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与大地】1071过年,被复活的村庄||菩提树下的仰望(山东)【孙继平赏析】||孙继平(北京)原诗诵读||箫雅(编辑|荆枫)

过年,被复活的村庄
作者||菩提树下的仰望(山东)
朗诵||箫雅

枯竭已久的村庄
旱烟杆也敲不出多大的声响
斜依的墙根
又少了 几道浑浊的目光
秋季走掉的蜘蛛
曾经赖以生存的网
还在努力支撑着原有的形状
等它 把流浪的脚步安放
腊月 冰冷的连睫毛都挂着霜
忐忑中等到的那声“回来”
像灯 把村庄照亮
火红的炉膛 一次次
把老锅炖的突突直响
梦里呼唤的渴望
让泪花泛着彩虹的光
鞭炮声中 遁入尘土的人们
享受着 被朝拜的馨香

【孙继平赏析】
虚写与实写,是现代诗歌创作的艺术形体与形象的具体展现,是诗歌生命魅力构筑意味浓郁的时光,也是诗歌唱响生活永不言败的闪亮。之所头喜欢这首诗,除了诗笔润色有佳,延伸之意清新,重要的是诗志情怀运笔之功,彰显的游刃有“华”。从笔落之近到极远的虚实结合手法不难看出诗人具有一定的生活底蕴,将生活最为深处的事物通过“那声回来”,便把思恋之情的结点贯穿诗意之中,形成意落情切之上,加以“过滤”诗言心语,将“虚”切换成了诗之“实”的“虚拟”的意像之中。令诗有了神形之体,韵味之“色”,意切“浓郁”。从而使诗的骨架有了丰满的血肉,增强了诗的意味感和可读性。再有,诗的立意立的非常好。本来写的是首过年了,人人想“回家”那种情致的题材。可诗人却以“过年,被复活的村庄”为题,赋予了诗的新的思想内涵,让人的眼目为之一亮,不得不去沿着诗人的诗笔,去领略诗的“全新景象”。使诗一下子有了跳跃性。这种“画龙点晴”的诗作,在当今并不多见。这足以说明,诗人不仅具有一定的文言驾驭能力,对观察生活做到了细而甚微,在提炼诗质精髓上精之又精,才让诗有新的语境。从而,让诗在众多同类的中脱颖而出,成为诗坛一颗升起的“新星”。诗中“忐忑等到的那声回来/像灯,把村庄照亮/火红的炉膛,一次次/鞭炮声中,遁入尘土的人们/把老锅炖得突突直响”。仅这一节,便把思盼、归途、一家团团圆圆的幸福景象粉墨出来。叫人品味出了不一样年的味道而久久地回味着。祝好诗人!

【原诗作者简介】秦荣燕,笔名:菩提树下的仰望,国家高级公共营养师、团膳运营负责人、地方特产经营者。自由撰稿人。散文、通讯等作品发表与各报刊并多次过奖。诗歌作品发表与《中国诗歌网》等网络平台,《远东诗歌》签约诗人。

【评论作者简介】孙继平50后,中共党员,现已退休。
诗与大地 主编,自由撰稿人,民间诗歌爱好者。二十多年间,原创诗歌近2000首。已在《神州文艺》《作家新视野》《现代诗歌美学》《南北作家》《南粤诗歌》《长江诗歌》《世界散文诗作家》《大楚文学》《诗路作家报》《华文微诗选刊》《新蕾》《诗路文学杂志》《东煤集团报》《阜新文艺》《阜新日报.晚报.周末报》和《国际文学网络》《首都文学》《广州诗歌》《潇乡文学》等国家、省市、地区纯文学刊物和党报以及众多网络平台上发表。有作品入选《诗意阜新》《战疫诗证》《醉美诗歌》《大西北诗人》等十几种版本和专集,获20多个奖项。现为中外散文诗学会会员、呼兰作家协会会员、驭风文学社会员、辽宁阜新诗歌学会会员。

【音频总监、主播简介】
箫 雅,辽宁阜新人,小学国学教师。
诗与大地创办人,副总裁,音频总监。多家平台特约主播。
喜欢写作、朗诵。辽宁省散文学会会员,阜新市、县作家协会会员,朗诵学会秘书长。多家平台的主播。诗歌散见于《文学月报》《当代新诗实力诗人》《中国风》《辽宁作家》《中国当代散文实力作家》《阜新文艺》《蒙古贞日报》《辽西风》《阜新日报》等报刊杂志。曾获得多项蒙古贞文学征文及朗诵奖项。

声明:插图 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立即删除。
总编联系方式15841806399文字 版权属原作者。
音频来自主播。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栏目:
【诗与大地·蒙古贞部落】
【诗意阜新】
【阜蒙诗词·现代诗】
【诗与大地·名家有约】
【诗与大地·拓展】
【诗与大地·绝句小说】
【诗与大地·读诗心得】
【诗与大地·诗坛十三姨】
【诗与大地·渤海潮】
【诗与大地·诗情画意】
投稿请微信搜索关注“诗与大地”。
总裁总编辑:
微信:荆枫wu2630582695
副总裁音频总监:
微信:箫雅jia745405216
投稿请附200字以内作者简介,照片一幅。有声作品MP3格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