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的那点儿事
文/谢建林
今早读《诗经》,刚好看到了“魏风”中的《伐檀》《硕鼠》篇。记得我读叶坪中学时的课文里有这二篇文章,那是老师上的语文课里教给我们的。刚刚放下《诗经》,就接到了步东打来的电话问候。癸卯年春节期间,他们都回到了瑞金老家,正聚在建民家里畅叙着友情。
高中的那点儿事,被步东、建民、起伸他们的一通来的电话撩了起来。
我们读高中时的教室,在一栋二层教学楼里的第二层楼最西那间。这栋教学楼临近操场,隔着一片水田,一条机耕道直通县城往返石城的国道。分班以后,我们这个班周六、周日要到校补课,我从此就没有在周末时间去龙尾岽斫过烧,到山上斫过柴,只是在学校活动里集体到山上斫过一次柴。我和同学住校,每个星期回家去带一周吃的没有油的酸菜、豆豉、萝卜干,且几天后菜里带着一层“霜”。
那时候,老师认真地反反复复的教,我们学生用心彻日彻夜色的学。记得身材高大的语文老师刘立怀拿着书本走进来教室,他一进教室,把书本放在三尺讲台上。按照起立、师生问候、坐下的仪式完成后,刘立怀老师就开始空着手,走下讲台,背着双手,在学生座位的过道上来回地走来走去,口里讲授着课时安排的古文内容,但是学生们从来没有见到过他看讲稿,只听他滔滔不绝地讲,一边讲古文内容,一边解释古文内容的现代意思,时不时把生僻的字用粉笔写到黑板上。这让我们这些学生们景仰羡慕不已,他的神态我们至今印象至深。“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彼君子兮,不素食兮!……彼君子兮,不素飧兮!”“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老师们给我们讲了很多的知识和做人的道理,在学生们正在青春勃发的时候,《伐檀》《硕鼠》篇目内容告诉了我们,“县”字可以认为“悬”字,“女”字可以读作“汝”字即“你”的意思。我们从中知道了有“君子”称谓的这等人物和对“乐土”的性格向往。当然,我们都是从农村里去读书的,我们从来不会去轻视养育着我们的农村和农民身份的父母姐兄,反而更加明白了“稼穑”为本、种田人辛苦的道理,萌生着学好知识争取考上大学,丢掉“脚头棍”去寻找“乐土”,今后为民做点事情的朦胧念头。
老师对我们班同学处罚最重的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是,罚我们晚上起来到操场上去跑步。有一次晚上,我们寝室里的同学在规定熄灯休息的时间里,大家还在兴奋的聊着讨论作业解题,被值日老师发现了。班主任钟远泮老师把同学们全部叫了起来到操场上集合,他喊着口令,处罚我们来回跑了几圈的步。老师认真的教和管,政治、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的课任老师们不厌其烦地讲,每一个知识点和重点内容都讲到;而我们班的同学们刻苦地读和悟,悬梁刺骨般内心发力的苦读,同时向学生榜样学习你追我赶,建民的数学成绩好,得到了宋元伟老师的当场表扬,他与步东、水平他们一起转到了大专班,罗玮的英语成绩好,后来即转去了英语班。
叶坪中学高二(1)班1979年毕业合影留念
1977年9月上高中的那会儿,此前有过高考交白卷光荣、半耕半读的历史,当时文革结束不久,全国高考刚刚恢复。那一年,我大哥李福、堂哥理生也参加了高考。机会从来都是给那些有准备的人准备的,高考也亦然。2021年国庆节期间,我听李福哥讲,高中毕业后他一直在家里忙着在生产队多攒工分,当得知全国高考的消息时他才临阵磨刀,在抽屉的暗角头里捡出书本来抓紧复习,而没有磨赢人家,高考落榜了,从此他无心恋考,一门心思帮着家里度过那种穷的日子。
高一(7)班低矮的教室前,有一口不知道养了多少鱼苗的池塘。池塘边上有一口水井,它供学生们日常洗刷使用。晚饭后还没有到上晚自习的空余时间,同学们常常邀在一起,从东边的一个围墙缺口进入旁边的叶坪革命旧址群里,参观一苏大旧址、毛泽东同志旧居、苏维埃国家银行旧址等,坐在红军烈士纪念塔基座上,抚摸着塔上的小石子读书聊天,丈量着塔下用炭泥铺就的“踏着先烈血迹前进”字迹的历史分量,踩在齐脚高的茅草丛里游公略亭、博生堡,站上在红军检阅台一览旖旎的校园风景。
