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洒落旅途的时光
文/赵文新
最后一次在群里唱歌,是今年三月份,孩子们都上学了,电脑又重新回到我的手里。欣喜之余,我竟然一连唱了八首歌,有郭兰英的《绣金匾》、邓丽君的《三月桃花雨》、彭麻麻的《我的祖国》、还有李娜的《青藏高原》和新凤霞的评剧《报花名》等。
那天群里的人格外多,为了不让大家等的时间太长,管理员规定,每人上一次麦只唱一首。他们看到我唱的很投入,也因为我有一个多月没来群里唱歌了,把上麦的机会让给了我。我一首接一首地唱,嗨翻了天。刷花,鼓掌,小窗献花,还有几个粉丝,出乎意料地打起了“我爱你”的条幅。那一刻,我又高兴,又感动。那一刻,我就是郭兰英,邓丽君,李娜。那一刻,我也开始后悔,我为什么没在两年前思想意识超前一点,接受新生事物,顺应历史潮流,走进信息时代呢!如果我早一点学会上网,说不定我也是一位网络歌手或者写手,就不会像现在这样,连个完整的论坛帖子都做不好。在这个网络时代,我是多么尴尬!
2012年女儿上大学时给我申请了QQ,我很保守又怕花钱,没接受网络。每天除了上班,就是帮妈妈家和姐姐家伺弄土地和大棚。闲暇时光,看看电视,读几页书。对网络充满了好奇,却不敢进去,还有点排斥的情绪。因为那时的我认为上网就是不务正业,致使我没能跟上时代的脚步。
时间在溜走,思想在变革。低眉之间,又过去两年。儿子如愿以偿被高校录取,开学之前,又为我找回两年前的QQ密码,两个孩子换了新手机,我便有了使用智能机的机会。刚开始,我一点也不懂,两个孩子慢慢教我,我学会了上QQ,发微博。每当我发出的说说,或日记有好友有点赞时,我就像在海边玩耍的孩子,突然捡到一只漂亮的贝壳,把玩着,欣赏着,高兴地赶紧向丈夫炫耀我的成就。后来,在一位好友的引荐下,我加入了“幸福之家”歌舞群。两千人的大群,那里高手如云,开始我有些怯场,也不知道怎么上麦。上麦了,又不知道开麦,如此尴尬甚至狼狈不堪。我意识到我与时代脱轨了,当我还不屑于信息的力量时,我已经被拍死在了沙滩上!
嗓子因为我女儿出生后得了一场大病,声带出了问题,有十多年没唱歌了。音乐想我的命一样,我想唱,听见别人唱歌,我就按耐不住的激动。我蠢蠢欲动,有伴奏,不很费力,看着她们为我刷花,为我鼓掌,我像皇后一样开心。QQ、微博、微信,文字,音乐,充实了劳动和工作之余的闲暇时光。我的好友都是喜欢音乐和文字的人,丈夫也支持我上网。我舍不得花钱买声卡,他就偷偷地买了,请人安装调好。我唱歌,他给我当观众,不时还夸我两句,呱唧两声。二人世界有声有色,一下子觉得自己又焕发了青春。
儿子的学校是名校,有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新生入学时,我参加了学校召开的家长会。学校给家长和学生建了QQ群和微信群,在里面,学校的相关活动和孩子的在校情况,定时公布,家长对孩子在校的学习,生活等情况了如指掌。这些家长也互相沟通,有消息互相转告,有困难大家一起想办法,就像兄弟姐妹一样。学校的这一举措,受到家长的支持和欢迎,既方便了对孩子的管理,也增进了老师,家长,和学生之间的感情。辅导员是一位留校的小伙子,别看他刚刚毕业两年,对学生的管理可有一套,我想这和他刚刚走出校门有关吧,和孩子的年龄接近,懂得孩子们的心理。适时开展孩子们感兴趣又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激励孩子们上进。别看辅导员的年纪小,有足够的耐心,不厌其烦地回答家长提出的每个问题,就是在很晚的时候或者是双休日,也不会怠慢家长。
许多人还在为孩子读大学后,生活散散漫漫而发愁时。我是多么庆幸,儿子去了这么好的学校。严格的校规,负责任的老师,还给家长搭建了相互交流的平台,增进了友谊。刚开学时,许多家长因为孩子第一次离开父母,很不放心,我们就在群里谈心情,谈孩子,寄托思念,淡化孤独。有的妈妈想孩子,想得直哭。我理解母亲的心情,但我更懂得,孩子需要自己的一片天空。我对孩子的教育,接近于西化,从小注重培养孩子的自力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因此我不担心他们离开我远去他乡时,没有能力照顾自己。家长的担心,不是孩子没有能力,而是思念和牵绊,可怜天下父母心。
那段时间,我一直在群里开导他们,要相信自己的孩子,孩子的适应能力很强,离开家长的呵护一样能快乐地学习和生活。就这样孩子之间还没熟悉,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家长已经成为一家人,一直保持联系。我们约定在彼此空闲的时候,一起游遍祖国的大江南北。今年四月份,我们成功地组织了第一次洛阳之行,想想都高兴。
