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行漫记
文/王秀琴
一、古长城遗址
陕西有一段古长城遗址。
登高远眺,塞外一片郁郁葱葱,人烟辐辏,再不是以往的苍凉荒芜,铁骑飞扬。古长城雄关漫道,厄守要塞,朔风撩衣,四面风物尽收眼底。想当年,这里烽火边台,狼烟四起,铁骑奔腾,弓戈铿锵,也曾家书抵万金,愁坏了戍边守城将士,梦里战鼓连天,骨子里荡起多少爱国诗人的雄心壮志!不远处的土长城已坍塌不堪,只剩了残垣断壁,砖石长城依然雄风不减,固若金汤。
站在古长城上,抚摸沧桑皱纹.这里,每一个砖石都透着世事的沧桑,抚摸每一条缝隙,就如品读每一条皱纹,里面贮满了悲喜圆缺,成熟达观。一种生命的绿意涤荡心胸。站在古长城上,这里曾演绎过多少“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的战争传奇,残酷,我们不得而知。昭君出塞,匈奴铁骑掳犯,几番和亲,几番战争;三桂一怒为红颜,清兵长驱直入,改写了民族历史,几多兵争,几多感慨。历史逶逶迤迤向我们走来。
站在古长城上,让人想起塞外的辽阔与雄壮,让人想起戈壁滩上挺立的胡杨,栽了,一千年生长;死了,一千年不倒;倒了,一千年不烂。何等郁郁葱葱之美,何等壮壮烈烈之美,何等凄凄婉婉之美!
长城,到底意味着什么?是“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如脱去葱茏,删繁就简,水落石出,尽显风骨的苍茫与历史沧桑?还是“宁可枝头抱香死”的美人迟暮,帘卷西风,让人无限哀叹与惋惜,无限咀嚼幼稚,呼唤豆蔻年华与柳雨薰风的现代期盼?是“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的再抒心胸,难耐凄凉,还是“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的壮美孤独之行?
俱往矣!
尔今,历史在触摸中叹息;吾心在碰撞间疼痛;长城在猎风中泣血。
万物秉天地之气,有厚有薄,不可强求。古长城固若金汤,雄关漫道,历尽百年,依然巍峨屹立,正是唯守了那份静气,那份真厚道,固守了本真的那份防线,鄙视心机,冷眼躁进,不惑魔障,顽拒贪欲,集君子谦谦、勇士壮气,君王霸气于一身。
二、闯王行宫
从某种意义上说,闯王行宫是一种精神、力量、意义的现实存在方式。这个现实存在方式演绎了一段暴风骤雨式的历史,记载了一个人生命在短暂时间内闪现的灵光,历史借助它成就了一段历史,现实借助它延伸了历史的意义。真是因了这种借助,因了这种由局部向整体、历史向现实的跃进,闯王行宫便起到了一种特殊的作用。这是一个实现的过程。
十七世纪初,陕西米脂曾经是一个凝聚了无限内敛力的地方。这种内力的井喷式爆发,使这个带有很深局限性的地方瞬间光明起来。男人是历史进程中人的主体。可在不少历史的关键之处,女人曾使它乾坤扭转。历史因为与女人千丝万缕的关联,变得扑朔迷离,凄美哀惋。
偌大的行宫里,李自成铜像显出铮铮铁骨。他的脸被铸成镍合金,浑身上下也是如此。这寄予了人们对男人的一种厚望。尽管岁月如何变幻,脸上透写着灵魂的色彩。历史在这色彩里流淌。但流淌出来的就不仅仅是历史本身了。超越力量界限的一种东西应该叫伟大。可这种伟大被冷瘼所覆盖。因为,面对的是残酷的现实和难以自拔的无奈。可冷瘼的背后又潜藏着多大的坚毅,潜藏着怎样的运筹帷幄和最后的付诸东流。这真是毫无办法的事。抽刀断水水更流。一种暂时打破平衡的力量,只在细微的意义上成立。它暗含的可能表明,出现的结果是荒谬的,也许,这样的荒谬在虚无之间获得了更多的合理性。
所有的一切都是直觉。
历史乍看如平静的水面,可细究起来,漩涡丛生。每个漩涡都会吞噬一切含有目的和不含有目的的任何人。在历史的长河中,在时空的三维系中,当一个人努力向一个方向前进,那么埋葬他的漩涡就在不远处等着他。这真是一件可怕的事!残酷至极!毫无疑问,闯王是一个善于炮制和经营漩涡的人,他把无数的人卷进了一个巨澜里,为实现他的伟大,同时,又把无数的人极速地推向死亡。
时光无处不在,却又坚硬如石。一时间,直觉,理性,历史的本真,如同血脉一样,变得错综复杂,叫人愁肠百结。
三、栖游神湖
风,琐琐细细,散散漫漫,在耳边徘徊,像在窃窃私语;鸟鸣清脆,沙燕低翔。这里,每一寸土地都透着出世的智慧与超然。
见到水,朋友们便惊呼起来。纷纷迫不及待,脱衣甩履,跃入那一汪碧波美玉之中。
跳进水里,浑身惬意,魂魄俱怡。名利、欲念顿消。一时天清地宁,心神合一。“江山之清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原来,生命的本真,人生的幸福,其实就像小鸟一样,栖息于人的心灵深处。
平日里,我们为生命的存在忙些什么?思考些什么?真正禁得住拷问的回答没有几个。尘世喧嚣,欲望膨胀,往往容易叫人迷失本性,陷心灵于泥悼怪圈不能自拔,紊乱了内心的宁静之气,饱受欲望漩涡的颠簸与煎熬的苦楚。“久在樊笼里,如今复自然。”美矣!
