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 年
作者/播音:超然
过年,是我们中国人最难忘的节日记忆。只是我在不同的年龄段有不同的过年理念与方式,以及感情和感觉。
(一)儿时过年很热心
小时候天天盼过年,因为平时吃不饱、缺衣穿,只有到了过年才能吃好的穿好的,感到幸福与美好。与此同时还能放鞭炮、打灯笼、看热闹,跟着父亲或母亲或伯父走亲戚、拜年、挣压岁钱一一为新年开学积攒课本费和学杂费,减轻父母的经济负担。
(二)成人后过年有担当
长大成人乃至成家立业后再过年时,就有了责任担当。作为一家之主的我,必须让老人和孩子过个好年。
步入腊月,过了五豆、腊八和小年,我就要抓紧时间备年货。什么米面油呀、肉蛋奶呀,还有什么蔬菜、水果以及烟花、爆竹等都得买些。并且还得提前磨好豆腐、杀好年猪、蒸好年馍……以备急用。
到了大年三十,我就得督促指导孩子们贴窗花、贴春联、挂灯笼,为家庭营造喜庆祥和的过年氛围。另外,还得提前帮助媳妇准备好年夜饭,以便除夕晚上一家人围坐在餐桌旁,一边吃年夜饭、一边看春晚,共享天伦之乐和视听文化盛宴。
只有大年初一我才可抽空走出去放松一下,在村里串一串、看一看,遇到跟我和得来的人就地聊一聊、谝一谝,或者加入到锣鼓队、秧歌队,跟父老乡亲一起热热闹闹、风风火火过大年。
从大年初二到初四那三天,我就领着孩子走亲戚、拜年,把亲情拉的更近更温暖……
(三)老了过年侧重于反思与感悟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年龄的增长,作为年过花甲的过来人,我似乎对过年的感觉感情越来越淡一一因为平时天天都在过年,吃的好、穿的好,还能唱歌、跳舞或者散步、逛街,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只是老了过年侧重于看喜庆热闹的场面或者看看域外人都是怎么过年的,并且多了些想象和联想、多了些反思与感悟,从中悟出过年的执着和真谛。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似乎一切都在改变、一切都有可能,美好无处不在、快乐随时可得。特别是春节过年,过年的场面越大越大、气氛越来越浓、科技含量越来越高,似乎人们过年时热衷于看热闹、看盛世繁华、愉悦心情,其实人人关注的依然是衣食住行和福禄寿喜,期盼的依然是公平正义与和合共生,尊享的依然是天伦之乐和传统文化,表达的依然是家国情怀和向上向善……
如今我过年,淡忘的是那些热闹、喜庆又忙碌、浮躁的环境气氛,而铭记的却是那些温暖人心的情与爱、感天动地的真善美,以及地方美食、民间艺术和民俗文化。
写于2023兔年新春
【作者简介】
超然(郝文鹏的笔名)
陕西蓝田退休教师
中华诗词学会会员
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
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
北京精短文学文学顾问
华夏精短文学学会认证会员签约作家
世界文学联盟.名篇金榜头条文学艺术网组织机构总顾问
名家.金榜头条新编社现代诗诗社社长
世界诗歌作协.中国诗人作家网认证会员文学理事
五大院士文化大使
多次参赛多次获得最高荣誉冠军奖并授予以下荣誉称号
新世纪新时代精英诗人
全球华语汉语诗歌创作大师
文学榜样人物
文化艺术首席精英人物
著有综合文集《文苑撷趣》
曾在线上举行《诗风鹏韵.百灵共鸣》超然专场诗歌朗诵会(众星捧月3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