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李云
1970年的早春二月,突然天降一场鹅毛大雪,使得豫西南的这座历史悠久的古城覆盖了厚厚的白絮,把整个大地装扮成了白雪皑皑、银装素裹的雪域风光。欣喜若狂的男女同学们,一个个早早来到学校的操场上,踩踏着厚如棉被的茫茫积雪相互投掷着雪球,疯狂地玩起打雪仗的开心游戏,到处是充满童趣的欢声笑语。
上课铃声响过,同学们无不怀着兴致未尽的无奈心情走进教室里。正在这个时候,班主任赵老师领着一个陌生的学生走了进来,对同学们介绍道,这是新来的同学,名字叫李学海。大家的目光不约而同地注视着他,发现他穿着一身不太合体的草绿色装束,而且还佩戴着一副黑框眼镜,显得与众不同,顿时引起了不少同学的小声议论。这位新来的同学李学海被安排在了前面的位置就坐,他的突然到来,无形中给班上带来了格格不入的奇特影响力,同时对其他同学也产生了不小的思想碰撞,由此引发了一系列令人作呕的恶作剧。
当时班上的女同学多男同学少,被大家戏谑为阴盛阳衰。每当课间休息的时候,女同学们总是仗着人多势众,占据着空旷的教室,无拘无束的在此上演“大闹天宫”,男同学们只能乖巧知趣地迅速离开教室。她们最喜欢玩的游戏就是“甩沙包”,这种极其简单的游戏,没什么特殊的技巧,道具很简陋,主要是能够烘托热闹的气氛,把大家逗乐而已。这一次,大家极力推举杨蓉充当枪手,把她的眼睛用手绢蒙起来,将她推到教室后面,然后,其他女同学悄无声息地四处躲藏着。俏皮的杨蓉鬼点子多,她故意装扮出一副阴阳怪气的模样,而且不断发出奇特的声音以此挑逗大家嬉笑,使其从中找寻到打击的目标。须臾片刻,她似乎找准了目标,迅即将手中的沙包狠劲地甩向教室前方,女同学们幸灾乐祸地拍手惊叫。她击中的目标不是别人,而是正坐在桌位上埋头学习的李学海,他被突如其来的沙包击中了后脑勺,立即惊恐地抬起头来,眼睛闪烁着愤怒的目光,直视着这群嬉闹无拘的女同学。此刻,在场的女同学们突然意识到教室里还有着一位正在学习的男同学呢!她们对自己的滑稽举止感到窘迫,嬉笑声嘎然停止,这场充满着浓郁童趣的游戏从此再也不好继续玩下去了。

初来乍到的李学海在班上最显著的卓尔不群的另类表现,就是他除了只知道整天埋头学习之外,似乎看不出还有什么其他的兴趣爱好。他平时不与其他男同学主动发生交往,更是不会和他们聚众与伍,参与任何打打闹闹的无聊活动,他的这种格格不入的处世举止,似乎显得老成持重、大智若愚,简直就是一幅与世隔绝的书呆子模样。可是,与李学海座位邻近的柳箐却细心地观察到了一种奇特的现象,每当他和班主任赵老师单独在一起的时候,好像立即蜕变成了另外一个人,脸上总是绽放出少有的笑容,眼镜后面的目光炯炯有神,谈论话题滔滔不绝,师生二人聊得十分投机。
坐在李学海后排的张纬却是不以为然,压根就看不惯他这副书生气的寒酸模样,总是对他嗤之以鼻,甚至还在背后称呼他为“圣人蛋”。与此相反,性情温婉的柳箐却对李学海的这种另类表现产生出越来越浓厚的兴趣。每当他和赵老师在课堂下亲切交谈时,柳箐总是故意装作埋头学习的样子,却是聚精会神地偷偷聆听着他们之间的娓娓而谈。他们谈论的话题既广泛又深奥,有时候,谈论到我国古代著名科学家为人类科学事业做出的突出贡献,譬如,东汉时期大科学家张衡发明浑天仪、地动仪,对推动天文科学研究起到巨大作用;北宋时期大科学家沈括总结了学术领域中广泛的知识和经验,潜心编著《梦溪笔谈》,成为我国一部重要的科学史著作,其中除了记载当时劳动人民的一些重要发明外,还阐释自己在科学技术方面提出的很多创造性的见解,取得著称中外的重要成就;还有南北朝时期杰出数学家、天文学家祖冲之首次将圆周率精算到小数点第七位,其“祖率”对世界数学研究的巨大贡献;以及元代著名科学家郭守敬发明“处理三次差内插法”、发明“弧矢割圆术”、创立地理学的重要概念“海拔”等等。有时候,又如数珍宝地畅谈众多国外著名科学家做出的突出贡献,对推动世界近代科学发展产生具有里程碑的伟大意义,譬如,波兰科学家尼古拉·哥白尼提出太阳中心论;意大利科学家伽里列奥·伽利略发明天文望远镜;阿拉伯人吸收古印度十个数字的计数法,把它传播到欧洲,被称为“阿拉伯数字”;英国科学家牛顿创立机械运动三大定律;牛顿和德国科学家莱布尼兹在总结前人科学成果的基础上创立微积分数学分析理论等等。
他们谈论的这些充满神秘感的知识内容,与目前正在学习的现行功课根本没有一点关系,可是,当柳箐第一次聆听到这些闻所未闻的讯息后,却感到很新鲜,又觉得很神奇,就如同大航海家哥伦布突然发现美洲新大陆那样惊喜不已,使得她不由得产生出了天外有天的恍然惊叹。其实,思想懵懂的柳箐早已厌倦了目前这种无所事事蹉跎岁月的日子,却对怎样改变这种无所适从的学习状态缺乏深刻的思想认识,只能望洋兴叹,让她感到一筹莫展。因此,李学海表现出的独树一帜的学习状态,令人耳目一新,自然引起了她的很大关注,对他渴求科学文化知识,孜孜不倦的执著笃学的学习精神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也从中受到了醍醐灌顶的思想启发。