现在,我在网上发表了几十篇散文、诗歌、微小说,这都要感恩网络,感恩遇见。当初我劝过的那些家长,一直心存感激,传递着友谊,分享快乐和经历。此时,我才知道,网络飞速发展的时候,我多么像一个装在套子里的人,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与这个时代极不相称。
去年三月七号,儿子开学,公司安排我去外地学习食用菌栽培技术。四月份,我和亲戚一起加入了返乡创业的队伍,成立了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建立本市的第一个食用菌基地。每天起早贪黑地忙,吃饭睡觉的时间都是挤出来的,上网的时间少了。基地建在山上,宽带没有覆盖到这里,办公室非常简陋,一张吃饭办公合用的圆桌,放在老屋子中间,有点《陋室铭》的雅致。偶尔在睡觉之前,发一篇说说,写写基地的景色,发表对生活的感慨,只为不让那些好友来我空间时失望。
创业的路,何其艰难,问题一个接着一个。人际关系,生产技术,如何与当地的老百姓进行沟通等等,对于我这个不善言谈,性格内向的人来说,无疑是一次生与死的考验。我坚信,办法总比困难多,每天乐此不疲。当第一场暴风雨袭来,因为没有经验,导致有的棚坍塌时;当水、电的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影响生产时;当一炉灵芝差点被烤糊时;当雨季来临,而大量的木耳,没晒出来时;我多么想大哭一场!然而,我深深地知道,无济于事,咬咬牙,挺过去。再咬咬牙,又挺过去。我就不相信,别人能做的事情我不成功。泪水换不来老天的垂怜,只需自己努力。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被那些纷繁复杂的事情所左右,人往往不是被困难吓到,而是自己不能战胜自己。想到这些,我就会精神百倍,来这山上时,正是杏花开满山的季节,每天走在散发着花香的路上,也曾自诩为杏花仙子,来此修行,被花香和景色迷醉。很快,就尝到了青杏又苦又涩的滋味,便知道了什么是苦行僧的生活,懂得了人生的真谛。
杏子熟了,我还没有回来;叶子落了,我还要修炼;一场纷飞的大雪,把正在生长的木耳,冻得硬邦邦的,棚还没来得及封,就盖上了厚厚的雪被。是老天不忍心我这样地累吗?我被大雪,截在了山上,道路不通,一个人孤伶伶地在山上住了好几个夜晚。每天夜里,北风就像一匹来自北方的狼,嗷嗷地叫着。夜静的很,山上的枯枝和树木,不再柔软,好像一些降临人间的精灵鬼怪,张牙舞爪,露出狰狞的面孔。而我,早已是他们合作的伙伴,我没有害怕,诵持《楞严神咒》,用我的善念感化他们。
雪过,天没有立即开晴,隔三差五就下一场,持续将近一个月,该是画一个句号的时候了。不管是不是圆满,我必须先回家,等待雪化。
圣诞节那天,好友送来的祝福,是悠扬的歌声,我忽然想起,我在没有歌声的日子里,苦苦挣扎了春、夏、秋三季,正行走在冬季。雪落无声也有声,在我拾起久违的文字时,连同歌声一并拾起。我又开始行走在文字的路上,我回到歌舞群里,书写人生,歌唱生活。
作者简介:
赵文新,辽宁朝阳一位普通教育工作者,中国青年作家协会会员,江山文学网如云诗苑副社长。从教二十几年,曾获地市级骨干荣誉称号。2015年3月开始尝试写作,并陆续投稿,精品文章有散文《父亲》 《母亲》 《情深味更浓》,微小说《中秋月儿圆》 ,诗歌《清明,怀古追远》等。在闲暇时光里,用心书写人生,不求华丽,只需真实。
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征稿
投稿邮箱:
furongguowenhui@163.com
投稿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拒绝一稿多投,所有原创作品都将受到原创保护。
截稿日期:2023年3月30日
《品诗》公众号:readpoems520
所有的来稿,我们都会认真审阅,入选作品会择优在《品诗》公众号上发表,并有机会入选《芙蓉国文汇》一书。没有选中的稿件,我们也会及时回复,不要气馁,欢迎再次投稿。
征稿要求:
题材和体裁不限,一切以作品说话,发掘新人,鼓励创新。请投稿之前仔细核对错字和标点符号,否则一概不予入选。
投稿格式:
邮件标题: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姓名+作品名。邮件内附上作品、姓名、电话、通讯地址、邮箱、100字以内的个人简介。
诗歌5首以内,总行150以内,组诗100行以内(旧体诗词5首以内)。
散文2篇以内
微小说3000字以内
可以任投一种体裁或多种
奖项评定:
小说、散文、诗歌奖分设一、二、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另设人气奖1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