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缅怀六先贤(古风)
憨子
陈独秀
如椽大笔陈独秀,倡导德赛新青年①。
狠批儒教孔家店,倡导白话代文言。
认定马列能救国,每周评论做宣传②。
建党最是功劳巨,首任领导有威权。
注:
①陈独秀(1879年10月9日-1942年5月27日),原名干生,字仲甫,号实庵,安徽省怀宁县十里铺(今属安庆市)人。思想家、政治人物、语言学家。他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之一,创办了著名白话文刊物《新青年》,也是五四运动的精神领袖。在第一次国共合作中,他强调共产党的独立,对共产国际操纵中共不满,于1927年7月被共产国际剥夺中共党内领导职务。1929年因为在中东路事件中反对当时中共提出的“武装保卫苏联”的口号,被开除党籍。虽曾被国民党威胁利诱,但始终昂然不屈。1942年5月,于四川江津病逝。
如椽大笔指陈独秀文章毓秀。先后独立或与人合作创办《国民日日报》、《安徽俗话报》、《甲寅》等激进杂志,最为著名的为《新青年》,宣传革命,宣传马克思主义,成为“五四”及其以前的文化界领军人物。
德赛指即“德先生”和“赛先生”即“民主(”Democracy),和“科学(”Science)。《新青年》批判儒教和传统道德,“打倒孔家店”,因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在青年人中影响很大。
②1918年11月27日,陈独秀和李大钊合办《每周评论》杂志,宣传马克思主义,为建党做准备。
李大钊
大钊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赤旗传①。
北大任教办评论,发起建党他最先②。
国共合作任执委,新三民功归中山③。
壮哉军阀皆破胆,悲夫三绞命归天④。
注:
①李大钊(1889年10月29日-1927年4月28日),字守常,河北乐亭人。1907年考入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 ,1913年毕业后东渡日本,入东京早稻田大学政治本科学习,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同志一生的奋斗历程,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历史紧密相连,同中国共产党创建的历史紧密相连,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历史紧密相连 。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是李大钊撰写的名联。赤旗,红旗,李大钊曾言:请看将来的环球,必定是赤旗的世界。
②李大钊1918年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后任经济、历史等系教授,参与编辑《新青年》,并和陈独秀创办《每周评论》,推动共产主义。1920年,和陈独秀酝酿组建中国共产党,发起组织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同年10月,和邓中夏、高君宇、何孟雄等一同建立北京共产主义小组。 中共建党后,任二、三、四届中央委员。
③1922年,李大钊根据共产国际指示,赴上海会见孙中山。1924年,参与“国共合作”,出席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任国民党第一届中央执委。帮助孙中山制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新三民主义。
④1927年4月6日,张作霖逮捕李大钊,因社会各界呼声很大,为此张给北洋政府前方将领如张学良、张宗昌、孙传芳等军阀发电征询意见,除阎锡山没有回复,其余将领都主张立即正法。南方的蒋介石发来密电,建议“速行处决,以免后患。”4月28日,李大钊等20名国共人员被以“和苏俄里通外国”为罪名绞刑处决,时年38岁。为了折磨李大钊,竟绞了他三次,历时28分钟(一说48分钟)。
瞿秋白
腥风血雨蒋汪叛,秋白临危挽狂澜。
八七会议方针定,武装起义勇当先①。
诗词学问堪领袖,五百万言著宏篇②。
剖己有话非多余,后人饰非当羞颜③
注:
①瞿秋白(1899年1月29日-1935年6月18日),本名双,后改瞿爽、瞿霜,字秋白 ,生于江苏常州。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重要奠基者之一。1935年2月在福建省长汀县被国民党军逮捕,6月18日从容就义,时年36岁。
在大革命失败的危机历史关头,瞿秋白主持召开中共中央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在会上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
②因王明“左”倾错误路线,瞿秋白离开党的最高领导岗位,转到上海领导文化工作并很快在文化战线上打开了新的局面,为中国革命文化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据统计,在上海短短的几年里,他竟有500多万字的著述与翻译。
③瞿秋白临终前抢时间写了一篇《多余的话》,解剖自己由旧文人走上革命道路,在做学者与做革命者之间选择煎熬过程,把自己的柔弱与错误毫无保留的展示给后人。与后世很多人文过饰非,挖空心思打扮自己的历史形成鲜明对照。
张闻天
王明左倾成大患,红军喋血湘贵川。
遵义会议反报告,扭转乾坤是闻天①。
润之心服赞明君,团结全党陕甘边②。
合作抗日有远见③,让权隐退还坦然④。
注:
①张闻天(1900年8月30日-1976年7月1日),原名“应皋”(也作“荫皋”),字“闻天”,曾长期使用化名洛甫。江苏南汇县(今上海浦东新区)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前往苏联,先后在莫斯科中山大学、红色教授学院学习、任教,是当时在莫斯科中山大学二十八个布尔什维克之一。1930年回国,1933年1月到达中央革命根据地瑞金,担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遵义会议中被推举为党内最高负责人。1976年7月1日病逝。
遵义会议上,博古代表当时的中央做报告,张闻天在会议上发言对左倾路线做出了全面的批判,并提出改组中央,被称为《反报告》。《反报告》得到多数与会者的同意,扭转了左倾局势。改组后的中央他成为大家拥护的党的第五任最高领导人。