爱沉如水,相亲如兰。有大爱,才会有大气魄,尔后有大胸怀。唯自然也。
四、寂寞夜市
人到中年,生活已退守到内心深处。因了生活的重负与责任,我们不得不生活在一个小圈子里。洗衣做饭,生儿育女,相夫教子,渐渐地囿了一隅。这样,我们不仅囚禁了自己,又必生狭隘。偶然的出行,即便是邻县之间的交流,邻省之间的出访,也甚于出国访问,甚觉新鲜,慌乱,有点无所适从。此次西行,见到了貌似草原的一马平川,见到了一大片一大片的土地和建筑物,闻到了泥土的气息,领略了塞外的风味,见到了漫卷天空舒展的白云。天热。我们没有看见牛羊,鸟却始终伴随着我们,无所不至,吹着口哨,引领着我们。坐在车里,由不得羡慕起一只鸟来,生着翅膀——飞翔的硬件;托着空气——飞翔的动力,它能把自己带到无边无垠的疆域,不受地域和时空的限制。多好!
榆林的夜风轻轻的,没有形状,裹挟着无定河的气息漫了过来。头顶上,是亘古的星光,毫无表情地注视着人们。深邃的夜空放逐了人们无限的想像力。仰望星空,大脑骤然茫然一片。刚刚从意念里传出天启般的声音,此时,也由弱到强,慢慢地,推展开了思维的大门。宇宙的微光探抵心府,直到细微部分。一个足不出户的凡人真的能冲破藩篱,洞悉宇宙之奥秘?既然双脚不能让我们成行,那就用心灵!不是说心灵比宇宙更深远更辽阔吗?可我们的心真要做无疆界,那要清理多少虚无的企盼,消化多少生活的焦虑,那要怎样的奋进!
夜就这样肆无忌惮包围着我。身处闹市,竟这样孤独!此时此刻,我想起了三毛,这个寂寞流浪的优秀女人,人声鼎沸中,她蜷缩于一角,长发中分,流泻下来,像黑瀑,遮住了大半个脸。她夹着香烟,一脸的迷茫与对尘世的疏离。如果不是心中藏着太深的寂寞,如果不是心中藏着太多的爱与温暖,如果没有饱尝生活太多的离苦,她会这样孤独如此?
满街的霓虹灯闪烁。这是远足的证明。酒已喝得不少,歌已听得许多。流浪街头的歌手,嗓子已经发哑。对于我们自己,如果真的对时间和空间那么执着,那么眷恋,那么真挚,那么,就请相信心灵会瞬间得到感悟吧,那就请相信,有生之年一定能够攫取和开拓它应有的疆域。所有的奋争需要心灵不断丰富和豁达起来。已接近中年的我,应该有这个气度和胆气!
