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圆满和谐 千古同愿(散文)
蓝 海
圆满和谐,千百年来一直是中国人殷切的追求。从中秋节的人月双圆,到年卅晚的团圆饭、煎堆、汤圆;从世界观的圆颅方趾、地方天圆,到为人处世的面面俱圆、内方外圆;从婚姻生活的花好月圆、破镜重圆,到形态身形之美的玉润珠圆、膀大腰圆,「圆」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几乎无所不在,无处不有,无不显示著国人对圆美的崇尚偏爱。圆已经成为我们民族的一种审美品格和一种传统的文化表征。
道教的阴阳太极图,是由黑鱼与白鱼构成,黑鱼为阴,白鱼为阳,白黑两鱼首尾相接,构成一个完整的圆,而此圆代表了整个宇宙,进而能够表示一切相互对立统一之事物。这个圆充满了神秘色彩,它不仅能够解释一切自然现象,还可以从圆中推算出人的祸福吉凶、命运盛衰,乃至社会兴亡、朝代更迭、人事变迁。圆的意象蕴含十分深奥,它的基本要义是,阴与阳,反与正,不是互相排斥,而是相反相成的。它说明了凡是圆满的事物,都包含著相反的两极。老子曰:「与物反矣,然后大顺。」就是引申了这个道理。所谓「有美必有恶,有顺必有逆,有喜必有怒,有寒必有暑,有昼必有夜,此皆其合也。阴者阳之合,妻者夫之合……物莫无合。」阴阳相互共生,而阴阳两气所激荡而出的,谓之和。「和」不是「同」,「和」是相反相成,多样统一;「同」是单一成份的简单相加。这就是所谓「和者为物,同则不继」的道理。「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既是理想政治、完美人格的最高境界,也是美的典范。这种观念的传承,甚至用来解释东西方文化差异,认为西方文化强调对立、竞争,以冷峻的理性去看待世间的事物,以为一切事物都可以像字母似的进行拼凑和分割,是一种同中见异的思维模式。而中国的传统文化则善于异中求同,强调包容统一,圆满和谐。
事实上,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观念里,总是把事物发展的规律描述成一个周而复始、循环往返的圆。《汉书.乐志.郊祀歌》载:「阴阳五行,周而复始」。古人把这种观念应用在日月循环,周而复始的现象上,去理解自然,适应自然,「顺天」「法天」,实现「天人合一」。有诗云:
日巡三百六十天,
周而复始从头观。
草木枯荣四时节,
一年月满十二圆。
因此,春节作为年终岁首、周而复始的新开始,便格外受到中国人的重视。为了祝福和盼求吉祥如意,在这个举国欢腾的日子里便处处体现著对圆满的追求。首先是在「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两年」的除夕之团年饭,必须是合家团圆,红红火火地围炉团坐,共迎新年。宋代《东京梦华录》卷十之《除夕》记载:「是夜禁中爆竹山呼,声闻于外。土庶之家,围炉团坐,达旦不寐,谓之守岁」。
为了赶上这一年一度的和家人团聚的喜庆之夜,自古以来在外的游子都要尽量兼程返乡。每年这个时候,在深圳罗湖关口,总是挤满回乡团聚、归心似箭的港人及海外侨胞,长长人龙正是这种习俗的写照。而改革开放后,大量到城市谋职的内地农民工,更是早在除夕前一个月已络绎于途,期间车船挤逼,连航班也爆满,路路交通一票难求。庞大的人群流动,车水马龙,成为幅幅当代岁末新的民俗风情画。尤其是今岁春运,由于疫情肆虐,更因寒潮袭击风雪弥漫,以至南北交通严重受阻,数十万赶著回乡度岁的旅客滞留车站机场,回乡热情却依然不减,不少人在冷风雨雪、饥寒交迫中苦候数天,支持他们千里奔波和舟车劳顿的精神动力,正是源自中国人「佳节思亲重团圆」的传统。
事实上,除夕能不能赶回家去与亲人团圆,自古便是一件备受重视的要事。我国古代有时连在押的犯人也因此被放回家去「团年」。《晋书.曹摅传》载:曹摅为县令时,除夕至狱中观察,忽动恻隐之心,下令开狱放犯人回家与亲人团聚。这在历史上非仅此例,《华阳国志》、《南史.谢方明传》等书中亦有类似事件的记载。其实,今天内地的监狱,尽管无法作这种仿效,但,不少监牢依然设立了「夫妻房」,供罪状较轻而表现良好的囚犯在节日时与配偶团圆过夜。这除了是人道精神的体现之外,是否也可视作中国人重团圆习俗的一种传承?
春节国人尚圆的习俗,除了重视人伦亲情的团聚,也表现在节日的饮食文化上。传统上广东人过年都要制作煎堆,除了取其「团团圆圆」的吉意之外,也预示「煎堆碌碌,金银满屋」的好兆头。广东人制作煎堆由来已久,明末清初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中已有记载:「煎堆者,以糯粉为大小圆,入油煎之,以祭祀祖先及馈亲友者也。」广东客家农村,则以米粉红糖做成深红圆滚的「甜粄」,寓意家庭红火兴旺、团圆吉祥。
以糯米制作「团团圆圆」的汤圆,在我国各地更是普遍。江浙一带年初一和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要包汤圆,当地也称「汤团」或「圆子」、「团子」,宋周必大之《浮圆子》诗曰:「今夕是何夕?团圆事事同」。大年初一清晨,以粉圆祀天地及祖祢,煮时须燃芝麻萁,称为「节节高」。正月十五的元宵糖圆,则称「定心圆」、「甜心圆」,取其甜蜜团圆的兆象。除了汤圆之外,不少地方还有肉圆、鱼圆、豆腐圆等。鄂东南农村也有以红薯粉、芋头为原料,制芋头圆子,大年初一以及新春拜年之客必食,取「出门遇(芋)圆」之意。
费那么多的心思和功夫去做这些「圆子」,既不是便于消化,也不是为了好看,而是为了图吉利。圆是天之型和天之道,它象征著顺遂、没有阻碍、吉祥圆满。相传春秋末期即有春节食汤圆以图吉利的民俗,至今台湾仍有「吃了汤圆好团圆」的民谣。
值此新春佳节来临之际,谨藉此文敬祝诸君新年欢乐喜庆、圆满吉祥!
蓝海,香港华人杂志社副总编辑,紫荆诗词社成员。长期在港报章杂志发文逹二千多篇,有作品在国家级刊物《中华辞赋》《诗刊》刊发。曾于「中华赞.2009全国诗词歌赋创作大赛」、「英林杯.海内外中华诗词大赛」等大型诗词比赛中获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