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镇广播电视台Fm98.2兆赫,综合广播,现在是:说北镇!!!
历史:古城1
听众朋友,我们知道了:原来北镇这名字起初指的是闾山,后来又指的是建制。那么说起北镇古城,那可大有来头儿、大有讲头儿呢!
北镇古城就是广宁城。打辽朝耶律氏建国后,辽西走廊就开始日益昌盛。经过辽、金、元、明、清几代经营,锦州逐渐成为连接关内外的重要通道,也应该说是军事要塞,是辽西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广宁城遗址就在现在的辽宁省北镇市城内西北部。据了解,广宁城旧为辽代显州城所在地,辽显州城旧址在鼓楼以北,元代末期因战争显州土城被毁。明朝建国后,改府县制为军卫制。洪武二十三年五月,以王雄为指挥佥事,开始主持在辽、金、元故城旧址上重建广宁卫城。广宁古城东距中安镇14.5公里,南距沟帮子镇26公里,北距长城分税关7公里,沈山公路(102线)经由此地,地处东北通往关内的重要交通要道,是明代东北地区重要的卫城之一。以后明朝各代以及清乾隆、道光时期曾多次增展、修缮广宁城。清代末期,广宁城因无人管理致使部分墙体倒塌、残毁。呜呼广宁古城,可叹这沐浴了600多年的风雨古城!
广宁城始建时代较早,城墙的建筑规模较大,设施较为齐备,现存之墙保留了原有面貌。那时的广宁城平面略呈长方形,南宽北窄,南北长2公里,东西最宽处1.6公里,周长7公里。城墙高11.7米,基宽6米,顶宽5米,地基宽6米、顶宽5米、墙体平均高11.7米;以条石做基,内石外砖,砌墙以石灰,中填夯土,以三合土铺砖封顶,墙顶外侧设女儿墙及垛口。城墙四隅各设角楼,共开有5座城门,各门均置瓮城,内有马道可登城门之上,门上建有城楼。古城内原建有大小庙宇20余座,城内的崇兴寺双塔、北镇古楼和广宁城南门在南北一条中轴线上,由此便有“五门不正古楼偏、玲珑宝塔在两边”之说,足以表现古人建筑设计之精妙。城内设五条主要街道,均呈V形,交会处称什字街,以此为轴有南大街、西大街、北大街、老东街;其中以北大街最长。南北大街为城内主要商业区,最为繁盛,余者次之。解放后,广宁城址曾一度被列为重点文物保护项目。受运动冲击,遗存被弃。古城于1972年拆除,只保留378米一段砖墙和北部1350米一段土墙。直到1983年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6月25日,与省级文保单位北镇鼓楼、李成梁石坊合三为一,经辽宁省专家推荐被破格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北镇广宁古城其建筑规模、布局及形制是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研究价值和学术价值的。
好了,听众朋友,说北镇 ——北镇古城今天就给您说到这里,下次接着给您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