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湘钩沉
(一〇八)
而那个团长刘放吾则是因为太低调了,虽然远离了杀身之祸,却完全被历史湮没了。
刘放吾(1898—1994)黄埔军校第六期第一总队步科、庐山中央军官训练团第3期毕业。湖南桂阳人。

看过电视剧《我的团长我的团》的人大概都忘不了剧中那个团长。那个叫龙文章的人,其实原本不过是一个小小的中尉连副,是他摘了牺牲了的中校团副的军衔挂在自己的脖子上,封了自己一个团长。
后来,假团长龙文章撞见真团长虞啸卿(此人后来当了师长),差一点被枪毙。
但是,假团长龙文章却是一个真英雄,因为他打鬼子够狠,功劳也够大。
现实中却真的有一个真团长被假团长冒名顶替,真英雄差一点被人们遗忘的故事。
上世纪60年代初,驻香港英军总司令部门前,摆出了三军仪仗队。驻香港三军总司令菲士廷身着笔挺的中将军服,热情地迎接一位原任国军新38师副师长、叫林彦章的退役少将。
菲士廷激动万分地拥抱林少将,流着泪说,这位林先生当时是国军的团长,曾在缅北的仁安羌战役中突破日军重围,解救了7000英军将士,是一位了不起的大英雄,是我们的救命恩人。

从此,这位原本穷困潦倒的林少将一下子鸿运当头,频繁出入英军总部和香港总督府,大富大贵起来。他还做起了房地产,迅速跻身到香港富豪行列。
许多年以后,这位林少将涉嫌一桩数额庞大的非法集资案,引起了香港警方的注意。警方到大陆和台湾去一调查,这位林少将的原形就毕露了。
原来他根本不是什么新38师113团的团长,只是广东高要县一个没有读过多少书、干过几天民团自卫队的粗人。
全国解放前,他跑到广西柳州,结识了一位新一军的团长,听说过缅北仁安羌战役和113团虎口救英军的故事,知道这位团长是一个赵子龙式的英雄,敢于在长坂坡百万军中救阿斗。
这位假团长的记性也真好,一些战斗的细节他统统记住了,自己再添油加醋这么一渲染,故事立马就震撼人心感人肺腑了。

而菲士廷原来是驻缅甸英军的一位炮兵团长,并没有见过113团团长本人。但是救命之恩是刻骨铭心的,7000多即将成为日军刀下鬼的英军官兵(还有500多英美两国的记者、传教士和侨民)在中国军队的掩护下逃离日军包围圈时一路热泪盈眶地高喊“中国军队万岁!”的情景是一辈子也忘不了的。
林彦章的行骗被媒体曝光之后,新闻引起了世人的瞩目,更引起了两岸的高度关注。由此人们知道了当年中国远征军在缅北有一个仁安羌大捷,有这样一位中国团长的光辉战史。
当年跟随中国远征军新38师师长孙立人将军的一个部属,名叫方宁的人出面了,他写了一本《孙立人将军与缅战》的书。
书中说:“当年由孙立人将军亲自率部解仁安羌英军之围的应该是刘放吾团长。”
经过两岸军界和史学界的共同努力,没有费多大周折就证实了方宁记忆的准确,他确实是刘放吾。
在台湾的刘放吾生活得并不滋润,挖过煤,做过煤球生意。但一场台风让他倾家荡产。是曾经的部下帮助他又做起了煤气生意,这才逐渐使家境好转。
后来他又举家移居了美国洛杉矶。

直到1992年,英国前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到美国的洛杉矶去看望刘放吾,感谢他在仁安羌战役中解救英军的壮举。
穿着红色上衣的撒切尔夫人拉着刘放吾的手说,我听说了您的英勇故事。感谢您当年救了7000多英国人的性命。
1994年6月,刘放吾去世,享年95岁。英国女王授予了刘放吾英国公爵的爵位。
2011年,台湾的马英九也颁布褒奖令,表彰陆军少将刘放吾,并给他颁发了一枚“陆海空军甲种一等勋章”。
值得一提的是,该勋章早已毁掉模具,此枚勋章是专门为刘放吾重制模子特制。
刘放吾生前曾作七律《夷兵救星》
荷戟边庭贼垒破,纷纭刀斧矢弓声。
仁安羌紧夷兵泣,缅城战危勇旅贲。
独向寒空秃鹫射,闲听虎穴箭弦鳴。
红衣女相将军访,拄杖戍翁笑颜迎。
2013年1月,刘放吾的儿子刘伟民到缅甸仁安羌的501高地祭奠先烈,并建立了一座“仁安羌大捷”纪念碑。
纪念碑坐南朝北,面向祖国方向。纪念碑底座放了一坯来自重庆的泥土(重庆当年为中国陪都),同时还放了一个军用指北针,以告知英魂们祖国的方向。
2013年7月7日,在“7.7事变”爆发76周年之际,仁安羌战役中为国捐躯的202位先烈的忠骸和灵位被迎回湖南。经过大陆和台湾两岸人民隆重的祭奠仪式之后入祀位于湖南南岳衡山的“中国国家忠烈祠”。
战死在异国他乡的革命先烈们终于回家了,你们可以瞑目安息了。
(未完待续)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