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千字文》浅释
之 四
作者:席建军
自 序
《千字文》乃我国南北朝时期,梁代文学侍从周兴嗣所编撰之启蒙读物。据说梁武帝命人从书圣王羲之书法中选出千字,周兴嗣一夜之间将其编缀成文,惊现一篇四字体韵文,包罗天文历法、地理物产、历史典籍、礼仪修养。流传千载,影响八方。
此文彰显华夏文字之博大精深,更激发无数后生苦练汉语。余于偶然之间萌生斗胆注释《千字文》之念,缘于在初读之时,“拦路虎”(生僻字)竟成群结队,不解之处更多乎其多,这令我这个教育工作者甚感汗颜。遂逐字逐句查阅典籍,难懂之处多方请教,所获心得随笔记之,竟亦聚沙成塔。其间得到翟彦申、高安、陈敏昭、赵进卿、赵峰等诸多领导挚友们鼎力支持,在此不再一一列举,一并深表感谢。
但,心中仍惴惴不安,深恐一己谬误偏见误传、误导各位学者。若遇需纠偏之处,贵请诸位不吝赐教,定为之多加完善。
本《释评》依据蓝本《四体千字文》。其正文采用繁体汉字,与君同领略汉字之会意绝美,共感悟文义浩瀚深邃。美哉,伟哉。
資父事君 曰嚴與敬
孝當竭力 忠則盡命
臨深履薄 夙興溫凊
似蘭斯馨 如松之盛
川流不息 淵澄取映
容止若思 言辭安定
篤初誠美 慎終宜令
榮業所基 籍甚無竟
學優登仕 攝職從政
存以甘棠 去而益詠

三十一、资父事君 曰严与敬
【注释】资:用钱物供养。父:广指父母、长辈。事君:侍奉君王、上级,为国家效力做事。严:严格,严谨。敬:恭敬、敬肃,不敢怠慢。
【释义】孝敬奉养父母,不仅要尽心令之吃饱穿暖,更要使精神层面得到慰藉;侍奉效力国君,为国办事,其态度须严肃认真且恭敬,决不可存敷衍怠慢。
【评点】孝奉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恭敬严谨的工作态度,是干好事业、为国效力的首要条件。

三十二、孝当竭力 忠则尽命
【注释】孝:孝顺。尽心奉养父母,顺从双亲意愿。当:应该,应当。竭力:尽全力(做)。忠:效忠,忠于国家。则:连词,表示因果或情理上的联系,与上句的“当”前后呼应。尽:力求达到最大限度,全部用出。命:性命。
【释义】对父母行孝应当尽心竭力;为国家尽忠就要不惜性命。
【评点】古人云:“忠孝不能两全”。是指一个人若要远离父母,镇守边关,为国效力,那就难能在膝下尽孝;若是守护双亲尽心尽孝,那将不能同时为国效忠。古代的仁人志士在面临孝忠的决择之时,往往会放弃床前尽孝,进而选择为国尽忠。但这决不能说他们是不孝之子,反而他们尽的是大孝、国孝,是舍小家为大家,是舍身取义,以全局为重。而从另一个角度讲,一个不孝敬双亲之人,亦是不会、不愿为捍卫国家利益而舍弃自己的性命。所有的忠臣必定是大孝子;所有的孝子也将有可能成为忠臣。

三十三、临深履薄 夙兴温凊
【注释】此句是缩略语,出自《诗经•小雅•小旻》一篇。其诗曰: “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临:靠近。履:踩在其上。面对悬崖深渊,腿会转筋;走在薄冰之上,咔咔声不断,心惊胆颤。古人在为人处事言行举止方面,非常谨慎。
“夙兴温凊”是“夙兴夜寐” 与 “冬温夏凊”两句的缩略语,出自《诗经•大雅•抑》,诗曰:“夙兴夜寐,洒扫庭内,维民之章”。夙(sù):早。兴:站起来,起床。“夙兴”:早早起床。“夜寐”:晚点儿就寝。连在一起为早起晚睡。温凊(qìng):是“冬温夏凊”的省略语。将身体把被窝暖热叫温,用扇子将席枕扇凉称凊。《二十四孝》故事里有“黄香扇枕”,黄香九岁就能够在暑天为父扇床枕,冬季用身体给父暖被窝。
【释义】这两句是“资父事君”的原则和具体方法。“临深履薄”是事君之道,“夙兴温凊”是资父之法,二者皆是严与敬的实践与体现。侍奉君主(或上级领导),仿佛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要全心全力,须谨慎小心,决不容丝毫粗心懈怠。
古代“夙兴夜寐”的标准为:每日清晨,要先起床于父母;每逢入夜,要迟于双亲而眠,早晚两次请安。若冬季晚上,子女要在父母入睡之前,先将被窝暖热,方请之上床;夏天,要先用扇子把床席扇凉爽,再请二老就寝,使其不受寒冻不受热暑。这是古代对子女侍奉孝亲的基本要求。
【评点】当代,虽然人口结构、生活方式有所改变,子女们多已不再“夙兴温凊”;然而,如果与父母共同生活,最好每日仍早起晚睡,尽心侍奉父母;若未与双亲同住,则要时常前往看望关怀,使其精神得到宽慰。

