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的味道”
文/关玉梅
母亲,我回来了!
我很想还是你来开门,可是,你已经坐在轮椅上了。
母亲,我回来了!
可是,你已经不能完整地唤出我的乳名!
你坐在轮椅上,皮肤松弛地包裹着骨骼,一双眼紧紧地盯着我和孩子,还没完全淌出的两滴眼泪挂在眼睑旁,我抱着你的头,一种熟悉的气息在心底氤氲;你身上的味道,我是那么熟悉,走了那么久,我依旧没有忘掉,妈妈的味道,有妈妈的家,才是家,有妈妈的味道,才有家的味道。
弟弟说,母亲每一天都在盼,盼你回家,回家过年,她说,你最爱她做的肉肠,烙的春饼,她早早的叮嘱我,准备好材料,一大早起来,开始忙活,坐在轮椅上的她,手脚早已不灵便了,但她依旧努力支撑着,自己一根肠一根肠灌着;春饼的面是她坐在轮椅上和的,生怕我们做不好。
母亲攥着我的手,紧紧的,就像小时候牵着我的手,走在邻家的门口,生怕哪个地方串出一条狗;母亲的体温那么温暖,温柔;每吃一口妈妈做的肠,内心就有一种冲动,一种内疚,一种用眼泪都洗刷不掉的惭愧!
母亲,我们都离你太远,你曾经走在村口,也是这样牵着我们的手,一个个把我们从小村送走;如今,你依旧在小村留守,那个土屋里,永远留着你的味道,那个大城市里没有的味道、肯德基的薯条里没有的味道、星巴克里没有的味道。回到那个土屋,就有妈妈的味道,就有家的味道,就有思念,就有亲情,就有醉意,就有欢乐。
我们曾经是那么渴望远离生养自己的小村,远离茅草屋、泥泞的小路、冻着冰溜子的厕所;我们曾经是那么渴望来到大都市,城市的灯红酒绿、宽敞的马路、蚂蚁一样的汽车都曾迷糊了我们的双眼;我们在一桌子一桌子的饭菜中忘记了粒粒皆辛苦的父母仍在辛勤劳作;我们在杯酒当歌中玩物丧志,我们看似绅士地活着,灵魂却在慢慢萎缩。
突然有一种冲动,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想家,想家的味道,其实,家的味道,就是妈妈的味道,亲人的味道,亲情的味道,乡愁的味道。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我也长成了妈妈的模样,开始愿意回忆,回忆小时候的村庄,回忆一起长大的玩伴;喜欢小时候的游戏,比如,跳皮筋、丢手绢、歘嘎拉哈。
小村,是我的家,我是在大城市里寄养的孩子,我很想念家的玉米、大豆、高粱;我很想村口那眼井里的水,甘甜,没有漂白粉的味儿;我很想村里办喜事的一桌桌酒席,浓浓的乡情,就如浓浓的烈酒。
薄薄的春饼,裹着浓浓亲情,母亲看我的吃相禁不住大笑,笑着笑着就哭了,她突然说怕离开我们,离开这个世界,我抱着母亲,贴着母亲的脸,母亲的泪、我的泪融合在一起,我再一次嗅到了妈妈的味道,她已经好久没有洗澡了,那个曾经在生产队干活,流了一身臭汗的味道,但我是那么喜欢,我贴着妈妈的身体,抚摸她的身体,就觉得自己实实在在地活着。
家、母亲、小村,是我心底的一幅画,我在画中寻觅,寻觅一种乡愁,寻觅一种乡情,寻觅家的框架,那框架里有家的温暖、家的味道和妈妈的味道。

作者简介:
关玉梅:黑龙江省宝清县文联主席。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2007年开始创作,作品曾在《诗选刊》、《诗文杂志》、《现代作家文学》、《黑龙江日报》、《意文》、《北方诗刊》、《北方文苑》、《双鸭上日报》等多家报刊发表作品。2011年,散文“故园之恋”获全国诗文杯网络大赛一等奖;2013年,个人文集《那片荷》获双鸭山市委,市政府首届文艺精品工程优秀奖;2015年,散文“雨中听荷”获全国第二届玉龙艺术奖散文类诗性散文特别奖。2016年散文“家的味道”获得吉林子燕窝窝微信平台全国征文大散二等奖;2016年6月4日,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栏目推荐散文诗“出生在明朝的石硇村”每日好诗。出版个人文集《那片荷》、《鸟非鱼》。
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征稿
投稿邮箱:
furongguowenhui@163.com
投稿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拒绝一稿多投,所有原创作品都将受到原创保护。
截稿日期:2023年3月30日
《品诗》公众号:readpoems520
所有的来稿,我们都会认真审阅,入选作品会择优在《品诗》公众号上发表,并有机会入选《芙蓉国文汇》一书。没有选中的稿件,我们也会及时回复,不要气馁,欢迎再次投稿。
征稿要求:
题材和体裁不限,一切以作品说话,发掘新人,鼓励创新。请投稿之前仔细核对错字和标点符号,否则一概不予入选。
投稿格式:
邮件标题: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姓名+作品名。邮件内附上作品、姓名、电话、通讯地址、邮箱、100字以内的个人简介。
诗歌5首以内,总行150以内,组诗100行以内(旧体诗词5首以内)。
散文2篇以内
微小说3000字以内
可以任投一种体裁或多种
奖项评定:
小说、散文、诗歌奖分设一、二、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另设人气奖10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