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祯霞
( 商洛作协副主席徐祯霞在元旦前夕,怒批文坛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圈子主义、山头主义,甚至在作品发表和评奖,一些人为了获奖,四处跑奖,甚至是不择手段,一些人为发表作品,不惜花重金,这让原本神圣的文学变得莫名其妙,变得不再纯净和让人仰望,这是她一直痛心的事,也是让人民痛心和失望的事。)
当旧的一年负重累累地地过去,新的一年如矫兔一般飞奔而来,站在日历新的一页,有期待,有展望,亦让我生出许多的感慨。
随着写作日长,随着年岁的增长,随着我对社会了解的深入,随着万千世态尽显眼底,我越来越觉得文学对于一个社会的重要,文学对于社会引领作用的重要,文学人做为为社会创造精神文明和贡献精神文明的骨气和正气的重要,有一句话说得好:“打铁还须自身硬。”说的便是文学人!
人是一个家庭、一个社会、一个国家最基本的组成要素,因此,人的素质的提高至关重要,它决定着我们的生存环境和人间气象,有什么样的自然人,便有什么样的社会环境,便有什么样的生态行为。我们国家一直在强调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这些年,我们国家的物质文明可以说是已经非常的丰厚和丰足了,但是我们的精神文明,却仍然显得滞后,这表现在贪官层出不穷,表现在一些公权力不能合理的运用,表现在社会秩序的非正常合理化,这些都是党和国家一直在致力努力改进的。
而作为一个作家的我,或者我们,从事文学写作和创作的人和或者人群,在新时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应该扮演什么样的社会角度,我们是否应该为社会风气起到最起码的引领和带头作用,让文学为社会起到良性的风向标的作用,让文学成了一杆精神文明的旗帜,让文学成为一个时代引领和导航,让文学成为人民群众的精神地标和坐标,这是否应该是我们文学人应该肩负起的责任,应该扛起的道义、使命和担当。“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不能仅仅只是嘴上说说,“文以载道”也不能只是一个悬挂的条幅,或者是一个展示给众人和老百姓的标语。
在新年伊始,我只所以要写这篇文章,是在告诫我自己,也是想说给所有的文学人和文学领导。这些年经过的千奇百怪、光怪陆离的事情太多了。以前,我总以为文学很神圣。曾记得,我还专门在陈忠实写的“文学很神圣”这五个字的那尊石头前前认认真真地照了相,在照相的时刻,我心净如水,充满了虔诚、庄重而敬仰,文学让我看见了高贵和高雅,文学让我超然出尘,尤其是在陈忠实过世的时候,那种举国致哀的庄严和肃穆,让我觉得为文学献身是值得的,是有意义的,不管我们有没有像陈忠实那样的成就,不管我们能不能写出像陈忠实那样优秀杰出的文学作品,我们都会无愧于手中的笔,无愧于那一个一个从我们笔尖下流淌出来的文学,都说“言为心声”,既然文学是用心熬制出来的文字,那么就应该是正义之光、光明之光、真善美之光,在那一刻,我觉得我终于与高贵的灵魂站在了一起,我要做一个人类灵魂的守护者,做一个用文字来洗涤世界和拯救苍生的殉道者。
我不敢说我有多么的伟大,也不敢说我有多么的崇高,但在那一刻,我确实是这样想的,在此后的很多年,我也一直是这么做的。陈忠实去世那一年,我正在北京鲁迅文学院读高研班。鲁迅原本学医,为了唤醒麻木的民众,弃医从文,在民族危难之际,勇作一个新民主主义战士,用文学发出刺破长空的呼号与呐喊,让一个民族觉醒,投入到救国救亡的战斗中。尔今,我能就读在北京鲁迅文学院,接受先生精神和灵魂的陶冶与洗礼,这是一种幸运和荣誉,也是一种使命和责任。
无疑陈忠实和鲁迅,这两个作家,他们都是震撼了我灵魂的人,而我的灵魂能有幸抵达他们,是我人生旅途上的朝圣,也是实现自身的跨越,是他们让我见到了文学的光,是他们让我看到了文学的浩然正气和穿透苍穹光芒万丈的力量,原来文学可以改变社会,改良人心,它可以用精神的力量让人心向善向真向美,让人心归正。
于是,我就在想,我也一定要做一个用文字呕歌真善美,鞭鞑假丑恶的作家,用高贵的文学让人心纯净,让世事清明,让社会变得客观、公平、公正、健康、良性、合理、有序,这是作为一个新时代文学工作者应该致力于做的,作为一个作家身份的我应该做的。白纸黑字本是纸上钉钉,不能有欺世盗名和人心的邪恶,它应该是道义上的良知,它应该是社会公序的见证和代言。
随着写作日久,在文学圈的时候越长,我发现,我们文学人也是有问题的,各种社会上有的不良现象文学圈里依然有,就像是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圈子主义、山头主义,甚至在作品发表和评奖,一些人为了获奖,四处跑奖,甚至是不择手段,一些人为发表作品,不惜花重金,这让原本神圣的文学变得莫名其妙,变得不再纯净和让人仰望,这是我痛心的事,也是让人民痛心和失望的事。
从2020年以来,社会上提出了一个“生态文化”的说法,在这里,我想提出的一个词是“文化生态”,因为目前的文化生态一直是让人们堪忧的事,文化圈的怪事在网络上屡屡曝光,一些人能引以为戒,一些人仍是置若罔闻,认为那都是别人的事,自已后台硬,没事。国家一再强调坚定文化自信,我们该坚定什么样的文化自信,坚定什么样的文化道路,是我们所有文化人值得思考的事情。如果我们不能为社会主义道路保驾护航,不能为社会风气扬清激浊、正己正风,不能为民族的发展和振兴勇开先锋,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瓦加砖,不能将光明、正气和美好传递给人间,要我们的文学干什么,要我们的文学人干什么!又何谈文化自信?
