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发收藏给孩子们,传承中华文化知识。运河名城,山东临清。江山如此多娇,《运河浪花》真好。总第64期,请大家分享。

中华传统文化知识
中国古代圣人大集合(中篇)
文/韩积蕊(山东)

【编者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明发展史,出现了无数名冠翘楚的历史圣人。圣人是指德高望重、有大智、已达到人类最高最完美境界的人。
知圣贤,学圣贤,做圣贤,圣贤故事代代传。笔者特辑《古代圣人大集合》请大家分享收藏。因篇幅太长,分上、中、下篇连载。

【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1.史圣——司马迁
司马迁,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发愤著书《史记》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史记》,二十四史之一,最初称为《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品中撰写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鲁迅先生评价《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名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释义】推求自然与社会的规律,博通古今社会的变化,形成有独特见解、自成体系的学术著作。
【点评】这是司马迁对自己所撰的《史记》一书提出的学术标准。此言出自《报任安书》

2.谋圣—张良
张良,字子房,沛郡(今安徽亳州)人。 秦末汉初杰出谋臣,西汉开国功臣,与韩信、萧何并称为"汉初三杰"。张良在逃亡至下邳时,遇黄石公得《太公兵法》,深明韬略,足智多谋。秦末农民战争中,聚众归刘邦,为其主要“智囊”。为刘邦完成统一大业奠尽心竭力,刘邦称他“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随着张良的机智谋划、文韬武略而流传百世。汉朝建立初封留侯,随后功成身退,千古流芳。世人尊称“谋圣”

3.儒圣——董仲舒
董仲舒,西汉广川(今河北景县广川镇大董故庄村)人,政治家、教育家、儒教创始人。公元前134年,儒学大师董仲舒作《春秋繁露》、《天人三策》,提出“天人感应、天不变道亦不变、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观点。在汉武帝的支持下,儒教以国教的身份正式登上中国政治、文化舞台,从此,儒学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后人尊称“儒圣”。
4.赋圣—司马相如
司马相如,字长卿,蜀郡成都人,西汉文学家、辞赋家,中国文学史上的杰出代表。其作品有明显的道家思想与神仙色彩。工辞赋,代表作品《子虚赋》,词藻富丽,结构宏大,使他成为汉赋的代表作家,后人尊称“赋圣”和"辞宗"。他与卓文君的爱情故事也广为流传。鲁迅先生在《汉文学史纲要》中评述:武帝时文人,赋莫若司马相如,文莫若司马迁。

5.医圣——张仲景
张仲景,名机,字仲景,南阳人,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他广泛收集医方,著《伤寒杂病论》。在方剂学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他发展了“治未病”的思想,提倡预防疾病。被后人尊称为“医圣”。
6.算圣——刘洪
刘洪,字元卓,东汉泰山郡蒙阴县人,古代天文学家和数学家,自幼聪慧好学,博览六艺群书,学识渊博,尤精于天文历法,珠算发明者和月球运动不均匀性理论发现者,被后世尊为“算圣”。
7.科圣—张衡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南阳五圣之一,东汉中期浑天说的代表人物之一。东汉天文学家、数学家、发明家、地理学家和文学家,在地震学方面,他发明创造了“地动仪”(公元132年),是世界上第一架测定地震及方位的仪器,比欧洲早1700多年;在天文学方面,他发明创造了“浑天仪”(公元117年),是世界上第一台用水力推动的大型观察星象的天文仪器。并著有《浑天仪图注》和《灵宪》等书,画出了完备的星象图,提出了“月光生于日之所照”的科学论断。因此被称为“科圣”。(一说“科圣”为墨子。)

8.字圣—许慎
许慎,字叔重,汝南召陵(今河南省漯河市召陵区人),东汉著名经学家、文字学家。他花费至少二十一年编撰了世界上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使汉字的形、音、义趋于规范。由于许慎对汉语文字学做出了杰出贡献,被尊称为"字圣"。仓颉是造字圣人,许慎是解字圣人。
9.纸圣—蔡伦。
蔡伦是东汉时期宦官,他通过总结以往人们的造纸经验革新造纸工艺制成了“蔡侯纸”,并被列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为人类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明的进步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因此被纸工奉为造纸鼻祖、人称“纸神”“纸圣”。
10.图圣—裴秀。
裴秀,魏晋时期,地图学家,代表作《禹贡地域图》,开创了中国古代地图绘制学。李约瑟称他为“中国科学制图学之父”,与古希腊著名地图学家托勒密齐名。因此被誉为“图圣”。

