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井
文/吕芳
村南那口井,早就闲弃不用。如今的那井,真的老了,四周的围墙早已破败不堪,杂草丛生,只有那满而不溢、清澈如旧的井水仍似满腹委屈地讲述着它的过去。
说来也是奇怪,村内有条南北大路,路东住着村民,路西便是田地。路东村民们家中打出来的井水多是发涩,洗出来的衣服也总觉不净,而唯独路西的这口井,水质清澈甘甜而又源源不绝。
这井的年龄,无从知晓,但有关它的故事,孩童们也是人人皆知。传说很久以前,由于村子地势高,打出的水井要么无水要么苦涩难喝,吃水都要到邻村去挑,用水非常困,但村人们皆淳朴而又乐善好施。。有一天村内来了一个化缘的僧人,感念村人的热情相待,也感受到村人用水的不易,便在村内四下转悠,当走到村南路西那井处,僧人驻下了脚步,用手指着那里说在这里打井吧。村人将信将疑,在僧人的指挥下开始了夜以继日的挖井工作,但在挖到3米处,他们就再也挖不动了——下面就是石硼。村人们看到这情形便有些泄气了,这么硬的石硼,怎么可能打出水呢?僧人道:继续打,肯定有水。村民们又用劲各种办法坚持打了十几天,可也只在石硼处打下了一米,仍然无水。村民们感到绝望了,可僧人微笑不语,拿一镐头下到石硼上,打量一番,举起了镐头砸向了石硼的西北角,立时,一股清泉喷涌而出,村人们大喜,用手捧起水便喝起来,立时蜜一般的甘甜直通到村人的心坎里。村人们欢呼着,奔走相告着,那僧人留下一句“此井乃龙眼,永不干涸”便悄然而去,村民们多方查找均未果。人们传说是老天爷了解到村人的疾苦,派神仙来救助村人的。村民们一代代传记着这个传说,对老井也充满着敬畏之情。那时全村有个不成文的规矩:不在井边洗衣,乱丢杂物。如果有哪个偷懒的婆娘为了省劲不去西大河洗衣而用了井水,大家都会投以鄙夷的眼光。每年村里总会派人对这口井进行清理,先是用抽水机将井水抽干,把井底的淤泥杂物清净,再用渗出来的水刷洗井壁几次,再抽干,直至第二日方可饮用。村人都像爱护珍宝一样爱护着这口井。
每日的清晨与傍晚,井便成了热闹之地,村人们一个接一个地来此担水。有刚过水筲一头多点儿的半大小子,将扁担钩上的铁链缠于扁担上一圈,摇摇晃晃地用双手帮助着肩膀一起承重;有身单力薄的小姑娘姊妹两个抬着一桶水,汗津津地往家赶的;更有身形矫健的男人女人们担着一担水,扁担颤颤悠悠人却轻松自如地行走在那条通往家的路上。夏日的傍晚去井边担水,路边纳凉的人群里总有贪恋井水的清凉甘甜之人,拦下担水的人,趴在水筲上就是一通痛饮,那种舒爽到骨子里的感觉,岂是今天的各色矿泉水、冰镇啤酒可比的?担水的人笑着骂骂咧咧,但言语里却从无嫌弃之意。那时的人们无论春夏秋冬,没有喝开水的习惯,却从无坏肚子一说。
孩童的欢笑,大人们的心无芥蒂,让冬日的井水变得温暖,夏日的井水更加清凉。这井不仅解决了全村人的饮水问题,更是在干旱之年为村里的粮食丰收立下了汗马功劳。有年大旱,村西的小河断流了,水库里的水抽干了,就连村民们家中的机井也干涸了,唯有这口井,不仅每天不辞辛苦地供给村人饮用,还浇灌着临近田地里的庄稼。那一年,邻村的粮食都欠收了,而我们村却没有受到太大影响。
时代在变迁,总有些东西在不断老去并退出历史的舞台。后来村内通上自来水,这口日渐变老的井也慢慢地被人忽视,甚而有些遗忘。村人们再也不用天天去井边担水了,那井只是偶尔被人用来浇浇周围的菜园。水离人们近了,而人们离老井却远了。而今的那井,独孤地站在村南一隅,没有了往时的热闹,失去了村人的敬重,像一位风光不再被人遗弃的老英雄,在落寞中独看日出日落,独赏春花秋月……
作者简介:
吕芳,女,七零后,《山东诗歌报》编辑,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牟平区作家协会会员,现就职于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文化街道中心小学任数学教师。闲暇之余喜将工作与生活感悟记录于笔端。散文及教育随笔等作品曾在《齐鲁晚报》《昆嵛》《学前教育》等报纸、刊物及各网站发表,撰写的《让爱铺路》获2010年山东省教师继续教育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我们之间有个约定》获2011年山东省教师继续教育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散文《梦回老屋》在2014年举办的“秦龙生态原浆”杯女作者散文征文大赛中获一等奖。
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征稿
投稿邮箱:
furongguowenhui@163.com
投稿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拒绝一稿多投,所有原创作品都将受到原创保护。
截稿日期:2023年3月30日
《品诗》公众号:readpoems520
所有的来稿,我们都会认真审阅,入选作品会择优在《品诗》公众号上发表,并有机会入选《芙蓉国文汇》一书。没有选中的稿件,我们也会及时回复,不要气馁,欢迎再次投稿。
征稿要求:
题材和体裁不限,一切以作品说话,发掘新人,鼓励创新。请投稿之前仔细核对错字和标点符号,否则一概不予入选。
投稿格式:
邮件标题: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姓名+作品名。邮件内附上作品、姓名、电话、通讯地址、邮箱、100字以内的个人简介。
诗歌5首以内,总行150以内,组诗100行以内(旧体诗词5首以内)。
散文2篇以内
微小说3000字以内
可以任投一种体裁或多种
奖项评定:
小说、散文、诗歌奖分设一、二、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另设人气奖10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