1927年8月26日,南昌起义军进占瑞金城,中共前敌委员会等领导机关驻扎在绵江中学;9月初,中共前敌委员会在此的一间教室里,举行了贺龙、郭沫若和彭泽民入党仪式,周恩来、李立三、恽代英、谭平山、周逸群等出席了仪式。1979年7月,我高中毕业高考时,来到县城的瑞金一中——当年贺龙他们举行入党仪式的绵江中学——一个大祠堂里的教室考试,二人一个桌子。当每一门科目考试答题时,我朦胧中觉得试卷中的每一道题老师都曾经讲到过例型。考试结束一走出考场,我无意中听考生们议论考题的答案,似乎与我做的答案不太一样,我毅然地暗自离开,走路回到寄宿在堂哥香保所在的泽潭中学,准备下一场考试。
香保哥在泽潭中学教授数学,第二天一早,他用自行车把我送到考场门口,在去考场的路上他都会随便问我前一场考试的答题情况。全部科目考试结束后,我回到家里,父亲对我说:“香保说你,你一问三不知。你肯定没有考上。”我哑言无以对答,只好乖乖地早上去放牛,在田塍和水沟埂上浪荡着,等待着命运的如实安排。高考分数一出,我的高考分数比前两年高考录取分数线高出几十分,高二(1)班的班主任钟远泮老师就来到我家报喜。喜讯一到,全家都很高兴,全村人欣赞不已。实际上,记得我高考的成绩是264分,远超过当年录取线的210分。
1979年毕业那年高考,我们班上的同学大部分都被录取了,整个班同学的录取率这么高,曾在江西省学界轰动一时,成为高考佳话。另外的几个同学在后来几年内,也在高考时陆续被录取,有个别同学当上了乡村医生悬壶济世。
“爱生最是感师恩,薪火相传代代轮。
所幸当年膺教席,欣看林木已森森。”
近日,工学博士,中国科学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吴硕贤通过微信,给我发送来的上面这首他的书法诗作,不仅笔力遒劲,而且似乎可以佐证我当年在叶坪中学读高中时的那段学涯史实。
后来,有同学建起了“叶坪中学79届高二(1)班同学”微信群,方便大家在微信里聊天论谊。在微信群里,同学都很活跃。癸卯年春节期间,献华在微信群里说:“今天是大年三十了,在此恭祝同学们和家人团聚香甜,在新的一年里心想事成,平平安安,开开心心!幸福吉祥!……阖家安康!……”志林说:“拜年啦,拜年啦,祝同学们:新年快乐,万事如意,兔年大吉!”瑞清说:“瑞虎辞岁寒风尽,金兔迎春喜气来。王瑞清祝你及你的家人新年快乐!身心健康!……‘钱兔’似锦!大展宏兔”。春生、格雄、黄磊、小东、泽忠、小元、建平、万智、远峪等同学在群里纷纷发言:“新年除夕喜万家,欢天喜地过大年”“祝同学们春节快乐,心想事成。”先法说:“祝同学们平安健康新年大吉”。小华说:“红梅迎春至,玉兔送喜来!值此辞旧迎新之际,温会滢衷心祝福各位同学新春快乐,……皆得所愿!”石水、起伸、京平、人生、庆勇、志远等同学一直以来至今对书法有浓厚的兴趣。正月初一,起伸在大楷簿上写上行楷字体的“新春吉祥”,发送到群里向同学们祝福。
小兵毕业后去读了军校,改名为鸣锋。2022年4月12日,我将《退伍军人的好消息来了!》视频转发给鸣锋。鸣锋说:“谢谢你让我知道了自己的荣光”。我回复他说:“祝贺你的荣光!”鸣锋便将20世纪七八十年代军队连队的生活[视频]转发给我。我观看视频后回复他:“小时候我们家养猪时,在猪饲料里不会加盐。豆腐是村里有个豆腐坊做的。手工做豆腐的手艺,兴许现在已经失传了。”鸣锋回忆说:“穷人家盐可当菜。盐水拌饭我吃过”。我有同感,那时间的日子穷,也过得很充实。
起源目前在一个村子里驻村,他参加了市里头的乡村全面振兴工作组。有一次,我和起源谈起高中上语文课时的这段学习经历,起源说:“刘立权老师教我们现代语文,刘立怀老师教古文。刘立怀老师是洋溪人。”我参加工作后,同学们回到母校参加过一次叶坪中学校庆会,我和同学们有时约请钟远泮老师和时任分管文教的副县长刘立权老师,还有我在读立新初中时就给我上过课的谢焕文老师、读高一还没有分班时的班主任建邦老师等其他老师,见见面,叙叙师生情。
经过了四十几年的岁月淬炼,同学们是否记得高中的那点儿事,大家也在为曾经的挑灯苦读和努力回着味吧。这几天回味起来,我便拟了一着诗。诗曰:
塔下捧书茅石扶,井前提水洗尘愚。
恩师三尺催生醉,醒后乐悠吾辈殊。
2023.1.24 癸卯年正月初三初稿
2023.2.1 癸卯年正月十一改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