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终其一生,都在寻找散落在书中的灵魂(节选)
作者:瑾山月
声音:吉立红
雨果说:“书籍是改造灵魂的工具,人类所需要的,是富有启迪性的养料,而阅读,正是这种养料。”我们的肉体与生俱来,而灵魂的成长,却离不开书籍的滋养。
书和人的命运是连在一起的,阅读是探索生命的捷径。
没有书籍滋养,人就是没有灵魂的傀儡。
当一个人精神世界荒芜,他的现实生活必定荒草丛生。就像没有根系的树,缺乏大地深厚的养料,便无法枝繁叶茂,只能慢慢枯萎。读书,看似是生活里可有可无的选择,但却是大部分人养育灵魂的唯一途径。
精神贫瘠的人,就像丢了魂的傀儡,只能被外界牵着鼻子走。
生离死别的无常,欲望侵扰的烦闷,前路不明的慌乱,随便哪一样,都会令我们彷徨无助。唯有丰盈精神,强大心智,我们才能穿过层层迷雾,从困境中跳脱出来。
恰如梁永安老师所言:书,能安抚人的内心,让人免于因外界变化而变得仓皇失措。
很多时候,书会成为人的灵魂支柱,让我们在纷乱中,把持一份安宁。
人这辈子,总要有一段向内行走的路。而内在世界的搭建,离不开书籍为我们托底。
读书不仅是求知的捷径,更是一个人勇气的源泉。
就像查理芒格说的:“读书,让我们拥有打破人生边界的底气,积累超越自己的资本。”一个人一旦远离书籍,轻则头脑空空,胸无城府,重则像汉娜这般,挺不起脊梁做人。
当别人谈天说地时,你只能默默听着;当别人直抒胸臆时,你只能暗自羡慕。机会来了,你不敢争取;厄运临头,你更是慌不择路。我们常说生活正在惩罚不读书的人,而这种惩罚,本质上是人对自己的折磨。
多读一本书,身上便多一层抵御风暴的铠甲;多增长一点智慧,手中便多一件对抗命运的武器。
书籍就像一块块砖,垒起人生的大厦,更像一颗种子,赐予我们绽放生命的可能。
我们终其一生,都在寻找散落在书中的灵魂。
书籍中的小说里荡气回肠的故事,令我们见识了多样的人生;历史中的风起云涌,也教会我们接纳与理解;
哲学,让我们领略了人类思想的伟岸;社会学,引导我们站在更高的地方观察自己……
阅读时,你会感觉一股股力量,如细流般慢慢汇聚心间,滋润你干枯的灵魂。让你的思想变得成熟,行为也随之果敢。
董卿说过一段话:
读书的“用”,不在眼前,不在当下,而是像甘霖滋润万物,所呈现出的那种生机勃勃。
我们之所以能被书籍滋养,是因为阅读帮我们看见自己,洞悉世事,丰富内心,建立观念。
读书,让我们见贤思齐,见不贤而自省;让我们在别人的故事里思索自己的命运;教我们分辨善恶美丑,帮我们释怀遗憾,最终,助我们成为自己。
你看的每个字,都将融进血液精神;你读的每句话,都将沉淀为智慧。这是一个润物无声的过程,更是一种不动声色的修行。终其一生,我们都在寻找散落在书中的灵魂。

周国平说:“我相信在灵魂和灵魂之间存在着某种亲缘关系,阅读就是跨越时空去寻找自己的灵魂亲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