我以为,在文学圈中,领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什么样的领导,才能有什么样的文学氛围,有什么样的领导,才能引领什么样的文学风气?有什么样的领导,才能营造什么样的文学生态!领导是一个圈子的领路人和带头羊,如果一个圈子充满了不正当的竞争,一个圈子娱乐至上,一个圈子失了秩序,一个圈子充满了非正常的排挤和打压,如果努力的人总被忽视与忽略,那么领导罪不可推。国家委你以重任,是荣誉,也是责任,你坐到了这个位上,就必须要有能力要有情怀将这支队伍带好,不能凭着自己的喜恶和情绪,自己的远近与亲疏,来处事行事,这是有悖于中央精神和人民的嘱托的,任何一个官员,不论是大官,还是小官,都应该有这种意识和担当,否则,便不能算是一个好党员,一个好官员。
一个好官员一者要对得起身上的使命和荣誉,二者要有为民请命的情怀和担当,老话说的好:“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为官者,重在一个道义和情怀,如果二者缺乏,是不能成为好官的,当然,更无法将这支队伍带好,多么希望,这种好风气能自我们文化界兴起,多么希望文化界能够成为一股清流,多么希望我们文学人能成为引领社会风气的带头兵,多么希望我们的文学能够成为人民大众受益的能够真正成为人民群众精神大餐的文学,多么希望我们文学人能够成为让人发自内心敬重和仰望的文学人,多么希望“沽名钓誉、投机钻营、欺上瞒下、谎话连篇”这些负能量的让人轻视和鄙视的词语不要出现在文学人和文学圈中间。
我想这是一些人从文的初衷,也是真正热爱文学人的理想,更是国家对我们文学人寄予的厚望与要求,当然,也是人民群众真正仰望和敬重文学人的理由。我们之所以热爱文学,是因为文学的美好,而并非文学的污浊。
在这个兔年的第一个早晨,我写下了如上的文字,是期待,是展望。希望2023年是一个好年,希望2023年是一个健康的年,希望2023年是一个万象更新的年,希望2023年是一个风清气正的年,希望这个好头自我们文学界带起,让清新阳光的风吹进我们的生活,衷心希望文学人都能够对得起自己的称谓,对得起自己笔下的文字,对得起自己正在发热的一颗蹦蹦跳跳的心!

作家简介:
徐祯霞,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北京鲁迅文学院第29届全国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第八届冰心散文奖获得者,陕西省文化厅百优文化艺术人才,陕西省委宣传部重点文艺作品创作作家。陕西散文学会理事,商洛市作协副主席。2008年开始写作,已有2000余篇文学作品刊发《人民文学》《中国作家》《诗刊》《散文选刊》《北京文学》《散文百家》《美文》《延河》《四川文学》《山东文学》《天津文学》《山西文学》《高中语文天地》《小品文选刊》《海外文摘》《中学生文摘》《第二课堂》《百花园》《中国文化报》《文艺报》《中国艺术报》《人民日报》及海外版、香港《大公报》、美国《侨报》《澳门日报》《翻译中国》等各类杂志报刊,60余次获奖,公开发表作品500余万字,遍及180多个城市和地区,入选20多部文学选本,多次入选中学语文试题和各类学生教辅读物,现出版著作《烟雨中的美丽》《生命是一朵盛开的莲花》《月照长河》《梅花语》四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