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散文/叙永春秋祠
文/公明
春秋祠,位于四川省历史文化名城叙永县城内的盐店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由陕西、山西盐商集巨资,拆除原关帝庙而重建,为秦晋公所,又名西秦会馆。主要供奉关羽,因关羽喜读《春秋左氏传》故名春秋祠。
一个冬日,在文友红岩居士的陪同下,我游览了久负盛名的春秋祠。踏进大门,就觉得春秋祠具有浓烈的晚清宫庭式建筑风格,古朴典雅、结构严谨。主要建筑有乐楼、回廊、耳房、飨殿、关羽殿、三官殿、内设台、曲桥、水池、门厅,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建筑上或雕刻,或彩绘,最典型的有九龙枋、九凤枋、永宁八景、百鸟梅花窗、百凤朝阳、百寿图、渔樵耕读、仿米南宫绘画等,精美绝伦,堪称晚清建筑雕刻艺术的瑰宝。1980年春秋祠被命名为省级文物护单位。1998年建为木雕石刻艺术博物馆。2006年05月25日,春秋祠作为清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叙永(永宁)八景”浮雕在看戏走楼的八块装板上。它把双桥夜月、万寿朝霞、红岩霁雪、漫岭腾云、铁炉晚渡、定水晓钟、宝珠春眺、流沙悬练等八景,按实“写生”刻成,并配以木刻即景诗12首。木刻画中的峭岩、瀑布、茂林、河流、小桥、房舍、人物等,动静相宜,形象逼真。木刻雕刻阴阳凹凸,鬼斧神工。其中一首诗是这样描写的:“长虹远架形如绘,夜月光凝影倒浮。”读诗赏“画”,仿佛伫立舟中顺流而下,一路领略永宁河畔的秀丽景色。诗画互映,妙趣横生。其刻工之精湛,令人叹为观止。
到春秋祠,最应该观赏的地方就是正殿——关羽殿,关羽殿有十二根大柱子撑着,屋檐下方是九龙枋,每条龙的嘴里含着红宝石。九龙枋的两旁有龙凤撑拱,因为柱子上刻着龙和凤的像,所以叫龙凤撑拱。在殿里,大量使用龙凤作为装饰,以龙在上,凤在下的样式,体现出了浓烈的宫廷式风格。其中一个龙枋,龙奔腾环绕,似于云雾中,在九龙枋后面的额枋,九凤枋与九龙枋相映照,雕刻了九只展开翅膀,傲视苍穹的凤凰,又若翱翔于云空之外。前面有九凤戏水,后面有九凤朝仪,成就了一幅金龙搏浪、丹凤朝阳图。

瞻仰殿中威风凛凛的关二爷,思绪则到了一千八百多年前。那是汉献帝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春,曹操东征刘备,下邳之战,刘备败奔袁绍,关羽和甘、糜二夫人成为俘虏。关羽投降时声明,降汉不降曹。在馆驿安歇时,为让刘备与关羽翻脸,曹操故意给关羽和甘糜二夫人一间房子,就是要关羽给刘备戴上一顶绿油油的小帽。可关羽却让两位嫂嫂住里屋,自己在门外秉烛读《春秋》,自夜达旦,毫无倦色。因为是儒家经典著作,关羽受其忠义熏陶,也受其掣肘。在曹操败走华容道,遇到关羽把守时,眼看不能脱身,曹操就把《春秋》搬了出来。曹操质问关羽:“五关斩将之时,还能记否?大丈夫以信义为重,将军深明《春秋》,岂不知庾公之斯追子濯孺子之事乎?”曹操点到春秋史事,有先贤为例,关羽亦无话可说,他是重信义之人,无奈只得放走有恩于己的曹操。“神威能奋武,儒雅更知文”,后人如此评价关羽,就是一个文武全才。其实不然,关羽如果把《春秋》学深悟透,绝不会大意失荆州,落得败走麦城、身首异处的悲剧。思索至此,感觉背心都有一股凉意,希望没有亵渎圣灵。

“百鸟窗”是正殿前壁装置的八扇雕窗。八扇古色古香的花窗的小小窗棂上,雕刻着百余只鸟儿和许多梅花,组合成各种花鸟图案。鸟儿异态,花儿异姿。鸟儿或相对传情,或枝头跳跃,或引颈啼鸣;花儿或含苞待放,或蓓蕾初绽,或花蕊显露。窗外,松竹滴翠,鸟儿歌唱。雕凿的花草树木与春天的鸟语花香融为一体,似难分难辨。在正殿内以中间藻井底部游龙为中心,整个殿内凤的造型与龙的造型构成一百凤朝阳图。殿后园林内含假山、曲池、拱桥、古树,让春秋祠能有一番“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感觉。
春秋祠从前到后布局,有乐楼、大厅、正殿、三官殿。乐楼前的广墀两侧翼系走楼,其余厅、殿之间,间隔天井、院坝,组成三个有纵深、有层次、有起伏变化的宫庙院落群体。屋脊上各布游龙,呈二龙戏珠状。龙形起伏有序,主次分明,与内景映衬,上下内外结为一体。每个殿顶部均有浮雕雕刻的人物图像,殿顶有“二龙戏球”的琉璃制品构建。在天井、院坝上,各配角色适宜的荷池、假山、翠竹和名树,使三座院落生态景致风格不同,自然协调,互相照应,肃显庭院深锁,凝重典雅,别有气度。
整个春秋祠,青砖灰瓦,雕梁画栋,无不显出这座古建筑的古朴。而那些点缀于园中的绿树,那弥漫在园中的阵阵花香,又为这座祠堂增添了勃勃生机。

在春秋祠内,还立有“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叙永分校纪念碑”字样的通石碑。原来是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迁到云南昆明,组建西南联大。四川叙永位于长江上游,离重庆仅200余公里,于是就在这里设了分校,有五百余人。当时设在叙永的永宁庙和文庙,还有这春秋祠里。而这通石碑是在分校校庆时所立。于是,春秋祠便多了抗战文化的内容。
游览春秋祠,我始终有一个疑问,便是地处西南边陲的小镇叙永,为什么春秋祠的雕刻却具有皇家风格呢?文友红岩居士是正宗的叙永人,他为我提供了答案。春秋祠雕刻的首席刻工名刘四喜,是参加了颐和园工程专事雕刻慈禧太后宝座的刻工。据说宝座雕成,功告忘情,便试坐其上,因而获罪递解回籍路过叙永,受西帮盐商聘请执刀献艺,而成就今日名闻遐迩的春秋祠,故而春秋祠在民间雕刻杰作之上又呈现出皇家风范气派。
刘四喜这一“试坐”,真是太有名堂了!因为这一坐,才有了获罪递解回籍,才成就了今日名闻遐迩的春秋祠。不由得想起了央视栏目“黄金100秒”中的宣传口号:“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作者:龚飞,电话:18113549811)
作者介绍:龚飞,男,泸州人,大学本科毕业,笔名公明、于荷。高级政工师、记者。1963年2月生于泸县金龙乡(今龙马潭区金龙镇)。中国散文协会会员,泸州市作家协会会员、市散文学会常务理事,泸州市江阳区政协文史研究员。四川省首届“书香之家”推荐活动入选家庭。曾担任长江液压件厂暨长液公司《长液报》责任主编,四川日报报业集团《信周刊》编辑、记者,泸州市总工会《泸州工运》副主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