有一次课间休息的时候,班上的同学们都到操场上自由活动去了,教室里只剩下柳箐一个人,她轻步踱到李学海的桌前,掀开他那个鼓囊囊的书包探其奥秘,发现书包里面装的净是一些纸张泛黄的陈旧书籍,此时的亲眼所见,完全印证了自己的预先判断,这些具有历史印记的书籍,正是李学海广泛猎取科学文化知识的丰富宝藏。她返回到自己的座位上,被刚才亲眼目睹的情形深受思想触动,尽管,她对李学海如饥似渴探求科学文化知识的真正动机还不十分清楚,但是,却让她明白了书中自有黄金屋的人生道理。于是,回到家里后,她迫不及待地翻箱倒柜,四处寻找对学习有帮助的书籍,妈妈看到她的异常举动感到莫名其妙。
班主任赵老师十分热爱教书育人的崇高的教师职业,在教师的工作岗位上默默耕耘了二十个春秋,如今莘莘学子桃李满天下。“文革”期间,学校的老师们都被安排到“五七”农场参加劳动锻炼,他也不得不离开了钟爱的教师岗位。两年之后,赵老师结束了在“五七”农场劳动锻炼的日子,重新回到学校登上三尺讲台。不管政治风云如何变幻,他始终恪守教书育人的朴素良知,凭籍人民教师的神圣使命和丰富的教学经验,总是一如既往地萦怀着饱满的工作热忱,向同学们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传授文化知识。他经常给同学们讲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青少年时期励精图治发奋学习的人生故事;而且生动阐释“少年智,则中国智;少年强,则中国强”、“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豪言壮语,循循善诱,激发他们树立远大理想培养学习兴趣,调动同学们读书学习的积极性。李学海和柳箐能够体谅到赵老师的用心良苦,他们从这些生动的故事中感悟到内蕴的胸怀大志催人奋进的思想真谛,并且化作巨大的精神动力,激励其自觉刻苦学习文化知识。相反,班上仍有大部分同学却置若罔闻,思想不开窍,依然我行我素蹉跎岁月,赵老师对此看在眼里疼在心中。
有一天,赵老师为了增进同学们动脑思维的学习能力,采取“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在讲授完代数课程后,特意布置了10道数学作业题让大家独立完成。同学们眼瞅着一道道杂乱无章且又让人眼花缭乱的作业题,如同看天书一般,只能大眼瞪小眼,一个个抓耳挠腮、坐宁不安,惆怅得无从下笔。整个班上唯有李学海一声不响地纵笔疾书,显得胸中有数镇定自若,他的同桌王锋不时地来回侧着脑袋窥视着他的作业,然后跟着比葫芦画瓢胡乱抄袭起来。
第二天上课时,教学严谨的赵老师没有忘记昨天布置的数学作业题的事情,他向同学们郑重询问完成的情况,可是,课堂上却没有一个人吱出声来,突然,王锋小声嘟囔道。“我和李学海做完啦!”大家疑惑地望着他,然后,忍俊不禁。赵老师也感到很意外,转而微笑着说:“很好,那就请王锋同学上来给大家演示一遍吧。”他听到赵老师的郑重邀请,立刻慌张起来急忙摆着手嚷嚷道。“不行,不行,我胆子小,还是让李学海上去吧!”同学们看着他那一副滑稽的窘态忍不住哄堂大笑起来。接着,赵老师只好邀请李学海上台为同学们演示了。就在李学海站起身来神态平静地走向讲台的时候,班上却有些同学突然对着李学海的后背指指点点,并且发出怪异的讥笑声,接着,又有很多的同学跟着莫名其妙地起哄。赵老师望着台下同学们奇异的举止一脸茫然,柳箐也感到十分蹊跷,不免四处张望,浑然不知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会引起大家这般奇怪的哄堂大笑呢!


作者简介
李云,网名:宏升、沧海起云帆,祖籍山东省海阳市。大学学历,高级经济师。80年代初毕业于华中工学院(华中科技大学),长期在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从事技术研发和企业管理工作,积淀了丰富的工作经历和生活阅力。自学生时代酷爱文学艺术,读书和习作一直伴随着心路历程同行。2017年在《河南人民岀版社》岀版了原创文学作品《岁月的印记》小说集,2021年11月在《纵横小说》网站发表连载长篇小说《生命礼赞之岁月如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