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拟声词
(一)介词1、介词定义及特点:介词依附在实词或短语前面,共同构成“介词短语”,介词短语整体主要修饰、补充谓词性词语,充当状语、定语、补语,有时用作句首修饰语。表示动作发生的时间、场所、方式、原因、目的、施事、受事、对象等等。比如,我在家看电视这个句子中,“在家”就是一个介宾短语。“在”是介词,“家”是介词“在”的宾语。它们一起解释了“看”这个动作发生的地点。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一般介宾短语在句中的位置是主语和谓语动词中间。2、介词分类:按照介词表达意义的不同,它可以分成以下几类:1表示时间、场所、方向:从、向、朝、当、到、往、顺着、由、沿着、至、自、自从等等。2表示方式、方法、依据:按照、按、根据、用、照、通过、凭、靠、据等等。3表示对象、范围:对、对于、给、跟、关于、和、连、替等等。4表示原因、目的:为了、为、由于等等。5表示处置:把、将、给6表示被动:被、叫、让、给7表示排除:除了、除8表示比较:比、不比、没有三、介词和动词的区别:有些词兼有介词和动词两种功能。如:“在、为到、给、朝、经过、通过”等。
两者的区别在于:
(1)动词能肯定否定相叠,表示疑问,介词不能。如:她在不在宿舍动词?他在黑板上写了几个字。“在”为介词,不能改为“在不在”(2)“X+宾”的前后是否有别的动词,若有别的动词,“X”是介词。若没有别的动词,“X”是动词。如:火车到站了。(动词)火车到11点钟才进站。(介词)她在宿舍。(动词)她在宿舍住。(介词)她住在宿舍。(介词)(3)大部分动词能带动态助词“了”,介词不能。如:经汽车经过了八一桥。(动词)经过认真的考虑,他决定到新疆去。(介词)(二)连词一、连词定义:连词是用来连接词与词、词组与词组或句子与句子、表示某种逻辑关系的虚词。二、连词分类:连词可以表并列、承接、转折、因果、选择、假设、比较、让步等关系。1,并列连词:有 和、跟、与、同、及、而、况、况且、何况、乃至等。2,承接连词:有 则、乃、就、而、于是、至于、说到、此外、像、如、一般、比方等。3,转折连词:有 却、但是、然而、而、偏偏、只是、不过、至于、致、不料、岂知等。4,因果连词:有 原来、因为、由于、以便、因此、所以、是故、以致等。5,选择连词:有 或、抑、非…即、不是…就是等。6,假设连词:有 若、如果、若是、假如、假使、倘若、要是、譬如等。
7,比较连词:有 像、好比、如同、似乎、等于;不如、不及;与其…不如、若…则、虽然…可是等。8,让步连词:有 虽然、固然、尽管、纵然、即使等。三、成语中也有使用连词的情况,如: 宁缺勿滥、三思而行、好整以暇注:连词是比副词、介词更虚的一个词类,它用来连接词、短语、分句和句群乃至段落,具有纯连接性,没有修饰作用,也不充当句子成分。一般说来,连词有很多是由副词、介词发展而来的;很多副词、介词又是由动词发展而来。(三)助词一、助词定义:附在词或短语后,表示某种语法意义。二、助词种类:1,结构助词:(1)我们民族历史上最灿烂的科学的春天到来了。(2)大家都圆满地完成了任务。(3)李老师高兴得说不出话。2,情态动词:(1)一暴雨哗哗地下着。(2)我们聚精会神的看着书。(3)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走过艰难的8年抗战。(4)他吃过饭就匆匆地赶向图书馆。
(5)他给我买了一本书。3,语气助词:(1)天晴了吗?(2)多好呀!
三、语法功能:助词和别的词语共同构成句子成分。(四)叹词一、叹词定义:表示感叹、呼唤、答应的词。二、叹词从功能上看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表示惊讶、赞叹的叹词。汉语中表示惊讶、赞叹的叹词主要有:啊(阴平)咦(阳平)嘿(阴平)嗨(阴平)嚯(阴平)吓(he阴平)呕(阴平)呕(阳平,“原来如此”)哟(阴平)例如:咦?还要我来教你?嘿!怕什么?他见的世面多了!哟!还挺厉害啊!嚯,你小子还真行啊!呕,原来是你呀。对不起,让你久等了。2,表示喜悦、讥讽的叹词。主要有:哈哈嘻嘻呵呵例如:哈哈,我终于学会开车啦!呵呵,他也能考上大学?3,表示悲伤、惋惜的叹词。主要有:唉(去声)哎呀嗨(去声)例如:唉,要是当时听你的话该多好哇!唉,病了两个月,把工作都耽误了。哎呀!我可真不知道他是为了这事儿呀!嗨,你可好糊涂哇!4,表示愤怒、鄙视的叹词。主要有:呸啐哼吓(he去声)例如:呸!你胡说八道!哼,你竟然相信他的话?啐,他走到今天这地步完全是咎由自取!5,表示不满、异议的叹词。主要有:唉(上声)嗨(去声)嚯(去声)吓(he去声)
例如:唉,他的意见我还就是不同意!吓,你怎么能这样说话呢?6,表示醒悟、明了的叹词。主要有:呕(去声)他哼了一声。(述语)门外传来喂、喂的声音。(定语)他唉呀唉呀乱叫。(状语)他疼得直哎哟。(补语)(五)拟声词一、拟声词定义:拟声词拟声词是模拟声音的词,又叫“象声词”。例如“咣、叭、叮当、哗啦、叽叽喳喳、噼里啪啦、叽里咕噜”二、拟声词的语法特点:1,能单独成为句子,如“扑通!他倒下去了。”2,常作状语,如“泉水丁冬响”;(汉语拟声词作状语,拟声词为单音节时,后接“地”,才能作状语。通常主要是作动词或动词短语的状语是象声词后接“一声”、“一下”,组成“地”字结构的词组在句子中作为状语使用。一颗子弹嗖地过去,敌人啪地倒下。树枝喀嚓喀嚓地断了/,树枝喀嚓喀嚓断了。这时,“喵”的一声,一只大黄猫从窗台上跳了下来。那旺儿“扑通”一下跪了下来。)3,作定语,如“传来一阵丁冬声”;4,作补语,如“累得呼哧呼哧的”;5,作谓语,如“炮声隆隆”。三、拟声词的分类1,模拟人的声音:呱呱/哈哈/呼噜2,模拟事物声音:砰/轰隆/丁冬/刷刷/嗡嗡/哗啦啦/噼里啪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