岁月就是这样,一手呈给我们华美,一手却留给我们遗憾。迷离中,朋友递过一支香烟,点燃。烟雾缭绕中,收拾起寂寞失落和自恋。起身。慢慢地,找来时的路……
四、出行的意义
太阳悬挂在头顶,洒下一片毒哗哗。除了空气和闷热与尘土的飞扬,我们丝毫感觉不到任何疲惫。原因在于出行的随意,相随人的意气相投。嘻嘻哈哈是逸事,谈天说地是调侃。可谓真正的旅行。
“其实真正的旅行,不在寻找新的景观,而在具备新的眼光。真正的探索,不在创造多少机会,而在触动多深的心灵。”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对“旅行”有如此经典的解释,同时也引领我们感悟很多。红石峡的“悟于山水”便是最好的明证。一个旅人,不应只是带着两脚上路,更主要的是要带着眼睛,带着纯净的心灵,全新的感受,去观察,去感受,去体悟。有些感官会给人一些错觉,明明是訇然作响,看到的却是一脉清泉;明明是壁立千仞,却丝毫不觉得它耸云逼胸。这就是自然,自然的丰富,既精巧又拙朴。
此次出行,有些自然景观,令我们尽情探访。既然如此,那就感恩它们让人的一揽于怀吧,它成就了千古红颜,婉转流啼,羡煞天下缱绻鸳鸯。有些自然之天险,我想,人类今生也不会踏足半步,只能叹为观止,那就让我们感谢大自然的拒绝吧,因为它成就了情感的缺憾,没被已然有些疲累的心灵,沾污至善至美的风景,再挟豪情与情感的苍茫上路。
游走于大自然间,几天里,我们成了“生活在别处”的人。我们通过旅行和游走,还有摄影,感官,完成了一个拥有别处的生活方式,这样一种极其隆重的仪式。人是一种愚蠢而聪明的动物。其愚蠢之处在于,明明知晓人生不完美,不完整,却不甘心不情愿抱残守缺,试图追求完美与完整。于是,轻而易举地置自己于尴尬与痛苦之中;其聪明之处在于,又通过别处的生活的拥有,感悟于山水间,积雄壮与轻柔于一胸,徜徉于混沌莽阔的自然,吐故纳新,顿然了悟,重净心灵净土,再振精气神心。
此次出行,米脂姑娘的轻灵与俊俏,承德汉子的伟岸与粗犷,闯王行宫历史苍桑与人文厚重,红石峡的浑然苍劲与天人合一,古长城遗址的厚重沧桑,神湖水的鳞鳞水波与爽健心怡,一时间,皆跃眼底,涤荡心胸,佛经上有这样的一句话:“有人点灯求光明,其实,光明就在我们自己心里。”如此说来,真正的风景,既在我们眼里,更在我们心里。“前路充满了太多的惊喜,每发现一个亮点,快乐就会一次次走进心灵。”随之,眼界随之开阔,心胸随之高远。这,也就是我们旅游的真正意义之所在吧。
作者简介:
王秀琴,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山西文学院签约作家,山西编剧委员会委员,创作小说、散文、纪实文学、剧本三百多万字,作品散见于《中国作家》、《黄河》、《延安文学》等各大期刊与《作家在线》、《天下云山》等微信平台。主要作品:长篇小说《天地公心》、《大清镖师》;长篇纪实文学《真水无香》、《算神王文素》、《帝国的忧伤》;影视文学剧本《麻衣仙姑传奇》、《野山杏》、《李渊起兵》、《大清第一镖师》、《一个人的江湖》、《绝代群雄》等。其中,《天地公心》被列为山西省2015年重点扶持作品;《算神王文素》被列为“山西省百位历史名人”系列丛书。三集短剧《好雨知时节》被市委宣传部改编为广播剧,微电影《金喜》获山西微电影大赛故事类一等奖、全国总工会银奖。
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征稿
投稿邮箱:
furongguowenhui@163.com
投稿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拒绝一稿多投,所有原创作品都将受到原创保护。
截稿日期:2023年3月30日
《品诗》公众号:readpoems520
所有的来稿,我们都会认真审阅,入选作品会择优在《品诗》公众号上发表,并有机会入选《芙蓉国文汇》一书。没有选中的稿件,我们也会及时回复,不要气馁,欢迎再次投稿。
征稿要求:
题材和体裁不限,一切以作品说话,发掘新人,鼓励创新。请投稿之前仔细核对错字和标点符号,否则一概不予入选。
投稿格式:
邮件标题: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姓名+作品名。邮件内附上作品、姓名、电话、通讯地址、邮箱、100字以内的个人简介。
诗歌5首以内,总行150以内,组诗100行以内(旧体诗词5首以内)。
散文2篇以内
微小说3000字以内
可以任投一种体裁或多种
奖项评定:
小说、散文、诗歌奖分设一、二、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另设人气奖1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