三十四、似兰斯馨 如松之盛
【注释】似:象,如同。兰:兰草,多年生草本植物,全株具有香气。斯:这,这样的。馨:散布久远的香气。松:长绿乔木,其树脂称为松香,有香气。此木耐贫瘠,不畏寒暑,生长茂盛。盛:兴盛、繁盛,不衰败。
【释义】一个人的忠孝德行如果达到了“临渊履薄、夙兴温清”之标准,那么,他的好名誉就宛若兰草一般,香气远播;犹如松树一样生长茂盛,四时常青。
【评点】百善孝为先。一个人唯有先悟懂孝敬父母之天道,累积侍奉双亲之善行,方可立身处世,方可有机会为国竭力尽忠,对人民胸怀大爱,将事业恭敬奋进,待友朋诚实守信,最终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益之人。

三十五、川流不息 渊澄取映
【注释】川:指河流,水道。渊:深的水潭。渊是象形字,外部像岸,中间像水的样子,合起来犹如一个中间有水洄流的深潭,本义指回旋的水,引申指深潭、深水。澄(dèng):动词,水经过沉淀,使之变得清澈。映:清楚地映照出物体影像。
【释义】河里的水因为总在流动着,因此永不停息;深潭的水面经过泥沙沉淀过程,故而能清晰映照万物的各种影像、景象。
这两个是比喻句式,其为并列承接关系,一动一静,动静相宜。隐喻人们所建的忠孝德行会如江河永流不息,流传绵延子孙后代;亦像深潭澄(dèng)清泥沙之后,能映照万物,留下如实影像,影响世人万千。
与前两句相连概括大义为:忠孝的良品尚德如幽兰之芬芳,似青松般繁茂,像大河川流不息,绵延后代;犹碧潭澄(dèng)清映照,影响世人。
【评点】自“资父事君”至“渊澄取映”十句,在着重讲述 “忠与孝”这两方面的道德规范,具体做法,以及久远影响。

三十六、容止若思 言辞安定
【注释】容止:仪容举止。容:容貌,脸上的神情与气色。止:举止,指人的神态和风度。若:象,如同,犹如。思:人的内在思想与境界。言辞:说话时所用词句措辞。安定:沉稳,平和,有定力。
【释义】一个人的外在仪容举止是内在思想的全然体现,因身心的内外表里是相通的,表里如一。心内有安,外表仪容举止言语措辞方才有定、沉稳、平和。《入行论》中强调人的身体在行住坐卧所现威仪、言行举止,皆与心具有密切关系。
【评点】本句阐释人的仪容仪表、行为举止、交流言辞、待人态度,皆是内心内在思想的体现与展露,内外如一。

三十七、笃初诚美 慎终宜令
【注释】笃:忠实,重视。初:初心,初始,开端。诚:诚然,的确,确实。美:美好。慎:谨慎,重视。终:(与“始”相对),指所做事情的最后阶段。“慎终”是“慎终如始”的简称。宜:应当、当然。令:美、善。
这两句的修辞特点:前后对应。“笃初”对“慎终”,“诚美”对“宜令”。诚、宜均为肯定副词,诚有确实、的确之意;宜有当然、应当之指。
【释义】人们做事初始,态度很是重视认真,但做事情要善始善终,愈是到了最后阶段,愈要认真坚持做好,与起始初心一样,以达好的效果。“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此句源自《华严经》。
【评点】古语曰:“行百里者半九十”,其大意为:一百里的路程,尽管已行走九十里,却只能算是走过一半。比喻做事越接近成功之刻就越会遇到各种考验,要咬紧牙关。此句劝诫人们做事要有决心、具恒心,阐释慎终如始、善始善终的道理与重要性。

