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母鲸的哀愤
作者:郭建中
海洋,被称为地球上的最后一片“净土”,可现如今这一区域也随着人类的足迹所至而日趋污染严重。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全世界有800万吨塑料垃圾进入海洋,中国占了近三分之一。
在大西洋海域,海洋生物被迫与塑料共存。领航鲸的大脑很发达,它们能感受到情绪。之前的法国纪录片《蓝色星球II》第四集之中,公布了一段鲸鱼妈妈抱着因海洋污染而去世的小鲸鱼尸体,哀愤了3天不放手的画面,相当催泪,同时也发人深省。这头刚出生的鲸鱼可能是因为吃了母亲的奶水而被毒死的。看过之后的网友称:人类该为此感到愧疚。
人类除了污染海洋环境还破坏了陆地上的食物链。例如:绿色植物→蝉→螳螂→黄雀→蛇(或绿色植物→蝉→黄雀→蛇)这条食物链中的蝉,由于人们搜网式的捕捉,已越来越少,有些省份的蝉已濒临灭绝。我曾写过一篇散文《蝉声忆想》并在平台上发表,文中谈到生态公园里的蝉鸣声越来越稀少、微弱,蝉一年比一年少,但捉蝉的人并没有减少。在文章结尾写到:“……夜里,不知不觉进入了梦境:我从手机上看到,国家林业局已把蝉列入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名单内……我带着孩子们走在河堤上,又听到像以往那样密集宏亮的蝉声。”许多网友在评论区发表评论,表示赞同我的观点。可是,有一个网友却评论说:“郭老师,你想多了,蝉不但不是国家保护动物,而且是害虫,它靠吸取树木汁液为生……”这说明很多人对“环保和生物链方面”的知识不了解或不认知。我又回复了评论:“从生态食物链的角度来看:不管害虫还是益虫,过度捕食都会影响到生态食物链,况且蝉对大树的危害程度是微乎其微的。”
人类与大自然通过食物链而连接着,人的食物主要来自动植物,而它们是从自然环境中得到营养才生长的。所以,人类要保护好地球的生态环境,保护好各种生物,让生物多样性继续存在下去,才能够让人类更加安全发展。这要靠全球人类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据科学家研究发现:在7万年以前,人类险些遭受灭绝的灾难。英国皇家荣誉天文学家马丁.里斯称,地球无时无刻不在面临着各种可能性的毁灭性灾难,包括小行星撞击、核恐怖、生化武器等,而下一级超级火山的爆发也只是个时间问题而已。但马丁.里斯认为,人类最大的危险可能还是由人类自己引发的,也许人类自已的疏忽和愚蠢就会毁了我们自己。马丁.里斯还说:“100年前,我们并不知道还有核危险,但现在我们知道了;100年前,我们并不知道病毒还可以在实验室中制造,但现在我们也知道了。”.
我认为,现在最大的潜在危险是:动物吃了人类制造的有害食物或物品后,自然还给人类。食物链是人类自己造成的,动物照吃。好比现在的疫情,并不是大自然的产物。如果是大自然的产物,只是一部分或一小部分。不可能整个地球都发病;人类对由于生物链失衡、损害而遭受灭绝灾难认识不够,甚至认为是很遥远的事或不可能发生的事;只知道对被列为“受保护的野生动物”不能捕杀,而对于没有列入受保护的野生动物仍然肆意捕杀,虽然也制订了捕杀范围、数量,但宣传不广泛,执法力度不严。很多人都不了解这条规定;国家或世界的野生动物保护执法机构,往往等到某种野生动物濒临灭绝时才列入受保护名单中,为时已晚;对对环境污染严重的物品的禁用或管控力度太小,就像专家预测:2050年,地球海洋中的塑料可能比鱼类还多。记得30多年前,国家曾禁止使用塑料袋,但执行了一段时间后又恢复使用塑料袋了。
有位网友看完“母鲸的哀愤”后写了一首诗:“我们怎么知晓一头母鲸在悲痛,只需要看看这位母亲和她夭折的孩子。我们怎么知晓一头母鲸在悲泣?海水虽然冲刷了眼泪,但眼泪永远不会消散。我们怎样才能让这样的悲剧不再重演?拆除水坝、清空海洋馆的泳池为我们的行为赎罪!”
我们每使用一个塑料袋,乱扔一次垃圾就会让地球上的生灵削减一分,没有人是无辜的,我们都有共同的罪恶,是我们自己逐渐毁掉我们的家园。现如今恶果已经来临,全球变暖,南北极冰川触化,一切的一切都预示着环保和生物链的意识依然不能被人们重视。欣慰的是,人类已开始觉醒,并不断增订“野保法”条款,加强管控力度。
作者:郭建中,男,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人,工程师,经理,已退休,爱好写作,《世界文学》优秀签约作家,已在平台和纸刊上发表过多篇文章。本人姓名与成果已载入《中国专家人才库》第三卷。
纸刊投稿敬请点击征文链接https://m.booea.com/news/show_2954259.html&
🍀🍀🍀🍀🍀🍀🍀🍀🍀🍀🍀🍀🍀🍀
纸刊投稿邮箱:
942251831@qq.com
bailu6698@163.com
纸刊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