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事之后的农业合作化时期,村里就指派了专人看护荒山,多是年纪稍大或不堪重体力劳动且责任心较强的男性担任。宗亲的一位大爷爷……
看山的大爷爷
文/李学蛟(山东临沂)
记忆中的大爷爷,干瘦患有哮喘病,呼吸之声不用靠近就能听清。高高的个头,给人的感觉就是弱不禁风。可是老人家的嗓门还挺响亮,加上认个死理,责任心特强,担当看山之人或是叫护林员真是人尽其用。
那个时候故乡缺少燃料,记得多是岭上收点鲜草树枝,晒干后做饭、摊煎饼好用。
有些不自觉的村民,想方设法巧钻机会,违反生产大队的规定。趁大爷爷休息或做饭之时偷偷的行窃。殊不知大爷爷喂养的两只大犬正守株待兔。行窃之贼非但没有得逞,反倒成了犬的猎物。大爷爷必定将窃贼送往大队部里教训严惩。大爷爷太有心计了。
隔三差五的大爷爷回村一次,取些干粮和生活所用。扛着一杆洋炮颇有威风。运气好的时候兴许碰到山兔,多数成为大爷爷的枪下浮虏,晚上二两地瓜烧乐的大爷爷翘着二郎腿自由自在的把小曲哼哼!
约定成俗,习惯成自然了。大爷爷的形象就树立起来了。随便岭上一转,有人无人的高喊一声:哪里跑?还真就保护了荒山的太平。
农忙时节,父老乡亲上山耕种,自觉维护树木植被。大爷爷就把山泉水烧得热气腾腾,放上一把山茶叶,那感觉,饮之润透心肺,使人们干劲倍增。
大爷爷还做了件借喜鹊孵化小鸡的趣事。把喜鹊妈妈产的卵换成鸡妈妈的受精鸡蛋。孵化的两只小鸡我就看见真真可爱,长的毛毛绒绒。大爷爷张着个豁牙的嘴巴笑得开心极了。可能把他自己当成了一个英雄。
秋收秋种之后,村民按家里人口的多少及按劳分配的原则,分得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山荒,在规定的时间内收拾完毕。这个时候的大爷爷就显得相对轻松。
冬天寒冷,老人家就回村居住。时不时的去岭上转转。算是消遣也算是了却那份感情。
市场经济来了,大爷爷失业了。加上年事已高,只能安度晚年了。后来因为我离乡从教,少有回家。大爷爷何时离开人世的我真记不太清。只是偶尔再看见大爷爷看山时住的那间山间小房心里总是有种别样感觉在冲动。
再后来小房也不见了,我只能在脑海中回想大爷爷的身影……
注:洋炮指的是猎枪。
二0二三年农历正月十四随笔于济南


🌟 诗🌟 经🌟 唯🌟 美🌟
🌟 国🌟 风🌟 传🌟 奇🌟
🌟 欢🌟 迎🌟 走🌟 进🌟
🌟 国🌟 风🌟 诗🌟 社🌟

作者简介:李学蛟,山东临沂人,中学高级教师,退休后现居济南。

编辑简介:王思雨,女,笔名:诗雨年华,80后,山东临沂人,临沂市作协会员,都市头条认证编辑,作品见于《新疆文学》《临沂日报》《东方散文》《真言贞语》《今日头条》《双月湖》《鲁南商报》《钻石文艺》《山花》等各大报刊杂志和网络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