②润之,即毛泽东,字润之。遵义会议一开始并没有确立毛泽东的军事领导地位,只是决定他协助周恩来指挥军事,并且,当时包括林彪在内的红军将领更多的是属意彭德怀主持军事。张闻天知人善任,力主由毛做前敌总指挥,打胜仗后又决定毛分管军事,周恩来做红军总政委,从而确立毛泽东的军事领导地位。到延安稳定后,毛泽东称张闻天为 “明君”,自称 “大帅”。正是在张闻天领导中央的8年里,毛借助掌管军事在全党一步步确立了权威。七大之后接替张闻天。正是在张闻天的领导下,四大红军队伍(一、二、四方面军与陕北红军)能够精诚团结。回顾党史,只有张闻天领导的八年里我党没有发生过任何左右倾错误,发展一直顺风顺水。
③西安事变时,包括毛泽东在内的很多主要领导人都主张杀蒋,是张闻天独具慧眼,主张和平解决,联蒋抗日,实现了第二次国共合作,给党创造了难得的喘息之机,并逐渐壮大。在他的领导下,我党取得了敌后抗日领导权,获得民心,从此一直顺利发展。
④张闻天有三次让权,一是遵义会议后党需要一个人到白区去领导工作,张闻天提出让他去;二是一四方面军会师,张国焘要权,他提出“把我的位置给他”;第三次是党的六大,张要把位置让给毛,其时毛的权威尚未确立,王明还要与毛争权,唯有张闻天继续做才能稳住局面。三次让位都被当时的当中党中央集体否定,就这样,一直到七大,张闻天才彻底离开党的最高领导人地位。
毛泽东
人唱东方太阳昇,井冈山险路走通①。
遵义有义统雄兵②,延安得安书新经③。
四万敌后化百万④,千年阴霾扫一空⑤。
九九归去君莫问⑥,大同幻梦托后生⑦。
注:
①井冈山道路,即毛泽东所开创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②指遵义会议重新确立毛泽东的军事领导地位。
③指长征之后,党的大本营安排在延安,毛泽东在这里指挥革命,著书立说,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
④红军改变成八路军挺近敌后时仅有三个师4万余人,抗战胜利后发展成为130多万的解放军。
⑤指新中国建立。
⑥毛泽东于1976年9月9日辞世,《周易》与道家哲学以九为最大数,认为九数尽的时候自然回转归一,即新的起点,就是通常所说的“九九归一”。
⑦大同即“大同之世”。《礼记·礼运》这样描述大同之世:“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人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邓小平
文革十年国家乱,小平出山国始安。
实践标椎批 “凡是”,经济发展定优先①。
停止阶斗不折腾②,平反错案民呼天③。
温饱小康复全面,卌年民生翻几番④。
①粉碎四人帮后的1977年,当时的中央提出了坚持 “两个凡是”的指导思想, 即"凡是毛主席做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1978年,在胡耀邦的主持引导下,1978年5月10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文章首先在中央党校内部刊物《理论动态》刊登。到5月底,全国先后有30多家报纸刊登了这篇文章。胡耀邦是这场大讨论的发动者。真理标准的讨论像一颗“重磅炸弹”,在思想理论界引起了巨大震动,引发了席卷中国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进而在全国全党纠正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深刻地影响了现代中国的历史进程。对这场讨论,邓小平旗帜鲜明地给予坚决支持,并加以正确引导。他深刻地阐明,这是关系到坚持什么样的思想路线的大问题。
②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构想,指出阶级斗争已经不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与相对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并由此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搞政治运动等思想。
③在胡耀邦的主持与邓小平的支持下,1978年改正55万名“右派”,对划为“中右分子”和“反社会主义分子”的31.5万人及其亲属也落实了政策。为“土改”以来的“四类分子”(地主、富农、反革命分子、坏分子)一律摘掉帽子,仅在农村,就有440多万人被摘帽。据不完全统计,从1978年至1982年底,全国共平反了300多万名干部的冤假错案,47万多名共产党员恢复了党籍,数以千万计的无辜受株连的干部和群众得到了解脱。这意味着全国数千万公民以及他们的数亿亲属不再被贬为“贱民”,打入另册。。如此大规模的拨乱反正和平反冤假错案,与社会各界实现历史性的和解,为后来江山社稷的巩固与发展打下牢固的社会基础。
1981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和重大影响的重要文件。决议对建国以来党的重大历史问题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毛泽东的功过是非和毛泽东思想基本内容与指导意义作了全面深刻的总结和评价。
④卌,音xi,40。40年改革开放,从民生的角度看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解决了温饱问题,第二阶段实现小康,第三阶段实现全面小康,第四阶段赶上中等发达国家。前两个阶段已经实现,第三阶段已经基本实现。1976年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343元(无农民收入统计),2020年全国人均可支配收入32189元。是城镇居民1976年收入的94倍。
作者简介:刘彦强,笔名憨子,陕西咸阳人,高级教师。从事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近四十年,为全国知名政治教师,曾在各类教育刊物发表教研论文180余篇,主编出版《青少年心理行为咨询》丛书、《中学思想政治课学习指导》丛书、《学习心理学》、《坡刘村志》、《草根憨语》等书,并主编或参编多种教辅读物,有杂谈散文以及诗词散见于多种刊物。
纸刊投稿敬请点击征文链接https://m.booea.com/news/show_2954259.html&&share=15960254093&
🍀🍀🍀🍀🍀🍀🍀🍀🍀🍀🍀🍀🍀🍀
纸刊投稿邮箱:
942251831@qq.com
bailu6698@163.com
纸刊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