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原瑰宝》
文/丁国军
很久很久以前,内蒙古翁牛特旗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德日苏嘎查就流传着雅布根.呼格吉木,也叫蒙古秧歌。每年祭敖包,那达慕,春节都会表演。
浓妆艳抹的甲鲁高举五颜六色的彩旗前导,伞头高擎蝇甩,领着秧歌队在草地上盘旋,春节时也走村串户拜大年。秧歌队员身着蒙古袍,脚穿蒙古靴,男子戴头冠,女子佩头饰或彩缎包头,舞蹈多与生产生活有关。“别杖子”“挤奶舞”“套马杆”是人们生产的缩写。队员手中挥舞着弓箭,“蔓菁嘎”“套力棒子”惟妙惟俏的表演了草原先民狩猎的场景。远古,勒勒车是牧民流动的家,秧歌队表演的“车轱辘”舞,脚踏大地,徐徐滾动,九辋十八幅造型淋漓尽致,舞蹈高潮是“卷菜芯”,队员随着欢快的音乐,围着“伞头”层层卷起,一会云卷,一会儿云舒,寓意边疆儿女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振兴中华,建设美好家园。

蒙古秧歌的伴奏乐器是:牛皮大鼓四人抬,鼓师棒槌敲起来。声音震得心房颤,方圆八里能听见。一对铜钹分两片,铿锵响亮精神添。队员翩翩来起舞,四方观众围着看。
秧歌队也跳“安代舞”,歌手唱“长调”,拜年时伞头高歌:房不连脊地连边,蒙汉团结一家亲……
雅布根.呼格吉木(现译步调音乐),被内蒙古自治区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新一代传承人英.阿拉坦其其格说:要让这颗草原文化明珠更加璀璨,让草原格桑花的芬芳永留人间。

七律. 元宵舞会(下平八庚)
文/丁国军11079分院
马步笙歌群起舞,牛头大鼓震边城。
行云彩扇风吹柳,顺水龙船浪打横。
北斗分弓穿旧寨,南宫列戟过新营。
中华璀璨千秋照,盛世之光万古明。






文章插图摘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