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幸的童年
作者 崔正来
多年来,我特别关注三四岁儿童的言谈举止,因为我就是在这个年纪失去母亲的。
我是1945年农历八月在父母借住的崔万胜家出生的,究竟是八月的哪一天,难以确定。由于幼年丧母,无人告诉我准确的出生日期。
不知道自己准确的出生日期,小时候也没有多大关系;自从14岁考上孙吉中学以后,由于填表格经常要写出生年月日,我便回家询问生父。生父告诉我:“你出生的时候我不在家,我在黄河里给财主家下船哩!” “下船”就是给人家当船工。
既然生父不知道我的生日,我只好问村里上了年纪的老人。几个长辈说:“你的生日比咱崔家巷的崔引民小一个月。在崔引民刚刚满月过生日时,你恰好落草了。”
我们晋南老家把出生叫“落草”。于是,我便硬着头皮去问崔引民:“引民,你的生日是几月几日?”
崔引民听后,淡淡一笑回答说:“我的生日是农历七月初三。”
由此我想:既然崔引民比我出生早一个月,我的生日便是农历八月初三了。
从此以后,每当要填表格时,我就把自己的生日填为一九四五年农历八月初三。这个生日准不准,只有天知道了!
我的母亲是1948年在父亲借住的傅旺盛家去世的。那时我的实际年龄只有三岁,虚岁叫四岁。人常说“四记丶四记”,小孩子从四岁起就有了记忆。但那时我不满四岁,母亲长的什么样,我毫无印象,隐隐约约记得,母亲去世时,我头上系了一条白带子;安葬母亲那天,是父亲抱着我给母亲送葬的。其他一切都不记得了。
成年以后,从大人那里得知:我的母亲姓廉,是离我们安昌村约15华里远的万荣县(后划归临猗县)孙吉镇烟村人,在塬上。
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娘的孩子是块宝,没娘的孩子是根草。安葬完母亲后,为了生活,父亲还得给财主家去下船,九岁的哥哥崔永娃和三岁的我一一崔小永,只好由出嫁到北赵村的姐姐崔淑菊來照管了。姐夫家离我们安昌村约有四五里路,他家也不富裕。家里一下子增加了两张嘴吃饭,他家也受不了。这该怎么办呢?
就在这时,没出五服的姑母崔素兰(曾在傅作义家做过缝缝补补等针线活,其子严啟茂是傅作义将军的部下)出面了。由于族叔崔盛保婚后十多年没有孩子,有个比我大四岁的女儿崔引娃,还是从离家四五里的屈村抱养的。于是经姑母给两家人说合,决定把我过继给没出五服的叔父崔盛保做儿子。
1949年大年初一这天,叔父崔盛保把他在本村的岳父和他的三叔崔成子等几个近亲叫到家里来,与我的生父崔天恩在一起吃了一顿饭,就算正式把我过继给族叔了。当时,姑母崔素兰当着众亲友的面说:“小永这么小就没妈了,实在可怜;把娃过继给本家叔父,来的堂堂正正;从今天起,这孩子的名字不叫小永了,改名叫正来。”于是,我便有了崔正来这个名字。
贪玩是儿童的天性。大约在四五岁的时候,我与一些小伙伴在巷道里玩耍。这时,长辈崔万振赶着一辆载粪的牛车过来了。那牛车是空车,还没有装粪土。车厢前后各有一个档板,俗称yue门子。牛车在巷道里走得很慢,我和小伙伴们便从车尾往车上爬。我首先爬上车,便站在车尾,用双手抓住yue门子。由于车厢里没有装粪土,我抓住yue门子顶端后,yue门子便向后翻转了半圈,我的身体不由自主地往后一仰,一条腿便插进牛车尾部的木格子里,仰面朝天,像倒插葱一样,身体吊在车尾半空中,疼的我哇哇乱哭叫。赶车的长辈崔万振听到哭叫声,便将车停住,赶紧抱起我,把我的右腿从车尾的木格子里抽出来。这时我的小腿已经骨折了,疼的十分难受!
那时,我们安昌村属于荣河县孙吉镇管辖,荣河县刚刚被陈赓丶谢富治丶王新亭的部队解放不久,农村的医疗条件十分落后。家里大人便找农村的老中医给我来看腿,不知开了些什么中草药,便让我躺在家里土坑上一边吃药丶一边养伤。
人常说“伤筋动骨一百天”,记得右腿骨折后好长时间我不能站立,也不能走路。当我的腿伤稍好一些时,我便用手拄着一个小马虎(小板凳)在院子里练习走路。我的右腿究竟是多长时间痊愈的,已经记不清楚了。
解放初期,养父家喂了两三头牛。我从七岁起便到地里给牛去割草。这年初春季节,我在村西南临近黄河边的严家沟割草时,有一窝青草长在向阳处,綠油油的。但那窝青草离崖顶还有两三尺,我便爬在悬崖边用镰刀去钩,右手猛一用力,身体便翻了个跟斗,从悬崖上摔下去了。那悬崖有两三丈高,好在崖下是一块土壤比较松软的麦地,因此,除了皮肉有些划伤外,没有伤筋动骨。
一九五三年七八月份,一场暴雨过后,村西南的小池泊里积满了雨水。这年我刚满八岁,便挑了一担掺杂着尘土的麦衣(麦壳)到池泊里去淘洗,以便喂牛。由于天气闷热,我想趁机下到池泊里冲个凉丶洗个澡。谁知那池泊底是一个光溜溜的斜坡,忽然把我滑到深水区了,池水一下子淹过了我的头。那时我还不会游泳,于是便在水里乱跳乱蹦。突然,我的双脚踩到一块石头上,头部露出了水面。缓过气以后,我便大喊“救命!”就在这时,村里的长辈崔万法路过池泊边,听到“救命“声,便立即下水把我抱上岸,救了我一命。要不然,这个世界上早就没有崔正来了。因此,我终生对“万法爷”充满了感激之情。事后想起这次遇险,真有点后怕。
我的童年有许多不幸,这大概都是“天命”吧!
2022年3月30日
[崔正来简介]
崔正来 晋南安昌村人,中国作协会员、中共党员、中央台高级记者。1965年春参军入伍,先后任兰空指挥所标记连标图员、文书等职,1971年春转业到《西安日报》社任记者。1972年春就读于西北大学,任中文系甲班党支部书记,毕业后留校任教,不久又回到《西安日报》、《西安晚报》笔耕;1981年春被选调到中央台,先后任记者、主任记者、高级记者,陕西记者站副站长丶站长,累计发表作品上千万字,有一百多篇作品获得国家及省部级奖励,曾被评为中央台、广电部丶中直机关先进工作者。长篇小说《黄河滩》2010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120万字的长篇纪实小说《傅作义》上中下三卷本,2015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长篇纪实小说《还血记》(又名《久病成医》)2022年5月由华夏文学出版社出版丶面向海内外发行。
编辑:张忠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