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母亲
文/李磊
想念母亲,对于在外读书的我,可谓是情思难断,而我的离开,也是母亲的最大的牵挂,我和母亲分离就是儿行千里母担忧的真实写照。
对于从小到大的我来说,母亲就是我的一切,从襁褓的咿咿学语到上学读书,再到慢慢懂事,我似乎是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母亲常说:“你到底什么时候才能长大啊!整天像个小孩似的。”这个时候我就会说:“在你们大人眼里,我就是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其实,我觉得自己正在长大,只是在母亲面前,“成熟”一词似乎又被母爱掩盖了,我就是喜欢在母亲的温馨摇篮中不想长大。所以,我是个很恋母的孩子,总觉得母亲能给予我一切,甚至是我的人生和未来。
有人说家是温馨的爱巢,母亲是孩子的避风港,有人还说母亲就是月亮,孩子就是星星,月亮总是陪在星星的左右,直到永远,其实所要阐述的都是指母亲用自己的爱哺育了孩子,直到离世。
这次,真好,可以回去了!期盼已久的我,总是那么的迫不及待,在列车中,我感受着疾驰的车速与窗外空气的摩擦,甚至于向后掠过的道道绿影,仿佛都成了自己的想念家人的节奏。
到家了!母亲和弟弟早已站在门前等我。见我回来了,两岁的弟弟扑了上来,用他稚嫩的语言喊“嘟嘟”,我笑着抱起他亲了一个。看了母亲,我叫了一声“妈”,母亲含笑着说:“回来了,累了吧!”看着母亲脸上的皱纹,我想:母亲老了。
母亲结婚早,不到二十岁就生了我,当时家庭条件极差,母亲所经历过的辛酸和困苦是我这辈子也无法体会的,如今,刚四十出头的母亲,已经显老了。为了我,母亲不知苦了多少个年头,我一出生,就是个药罐子,身体不是这不好就是那的不好,家里的药总是年不间断,父亲因在外劳作,对我的细心照料,则全是由母亲一人承担,多少个漆黑的夜晚,母亲都是在提心吊胆中度过,生怕一合上眼就与我离散。孰知母亲艰辛,唯儿心明。
午饭是丰盛的一桌。母亲说:“得知你要回来,你爸早就把菜备好了,你和弟快吃吧,我还有一个菜炒。”望着母亲忙碌的身影,我没有了以往的贪婪,说:“妈,别炒了,都快吃不完了。”妈笑着说:“慢慢吃,团圆菜多福气多嘛!”
母亲做的饭菜,是我最喜欢吃的,那里面不仅有家的味道,还有种沁人心脾的感觉,就好比人心有一方小池,突引出一丝清泉,缓缓流过斗折蛇形的小石沟,泠叮作响,而奏响的真谛,恰似在岁月长河中寻觅,无论多久,都清新可见。母亲低头吃饭的样子,像一尊历经沧桑的祷告佛像,想想曾经牵着母亲的手在外面玩耍,在母亲的怀里撒娇,一切都是那么的开心快乐,而现在,母亲即将老去,话说“孩子的成熟注定是父母的葬礼。”我害怕这一切在应验中发生!
这餐饭我吃的很饱,也想了很多。
前几年,父亲做了个恶性肿瘤手术,沉重的经济压力和密密麻麻的医药处方,让母亲道四处奔波,住院期间母亲悉心照料,她的艰难付出,挽留了我家的完整。
在家呆了三天,我要走了。临走时母亲和弟弟依依不舍的送我,接过母亲手里的行李,我看到了她龟裂的双手,寒暄了几句,我上了车。待车开之际,我扭头看了看母亲,我突然楞住了:阳光下映现出母亲瘦弱的身影,在瑟瑟秋风中显得格外的沧桑,那佝偻的脊背,那疲惫的眼神,是为我们而弯,也是为我们所累,一瞬间,泪水充斥了我的眼眶。
车开动了,母亲抱着弟弟的身影慢慢的远去,但母亲的身影却不时的在我脑海中涌现,那片片情绪,那缕缕银丝,让我的双眼屡次潸然着滚烫的泪水,这既是生活的写照,又是现实的残酷,我心里暗暗叨念着:母亲呀,您的儿子我,已经长大了。
作者简介:
李磊,男,临湘市江南人,90出生,毕业于中原工学院,本科。现就职于临湘电视台新闻部,临湘市作家协会会员,爱好美术、阅读和诗歌小说创作。喜欢玩弄一些文字,记录自己笔尖流溢出的人和事,始终相信一段经历,一些快乐,足以支撑我的生活和对文字的热爱。
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征稿
投稿邮箱:
furongguowenhui@163.com
投稿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拒绝一稿多投,所有原创作品都将受到原创保护。
截稿日期:2023年3月30日
《品诗》公众号:readpoems520
所有的来稿,我们都会认真审阅,入选作品会择优在《品诗》公众号上发表,并有机会入选《芙蓉国文汇》一书。没有选中的稿件,我们也会及时回复,不要气馁,欢迎再次投稿。
征稿要求:
题材和体裁不限,一切以作品说话,发掘新人,鼓励创新。请投稿之前仔细核对错字和标点符号,否则一概不予入选。
投稿格式:
邮件标题: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姓名+作品名。邮件内附上作品、姓名、电话、通讯地址、邮箱、100字以内的个人简介。
诗歌5首以内,总行150以内,组诗100行以内(旧体诗词5首以内)。
散文2篇以内
微小说3000字以内
可以任投一种体裁或多种
奖项评定:
小说、散文、诗歌奖分设一、二、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另设人气奖10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