11.智圣—东方朔/诸葛亮。
智圣一般指东方朔或诸葛亮。东方朔是汉武帝时期的辞赋家,其凭借聪明和滑稽多次获得汉武帝的恩宠,世人因此以“智圣”誉之;诸葛亮足智多谋、神机妙算,民间推其为“智慧化身”,亦以“智圣”誉之。
12.农圣—贾思勰。
贾思勰,北魏农学家,所著的综合性农书《齐民要术》系统地总结了秦汉以来我国黄河流域的农业科学技术知识,是中国现存的最早的、最完整的大型农业百科全书。也是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名著之一,贾思勰因此被称为“农圣”。
13.武圣——关羽。
关羽,本字长生,后改字云长,河东郡解良人,东汉末年名将,早期跟随刘备辗转各地,曾被曹操生擒,于白马坡斩杀袁绍大将颜良,与张飞一同被称为“万人敌”。去世后,逐渐被神化,被民间尊为“关公”,又称美髯公。崇为“武圣”、与“文圣”孔子齐名。

14.棋圣——严子卿/马绥明
严子卿,名武。马绥明,别名马朗。二人都是三国东吴著名棋手,据晋《抱朴子》记载:"围棋莫与敌者,谓之棋圣,故严子卿、马绥明于今有棋圣之名焉。",可尊为围棋手的先祖和楷模。
15.书圣——王羲之
王羲之,字逸少,东晋时期书法家,其代表作《兰亭序》达到收放自如、浑然天成的境界。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广采众长,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风格平和自然,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因此有“书圣”之称。

【拓展阅读】
1.《书成换白鹅》
书圣王羲之很喜欢鹅,他认为养鹅不仅能陶冶情操,还能从观察鹅的动作形态中悟到一些书法理论。
有一次,王羲之出外游玩,看到一群很漂亮的白鹅,便想买下,一问之下知道这些鹅是附近一个道士养的,便找到那个道士想与他商量买下那群鹅,那个道士听说大名鼎鼎的王羲之要买,便说:只要王右军能为我抄一部《黄庭经》,便将拿些鹅送给他,王羲之欣然答应,这便成就了书成换白鹅的佳话。

2. 《巧补春联》
书圣王羲之每逢除夕都要亲手写春联贴之于门。因他的字号称“天下第一行书”,很多人都想得其字而又难得。所以每年除夕他的春联一贴出,不到半夜,就被人偷偷揭走。
这一年,除夕又至,王羲之照旧写了“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八个字的春联,留下了下半截。想偷对联的人一看此八个字太不吉利,便扫兴而归。到了寅时,王羲之补了后半截,变成了“福无双至今朝至,祸不单行昨夜行。”第二天一大早,想偷春联的人见春联变了样,皆赞叹不已,拍手叫绝。

3.《兰亭集序》的故事
《兰亭集序》文字灿烂,字字玑珠,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优美散文。
《兰亭集序》的更大成就在于它的书法艺术。
通篇气息淡和空灵、潇洒自然;用笔遒媚飘逸;手法既更是超越千古,光芒万丈,后人只能仰望而无法逾越。多少年来,成为王羲之最受人推崇的帖子,被无数人学习,诵咏。可是,关于它的身世,还真是一段传奇故事。
兰亭位于浙江省绍兴市西南13公里处,是东晋著名书法家,书圣王羲之的园林住所,是一座晋代园林。兰亭也是会稽山阴的一处古老名胜,那里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兰亭左右有弯弯的曲水,自古游人颇多。
东晋永和九年(353年)三月初三是“休楔节”,这天,王羲之邀集孙绰、谢安等41人,到兰亭过休楔节,饮酒赋诗。彼此相约,以觞盛酒,置于曲水之上,任其顺势漂流,各人分列曲水之旁,依石而坐,觞流至谁面前,谁就当即赋诗一首,若作不出,则罚酒三觞。那天,曲水流觞,“一觞一饮”,共得佳作四十余篇,编为一集。
王羲之为之作序并挥鼠须笔,用蚕茧紙亲自书写了该序,故称 《兰亭序》,又叫《兰亭集序》,共28行,324字。此序本是王羲之兴之所至,信手写来的。可是,写完之后,大家都瞪直了眼睛。只见字体潇洒流畅,气象万千,“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堪称绝代佳作。
尤其是文中二十个“之”字,千变万化,无一雷同。平和又奇崛,大小参差 ,既有精心安排艺术匠心,又没有做作雕琢的痕迹,自然天成。其文书法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与颜真卿《祭侄季明文稿》、苏轼《寒食帖》并称三大行书书法帖。
后人评道“右军字体,古法一变。其雄秀之气,出于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因此,历代书家都推崇《兰亭序》为“天下第一行书”。
(待续)


【作者简介】
韩积蕊,笔名寒冰,山东临清康庄人。中学退休教师、山东省作协会员、民盟盟员、京杭书院讲师团成员、临清市关工委宣讲团成员、山东省“五老”志愿者,聊城市老教师宣讲团成员,临清市宣传部思政理论讲堂宣讲人,临清市老年大学古典文学讲师。著书立说搞讲座,举办读书报告会,为社会、为百姓做公益。
【运河浪花】
~~~~~~~~
纵情笔墨 愉悦自我
~~~~~~~~
特邀顾问:冯喆
文史顾问:文博 鸿涛
总编:运河浪花
主编:寒冰
校对:凌云
编审:冰凌斋主人
编委:立诚 圣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