三十八、荣业所基 籍甚无竟
【注释】荣业:是荣誉与功业的简称。所:助词。用在“是……的”名词、代词和动词之间,强调施事者和动作的关系。基:基础,根基。籍:凭籍、依托。甚:多。 “籍甚”大意是凭借于此从而愈加强大,《汉书•陆贾传》文中有“名声籍甚”之语。无:没有。竟:本意为奏乐完毕,引申为完、尽之意。
【释义】“德、孝”是荣业(荣誉与功业)的根基,凭借于此,从而使之愈加繁荣强大,永无止境。
【评点】“德业”与“德行”是人生追求荣誉功业的根基,若能将“孝忠”发扬光大,传承有序,子孙万代的荣业将绵延不绝,永无止尽。

三十九、学优登仕 摄职从政
【注释】学:学业,学习。优:有余力。朱熹在《四书集注》中写道:“优,有余力也”。登仕:登第,登科。指步入仕途。仕:出仕,为官。摄职:代理官职。从:从事。政:政治,治理国家政务。
【释义】“学优登仕”为《论语•子张篇》里的“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之缩略语。
大意为:“为官做好了若还有余力,就更广泛地前去求学,以使更好;学问做好了仍有余力,亦可以去做官,以便更好地推行大道。”出仕为官,担当官职,参与政务,治理国家。
【评点】中国古代选拔人才的方法是:取士,产生于西周时期。在众多青年中被挑选出来的优秀人才,称作“士”。被挑选之士,国家进行培训,学礼、学法。培训完成以后,再精挑优秀的士子为百姓服务。这时的士加上“亻”旁,就称作“出仕”。

四十、存以甘棠 去而益咏
【注释】存:存在;引申指在任,在职。以:用。甘棠:①树木名,又名棠梨。②地名,村名。在今河南省三门峡市市区内。相传周朝周、召共和时期,召公曾到这个村里一棵大棠梨树下,巡访体察民情,且向当地民众讨教治理国家之法,深得民众爱戴。后人为纪念召公政绩,思其德行,悉心照料这棵棠梨树,不肯予以毁伤,久之,这个村子就称之甘棠村。相重地名又有:洛阳市宜阳县寻村乡甘棠寨村,并有“古甘棠”石碑一通。去:离职、离任之后。而:连词,反而的意思。益:更加。咏:咏赞,赞美歌颂。
【释义】《朱熹集传》:“召伯循行南国,以布文王之政,或舍甘棠之下,其后人思其德,故爱其树而不忍伤也”。后世亦用“甘棠”称颂地方官吏之有惠政于民者。
官员在任期间,要如召公那样时常深入民间体察民情,为民办事。唯有如此,当离任之后,百姓群众方会怀念赞叹其人其德。
【评点】在其位,谋其政,勤政为民,为民执政,重视自己的官声官德,这些思想观点自古有之,与时俱进,亦是我们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坚持的执政理念。
以上几句告诫人们,凡做事,就一定要打牢根基,善始善终;凡为官,就须如同召公,牢固树立“执政为民、为民执政”之理念,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待续)
作者简介:席建军,男,河南省洛阳市洛宁人。1969年入伍,1974年复员。1976年起,从事教育工作,教书育人,孜孜不倦,奉献终身,现已退休。平日欢喜读史阅经,兴起偶写小文。
朗诵:杨庸,男,1976年生,江苏省常州溧阳人,喜爱文学,朗诵,热心慈善公益,江苏汖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惠众便民大篷车】发起人,长寿乡联盟企业委员会副会长,美音溧阳阅读会 秘书长。
十年专注于秋葵的种植与开发,被称为中国秋葵第一哥。秋葵农业结合文旅康养,通过丰富的体验,带给大家健康美丽平安 。
🍀🍀🍀🍀🍀🍀🍀🍀🍀🍀🍀🍀🍀🍀
纸刊投稿邮箱:
942251831@qq.com
bailu6698@163.com
纸刊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