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鼓点
作者 张 杨
还没来得及看冬天的雪,春天乍暖还寒的风就吹来了,人生真的太短暂。感叹之余,原本是想写给读高二的孙女,让她在新春有个新的姿态、新的开始:少玩手机,珍惜光阴,有学生最该有的勤奋……
翻阅有关的励志语录、名言警句以及自己早年的读书笔记,不知不觉中,竟写成了下文:
勤奋的人,既善于紧张高效率的工作学习,又懂得锻炼身体、悠闲有节制及娛乐的重要。他们永远是时间的主人,干得起劲而并非天天疲于奔命,活的自在而并非夜夜睡眼朦胧。
时间是最公正的裁判。他判给勤奋的人以累累果实,判给怠惰的人以条条皱纹。时间到了勤奋者的手中,可以雕塑出一个新的世界和他自己的形象。对于怠惰者,时间是冷酷的;对于勤奋者,时间是有情人。
即令人活百年,时间亦如白驹过隙,毕竟有限。但每个来到这个世界的人,总得给这个世界留下点什么。奉献者必有空间实在体(比如建筑物)或精神财富(比如著作等身),留在人间,其嘉言懿行,可以不受时间的限制,像金字塔和长城那样,一座座丰碑矗立在后人的心中。
古往今来,多少格言佳句把时间比作黄金,尽管在激励人们上进、惜时方面有它积极的一面,然而却未能道出深层次立体的思维方式来考察现实和历史,即时间的贵重不仅仅是因为它一去不复返,不能拿到银行或金库去储蓄,还有更重要的一面——检验空间的真伪、美丑、是非、曲直。人的智愚,差别往往就在于对一些事件是否具有历史感。
“百金买骏马,千金买美人,万金买高爵,何处买青春?”清人屈复在《偶然作》一诗中,真是把时间的贵重描绘到家了。然而对现实的人来说,黄金与时间,在价值观上是大异其趣的。只图现得利,不吃眼前亏。若有长远考虑,那也不过是《红楼梦》中跛足道人唱的四个"忘不了":"功名、金银、姣妻,儿孙″,如此而已。
我们不妨拿举家食粥卖画换酒奋笔写下《红楼梦》的曹雪芹,与他同时代由侍卫内大臣兼藩院尚书、乾隆的亲家、高官做到大学士的和珅这两个人做个对比。嘉庆赐和珅自尽后,有一个查抄清单:房屋两千多间,田地八千余顷,银号、当铺、金库、银库、珠宝、绸缎、人参……已充盈库满,这些且不说,和珅为相20年,其家产比清廷十年收入的总和还要多,和珅真是比恐龙还要大得多的双脚蛀虫。
曹雪芹晚年从在宗学里当杂役到著书黄叶村,穷愁潦倒,饥寒交迫,不用说地位、财富,就连普通人的起码生活,也无法与和珅府中的一个隶卒相比。
时间这一维,常常表现为无形的精神力量。即令在乾隆当时,从精神上看,谁是巨人?谁是爬虫?是的,布衣豆汁与锦衣玉食无法比拟。但是,时间愈久,愈使人和兽分家。哪怕在当时,曹雪芹与和珅就已属两个世界,二人有天壤之别。
和珅的财富,同中国封建社会的那部百科全书,二者的价值,如果不经过时间的检验,怎么能衡量其高下优劣呢?和珅带一两黄金进棺材了吗?即使把金砖苏锞带进棺材,不也是为盗墓者做好的准备吗?而《红楼梦》又该怎样计算其价值呢?用金钱?稿费?
古今的贪官污吏,尽管黄金万两,人民币上亿,被查抄前庞然似龙,被判处后则渺小如虫;而那些淡泊名利、积极向上,公而忘私,为了人民的利益舍弃一切甚至生命的人,在人们的心目中又是多么地高大,多么地让人敬祟!
正是那些革命前辈和先行者,正是各个时期、各条战线的英雄、奉献者,正是他们前仆后继,为党和人民事业的奉献精神,才使得我们的祖国越来越强大,人民的生活越来越美好。
三年的疫情,束缚了我们的工作生活,有多少事不能放开手脚,多少事被阻挡耽搁……
二十大之后的2023,春晚那新年钟声,像春天的鼓点,震动着人们的心灵,敲响了新春的希望,始终热爱生活、珍惜当下这一切的我们这一代人,既使在生命的暮年,也决不辜负这大好时光,在有限的时间里,努力做有益于党和国家、人民的有意义的事情。我们将追随先贤志士、革命先烈、人民英模的脚步,遵照二十大精神,踏着春天的鼓点,迈开脚步,用我们的笔触,为新时代喝彩放歌——向上,向前!
我们的心里,永远是祖国的春天,我们祈祷,我们祝福,繁荣昌盛的中华民族,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伟大祖国和亿万人民,都将踏着春天的鼓点,迈向更美好的明天!
都市头条认证编辑:张忠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