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李云
无端引起同学们莫名其妙的哄堂大笑的真实缘由,就是有人偷偷在李学海的后背上粘贴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圣人蛋”三个大字。这场充斥着羞辱性敌意令人作呕的恶作剧,使得一向温文尔雅的赵老师见此卑鄙行径义愤填膺,急忙上前扯下那张纸条并大声斥责道:“这到底是哪个人干的?心思不用在学习上,尽会干些偷鸡摸狗的事情,做出这种侮辱人格的事情自己就感到开心了吗?卑鄙!可耻!”同学们看到赵老师极为严肃和罕见的愤怒表情,立即停止了哄堂大笑,不约而同把目光投向张纬,料定他就是这场恶作剧的始作俑者。因为,他坐在李学海的后排有着作案的便利条件,而且他平时就爱自作聪明耍弄别人寻欢作乐,并对李学海早有蔑视之意,作案动机非常明显。在众目睽睽之下,他就像是一个做贼心虚的无耻之徒,慌忙将头颅趴在桌子上躲避大家厌恶的目光。
赵老师布置的10道作业题属于因式分解的典型题例,乘法公式和因式分解是代数学中解方程的重要的数学方法,它们是两种相反的处理恒等变形的数学使用工具。恒等变形的目的通常是为了简捷地迅速地解决数学问题,把复杂的代数式转化成较简单的形式,因此,根据解方程的实际需要,就得学会变来变去。看似是一个抽象的纯数学问题,其实,这里边却包含着“万变不离其宗”的哲理思想。
刚才发生的这场恶作剧,虽然恶意嘲弄的主要对象就是李学海,但这一令人作呕的卑鄙行径,并没有为此让他的情绪受到较大影响,他依然泰然处之站立在黑板前,凭籍着对数学概念的正确理解,开始施展自己的思维敏捷的聪明才智,将这些杂乱无章形同散兵游勇的数字符号,娴熟巧妙地运用提公因式法、应用公式法、叉乘试算法、分组分解法等四种基本方法,进行严谨缜密的重新排兵布阵,瞬息间,如同玩变形金刚游戏一样通过纵横捭阖、分合拆解的恒等变形方式,笔走龙蛇、妙笔生辉,很快就梳理出明晰的解题步骤,最终圆满完成试题答案。使得正在台下聚精会神关注的同学们一个个大开眼界、惊叹不已,对数学这门深奥且抽象的学科所蕴含的智慧之光的无穷魅力,顿时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切体悟,使他们不得不对李学海彰显的聪明睿智和扎实的学习功底油然钦佩。这堂别开生面的数学演示,更是让柳箐产生了强烈的思想震撼,禁不住对这位貌似书呆子模样实则大智若愚的异性同学有了全新的深刻认识,不由得对其另眼相看肃然起敬。并且她似乎不由自主的开始将李学海视为自己的学习楷模,对读书学习愈加产生出了浓厚兴趣,特别对中学时代的学习生活有了新的向往。

又一个新的学期开学不久,按照通常惯例,新学年的第一件重要事情就是重新改选班委会。在那个政治挂帅的中学时代,同学们都十分重视参选班干部的机会,能够当选上班干部是一种令人羡慕的政治资本,因此,大家都倍加珍惜这份荣誉。
张纬、葛军等几个男同学早已对容貌姣好气质温婉的柳箐垂涎三尺,另有图谋,所以,他们把这次改选班委会视为竞相讨好向她献殷勤的绝好机会。因此,他们在暗中相互串通、软硬兼施,极力为柳箐拉选票,其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取悦她的芳心。经过全班同学的民主投票选举,柳箐获得的选票最多再次蝉联班长一职。相形见绌,默默无闻的李学海只获得一张选票,惨不忍睹,柳箐心里明白这张唯一的选票还是自己投给他的。尽管,柳箐得到同学们的极力拥护获此殊荣,可是,她的心情并没有由此感到兴奋不已,反而显得情绪沉闷低落。个中原因:一是她早已听说张纬等人私底下在为她到处拉选票,让她感到十分厌恶;二是班上很多同学总是对李学海刻苦钻研文化知识的另类表现持有严重的思想偏见,使其遭受到不公平的歧视,这种极为反常的现象令她百思不得其解。
张纬、葛军等男同学更是嫉妒班主任赵老师对李学海的厚爱有加,并且将李学海不与他们为伍的另类表现视作是对他们的挑衅。他们这次合伙操纵班委会的改选,就是为了要达到一箭双雕的险恶目的,一方面是为了讨好柳箐的欢心;另一方面就是要彻底把李学海孤立起来,让他在政治荣誉方面一败涂地、身败名裂。他们的这一目的显然已经达到,由此感到得意忘形,使其以胜利者自居,趾高气扬,公开在同学们中间诬蔑李学海是走白专道路的典型,学习动机不纯、自恃清高,是死不悔改的“臭老九”赵老师的孝子贤孙。
面对很多同学对李学海无端产生的恶语中伤和思想偏见,使得柳箐心里感到愤世嫉俗,便向班主任赵老师倾诉心中的郁闷。“赵老师,我真的想不明白,学生在学校学习文化知识是天经地义的正常事情,可是,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同学却对李学海刻苦学习的行为给予横加指责,甚至还产生了严重的思想偏见呢?”赵老师感同身受,却又显得很无奈,他深沉地回应道:“柳箐,你对李学海同学的这片同情心我能够理解,我何尝不也是这样想的吗?可是,这些年来,社会上流行的“读书无用论”的思潮,完全把人们的思想认知彻底搞糊涂了,价值观发生了严重畸变,知识越多越反动的人生价值观,尤其对同学们的思想认识产生了严重的误导作用,因此,他们对李学海同学产生出的各种思想偏见也就不感到奇怪啦。我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看到这些思想单纯幼稚的同学们虚度青春年华感到痛心啊!可是,却毫无回天之力,只能望洋兴叹呢!在这样的恶劣社会环境下,像李学海同学这样的少数学生,能够勇敢地顶住巨大的精神压力,根本不理会同学们产生的严重误解,仍然坚持如饥似渴地学习文化知识,确实难能可贵。这不仅需要具有不畏惊险的勇气和坚韧不拔的毅力,更需要有一种远大志向做精神支撑,李学海同学无疑是好样的,我们应该为他感到骄傲和欣慰。”
