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岁月如歌)系列作品之三十五
雪天捕雀
文:叶景林(诗词歌赋)
诵:李秀波(宁静致远)
儿时的记忆已经很久远了,但有些事情却至今难忘。
黑龙江的冬天,雪大、风狂、天冷。雪下一米厚是常事,风把猪崽子刮到天上不稀奇,冷得撒尿冻成冰瘤子见怪不怪,天气刮起大烟泡裹住人管叫你寸步难行。人冷了可以坐在炕头取暖,炒上几碟小菜惬意的喝着小酒,饿了可以包上一帘饺子,打上几张葱花油饼,尽情的享受。狼们可就惨了,没吃没喝只有蹲在风雪中狂嚎。希冀着鸡鸭的出现。麻雀们挤在一起钻在屋檐下吵闹。盼望能得到几片菜叶几粒剩饭。夜里光着腚儿到外边小解,一只狼蹲在雪地里睁着绿黝黝的眼睛,距离你只有三、四十米远,吓得你屁滚尿流,呼爹叫娘的跑进屋里,说不出的恐怖。

天亮了,狼又躲进树林里藏了行踪。麻雀聚集在打麦场上,飞起来漫天乌云,遮天蔽日,落下来密密麻麻,数不胜数。在学校里老师说麻雀属于“四害”,糟塌了不少粮食。生产队有规定,每个人都要交够一定数量的麻雀腿,可以顶公分,年末可以用来换钱的。于是,麻雀遭遇了灭顶之灾。有的人张网扑;有的人用枪打;还有的用弹弓射,人们总是只记住它们的短处而忘记它们的好处。实在是有失公允。学校也给学生下达了扑杀麻雀的任务,我们几个小伙伴决定到打麦场捉麻雀,因为那里的麻雀最多。

我们先是用铁锹在地上清除了厚厚的积雪,用笤帚把地面扫得干干净净。撒上一层秕谷,把圆圆的竹罗筐用一枝小木棍支起来罩在上面,用一条细绳系在木棍上远远的躲起来,等待麻雀们自投罗网。连大气也不敢喘,唯恐麻雀惊觉不上当。说起麻雀这种小动物还是满精明的,先是一只两只的绕着罗筐走动,东瞅瞅西望望,小心翼翼的,有一个胆大的,把脖子伸入罗筐,身子却在筐外,然后进入筐里啄上几口迅速的飞出来,就这样反复几次,大概是觉得安全了,便放心大胆的走进罗筐疯狂啄食,头不抬眼不睁的,可能是饿坏了,什么也不顾了。麻雀也是个护群的群体,仰起脖子急切的叫起来,招朋引伴似的,大批的麻雀便迅速的聚拢来,钻入罗筐下毫无顾忌的吃起来。我和小伙伴看得准确,猛然一拉细绳,罗筐便重重的罩下来,麻雀上当了,成为笼中之物,无论怎样挣扎也逃不出罗筐。只有等待我们任意宰割了。我们把罗筐上面盖子打开,一只一只的掏出来装进布袋里,足足有二、三十只,我们就这样一次次连番操作,麻雀依旧顾吃不要命的钻进罗筐,要说愚蠢也够愚蠢的。到黃昏时竟然捉到二百多只,欢天喜地的回到家里,母亲烧开了水,把麻雀活活的烫死,脱了毛,清除了五脏。把腿剪下来上交,把麻雀放在火帘上烤,一时间滿屋香气弥漫,孩子们吃得满嘴油汪汪的,大人喝着小酒,飘飘然仿佛神仙。这天夜里,梦见了麻雀在热水里拼命挣扎的情景,那双绝望的眼神让我心里猛然一颤,咂咂嘴沒有了麻雀的香味,反倒有一种苦涩的感觉,那毕竟也是一群生命啊!

第二年春天,麦田起了蝗灾,大片的麦田被蝗虫吞噬,白菜也被虫子咬得七零八落,这时人们才想起麻雀的好处来,只可惜一切都晚了。
人生天地之间,要和万物合睦相处,不可弱肉强食,无辜的斩杀生命。生物链断裂了,就失去了相互制约平恒,如果有谁违背了这一自然规律,谁就必然要受到惩罚。
二零二三年二月作于丹东凤城
(原创首发)
简介:叶景林,(诗词歌赋)嗜书如命。一个追求唯美浪漫生活的人。
诵者简介:李秀波,热爱生活,喜欢读书,诵读,旅游,热爱运动。愿我的声音能走进你的心里,给你带来温暖和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