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人物传记随感录1248
李亨
唐肃宗李亨(711年2月21日-762年5月16日),初名李嗣升,又名李浚、李玙、李绍,唐玄宗李隆基第三子,母为元献皇后杨氏,唐朝第七位皇帝,也是第一个在京师以外登基再进入长安的皇帝,至德元载(756年)至宝应元年(762年)在位。
李亨初封为陕王,开元十五年(727年),徙封忠王。开元二十六年(738年)被立为太子。安史之乱起,被玄宗任为天下兵马大元帅,领朔方、河东、平卢节度使,负责平叛。唐玄宗西逃,他在马嵬坡为百姓所留,与玄宗分道,北上至灵武。至德元载(756年)七月十二日,李亨在灵武即位。尊玄宗为太上皇,他命郭子仪与李光弼等将领讨伐安史叛军,先后于至德二载(757年)六月和十月收复长安、洛阳两京。
宝应元年(762年),李亨病危,张皇后想废除皇太子李豫,改立越王李系,李辅国、程元振出兵保护太子李豫,逮捕张皇后、李系等人。当夜李亨病死,时年五十二岁。庙号肃宗,谥号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葬于建陵。

读唐肃宗李亨
- -兼读《李白叛国真相,被掩盖了1200多年》有感

一
有感“马嵬兵谏”真相
马嵬兵谏早有预谋,1始作俑者太子李亨。
赐死贵妃分得兵权,灵武称帝抗礼分庭。
号令天下统帅三军,南征北战纵横驰骋。
强行尊奉父太上皇,大权独揽大唐主政。
注:1. 在逃亡去西蜀的路上,太子李亨与禁军首领陈玄礼操纵“马嵬兵谏”,又派人唆使当地父老拦住唐玄宗,要其留下太子抗击叛军,并分去大半人马。天宝十五载(756年)七月初九,李亨到达灵武(今宁夏灵武市),很可能经他本人授意,三天后,他被随从诸臣拥立为皇帝,是为唐肃宗。

二
有感“永王之乱”真相
为了排除异己势力,不惜同室操戈而击。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定性叛乱以示正义。
官方历史掩盖真相,致使变得扑朔迷离。
后从平反昭雪来看,1当初全为一己私利。
注:1.唐肃宗死,唐代宗继位后,第一时间为永王李璘平反昭雪。

作者简介:
陈宝田,笔名龙山石,男,1949年2月出生,山东肥城人,中共党员,中学教师,自幼酷爱诗词、书法,毕业于泰安师范专科学校。一生热爱文学,尤其喜欢诗歌创作,有作品见诸报端,为首届感动中国文化人物得奖主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