赵老师一语破的真知灼见,使得闷闷不乐的柳箐茅塞顿开思想豁然开朗,让她从中感悟出了做人的真正道理。当年无数仁
人志士和革命先驱者,在暗无天日腥风血雨的社会环境中,义无反顾地聚集在中国共产党这面旗帜下,他们之所以,有些人不惜与自己的封建剥削家庭和安逸富庶生活决裂,从此毅然决然地走上揭竿而起的革命道路,有些人视死如归,前赴后继,抛头颅洒热血,宁愿毕生献身于革命事业之中,那是因为他们心中有着崇高的革命理想和坚定信念以及刚强意志为精神支撑,感召和引领他们为着打破旧世界,建立新中国,从而建设社会主义为人民谋幸福的美好愿望勇往直前,奋斗不息。正是他们的坚定信念和英勇牺牲,才为劳苦大众换来了今天的幸福安逸生活。生活在新中国的我们,更应该珍惜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更应该要继承革命先烈的遗志,继往开来,努力完成他们未竟的崇高事业。 毛主席说,没有文化的军队是一支愚蠢的军队;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因此说,用科学文化知识武装头脑,就是我们年轻一代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唯有很好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才能有本事有力量建设好繁荣富强的伟大祖国,告慰革命先烈的英魂,否则,空谈理想只能误国,唯有实干方能兴邦。不管李学海刻苦学习的真正动机是什么,但是他的这种执著笃学的顽强精神是完全值得自己学习的。因此,她的思想境界开始发生了深刻变化,学习动机更加明确了,刻苦学习文化知识有了巨大的精神动力,并且在无形中将身边的李学海同学视作心目中崇拜的青春偶像,见贤思齐,决心像他那样坚定人生信念,不惧怕冷嘲热讽,不虚度青
春年华。
从此以后,柳箐就像是换了一个人似的,她已经不满足于现行课程的学习内容,而是不断地寻求新的知识内涵增进学识才华,甚至把哥哥以前使用过的数理化课本囊入书包里,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自修,遇到学习上的疑难问题更是主动向赵老师求教。有时候,在赵老师家里还和李学海不期而遇,她慢慢尝试着跟他进行学习方面的知识交流,李学海乐此不疲,也渐渐对她转变了敬而远之的冷漠态度,两个人相互拘谨的隔膜心态开始显得淡定了许多。
班上的一些男女同学逐渐觉察到柳箐的这些异常变化,令他们感到疑惑不解,却猜不透其中的原因。一直暗恋着她的张纬心思根本不放在学习上面,而是整天窃窃关注着她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有一天下午放学后,张纬悄悄尾随在柳箐的身后观察她的行踪,发现其并没有立即回家,而是背着沉甸甸的书包径直来到赵老师的家里,在那里李学海正在和赵老师热烈探讨着学习问题。柳箐求教的是一道解析三角函数的难题,赵老师示意让李学海帮助解疑,他没有犹豫,便和柳箐一起探讨解题的思路,直到她完全理解。事后,赵老师惊喜地告诉柳箐,李学海已经自修完高中的全部课程,正准备自修大学的功课,现在他思考的学习问题,连他这个当老师的也无能为力啦!柳箐禁不住为李学海惊人的自学能力和才学渊博羡慕不已,为之倾倒。远远躲着的张纬,凝望着他们兴趣盎然地探讨学习问题的情形,神情显得很尴尬不得不扫兴而去。
这天课间休息的时候,同学们都到外边自由活动去了,教室里仍然只有柳箐独自一人还在忙着整理学习笔记。突然,杨蓉神色慌张气喘吁吁地跑进教室,一见到柳箐就嚷嚷起来,“班长!大事不好,咱们班的李学海被人打了,满脸都是血,看样子伤得还不轻呢!”柳箐惊愕地看着她感到十分困惑,心里禁不住产生出莫大的疑惑,一向温文尔雅的李学海做人十分低调,从不惹是生非,怎么能被人打了呢?而打他的人又会是谁呢?


作者简介:李云,网名:宏升、沧海起云帆,祖籍山东省海阳市。大学学历,高级经济师。80年代初毕业于华中工学院(华中科技大学),长期在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从事技术研发和企业管理工作,积淀了丰富的工作经历和生活阅力。自学生时代酷爱文学艺术,读书和习作一直伴随着心路历程同行。2017年在《河南人民岀版社》岀版了原创文学作品《岁月的印记》小说集,2021年11月在《纵横小说》网站发表连载长篇小说《生命礼赞之岁月如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