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过充满传统文化意义的春节
作者:李上池
春节是我国人民最热闹、隆重的传统节日。我国人民过春节的方式多种多样,如放长假、聚会、吃团圆饭、放鞭炮、看春晚、听音乐会、外出旅游等。选择何种方式过年才有“年味”,洋溢着节日的喜庆氛围,《人民日报》曾为此在全国展开讨论。笔者认为,传统节日离不开传统,离不开人们良好的风俗习惯,传统文化浓,“年味”就浓。
我国人民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形成了深厚的文化,在中国大地上扎根开花,深入人心。许多约定俗成的过年方式,如贴春联、狮龙舞,节前除秽扫垢、打扫庭院、疏浚明渠暗沟,吃团圆饭,拜年,闹元宵等等,充满文化气息和民族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人民过年方式增添了新的内容,如看春晚、聊微信,电话、短信、网上拜年等,这些内容都是建立在传统文化基础上,是传统春节文化的延伸。
湛江人民过年的习俗同全国人民一样,突出辞旧迎新、祝福、欢乐祥和、团圆等主题,富有浓郁的民族特色,表现了中华民族文化和智慧,传承着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和情趣爱好。
过充满传统文化意义的春节,能感受到我们伟大民族的传统文化魅力,陶冶情操,享受家庭和睦、温馨幸福,增强团结和友谊,增进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弘扬民族优良传统,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过传统文化意义的春节值得点赞,应很好地继承和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