攻城夺地,立下了赫赫战功。有一次,他领兵带将到了丫子谷,当时知道自己的名字犯着地名,长鱼(常遇,与长鱼谐音)进了丫子,还有命吗?可是为时已晚。常遇春死在丫子谷。

第三个故事是马玉仁犯地名。马玉仁是苏北盐阜、淮扬地区颇有影响的历史上的传奇式的人物。据老年人说,他身高将近六尺,大扁脸,双手过膝,是一个彪形大汉,有人说他是百脚(一种条形的青黑色的虫子,从头到尾生有很多对称型的脚,大概因为它脚多,所以就有了这个古怪的名字)星下凡,他有一天睡午觉,下人看到一条百脚从他鼻孔里钻出来,下人不知道,要逮百脚,百脚又钻进他的鼻孔,他“后——啊”打了一个回缩的响呼噜,醒了。
马玉仁从当农民、武夫、盐贩到哨长、团旅师长和军长等职衔达上将军。他反复于国民革命,浮沉于军阀混战,他见过袁世凯、徐世昌,曾经得到冯国璋的信任和重用,曹琨授誉他衡威将军的称号,身经百战。解甲归田后,他围垦开荒,兴修水利,发展工商。从建湖县上冈东小缺口,入射阳河,再通黄海,长80多华里,宽10余丈,深8—9尺的黄沙港就是马玉仁负责开挖的,据说当年数万人投入挑挖这条一百多里长的河。这条河在解放后经过共产党人拓浚,并且在海边造了闸,黄沙港成了两岸人民群众排涝和灌溉的重要大马玉仁积极抗日,多次与日本鬼子战斗,粉碎了日本鬼子的一次又一次扫荡,1940年1月3日,马玉仁获悉据守陈洋镇的鬼子要集中100多人,由“和平军”做向导从陈洋出发向南“扫荡”,企图将马玉仁的抗日部队一网打尽,扩大其“王道乐土”。马玉仁率领部队到了“红锅腔”的制高点,阻击敌人。

红锅腔在老盐城县与阜宁交界的土堆上,堆上曾经立过小窑烧砖头,后来年久未烧,部分倒塌,显出红色炉膛,所以叫“红锅腔”。马玉仁带领部队到了红锅腔,后来又到“三合尖”又叫“镵头尖子”(相形取名),暴露在敌人眼前。马玉仁打仗从来不怕死,他常说:“枪不打有福的孩子”,带头冲锋陷阵,那天,他一边大喊“枪不打有福的孩子,冲啊!”,一边带头杀敌,不幸中弹身亡。
后来人们说马玉仁姓马,马进了锅腔,又上了镵头尖子,所以阵亡了。所以图忌讳的将军上阵之前,都要弄清地名与自己是否犯冲,避开它才能克敌制胜,以保自身无虞。

吴德珠,盐城射阳人,大专学历,市作协会员,种过地,当过兵,教过书,业余写过新闻,教学论文,小小说,诗和散文等在电台,报纸,刊物上发表,编著《咄咄怪事》一书岀版。

主编简介:尹相秋 (网名梦锁清秋)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人,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学语文高级教师。中国联墨双修副总编;《清秋文轩》总编;《都市头条》认证编辑;《今日头条》认证编辑。2020年中国互联网首届朗读大赛获得优秀奖。2022年10月荣获国际中文朗诵《金梅花奖》三等奖,有百余篇散文发表在网络平台。朗诵作品三千余首;配音秀达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