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跨越千年的守望
文/高林
张爱玲说,因为一个人,爱恨一座城。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爱上了这一座城,常常会憧憬一个人静静地漫步在石板道上,去聆听那跨越千年的历史回音。常常会迷恋这城市的夜色,就像品尝一碗香味馥郁的苗家米酒,让人微醺、惬意,沉浸其中。
第一次踏上湘西边陲古城凤凰,我就醉倒了。天空不时飘起毛毛细雨,使古城笼罩在一片烟雨朦胧中。依山傍水的小城,穿城而过的沱江,湿润的青石板路,红色砂岩砌成的城墙,独具特色的吊脚楼以及惹人眼球的大红灯笼,无不充满了诗情画意,让人更加觉得这个南方小城是如此的如烟如梦、如痴如醉……站在雪桥上偶尔会见到背着背包的女孩儿孤身遥望江面,极像是《边城》中痴痴等待傩送的翠翠。
一次次在青石板路上徘徊,一次次盯着潺潺的沱江流水,一次次凝视着安静的吊脚楼群。沉湎于她沧桑的面容,触摸着历史古朴庄严的锈迹,找寻着古老河流下蹉跎岁月的忧伤,透视着历史墙头斑驳的锈透……千百年的风风雨雨中,那旧时的城门,依然守候着这座寂寞的古城。破旧的铁锁环扣住昨天的故事,生锈的铆钉挂着历史的厚重与沧桑。当风雨侵蚀了古城墙头那层沙砾,断壁颓垣便见证了古风的依然。
我常常想,凤凰,终究只是沈从文一个人的凤凰,是他为之牵挂了一生的故乡,是他内心守望了一生的圣地。凤凰在沈从文的笔下处处荡漾着柔美的情绪,虽然他13岁离开家乡,后来辗转南北远离故土,但是湘西情结一直是他的生命底色。一条沱江,满城山色。柔美、清澈、恬静,充满着宽容的生命意味,也成就了沈从文柔和大度的人生。
岁月的长河,静静地在凤凰古城的一条条石板街中流淌。岁月的积淀赐予它历史的归宿感。每一个屋角,每一角飞檐,都是一个传说,都像一个精致的梦。沿着曲折的青石板路前行,放眼望去,幽暗的橘黄色灯光下,老墙斑驳,曲径幽巷,行走古迹遗址间,就像在这座小城上千年的沧桑历史中穿行。沈从文故居、熊希龄故居、陈宝箴世家百年老宅、东门城楼……每经一地,都忍不住驻足,浮想联翩。
沈从文的字里行间,给我印象最深的便是这水上的风情。几点青黑色的鱼鹰在渔翁的号子声中扎进水里,荡起圈圈涟漪,恰似你扩展的思绪。河畔苗家阿妹在淘米、洗菜、捣衣。阵阵杵声、银饰的叮当声,应和着姑娘们的欢声笑语。这些景致大概也因为时代的变迁变化了许多。
古城的小巷全是青石板的小路,当地人说话全是质朴的湘音,巷子里有许许多多吸引你进去一睹为快的小店。蜡染,织布,银饰,血粑鸭,姜糖,裙子,手绘衣服,鞋子的店面都不大,却足以让你在里面一饱眼福或者干脆解囊支持他们的生意。比如织布的小店,店门口都会有一个姑娘坐在手工木质的织布机前专心地织着一块方巾,而她们的作品,最后就变成了游人肩上披着的有特色又能防寒的披肩,而这样的店里,却总是播放着似乎能涤荡心灵的曲子,同时将有另一位姑娘跟着这音乐的节奏拍打着古朴的木鼓。而手绘店,他们的作品风格各异,我认为这些店则不是当地人开的,因为店里的男生女生们多数打扮入时,他们的作品有搞怪的,有卡通动漫的,有情侣的,都有一种吸引你购买的魔力。
入夜的街巷,一些苗家阿婆在灯光下娴熟地做着手艺活儿。买上一件精美的工艺品,跟她们聊聊当地风俗,有时还真有一些意外的收获。走累了,饿了,就去街头小摊儿买一份凤凰特色小吃,一边吃,一边在古城桥洞底下,安静地听流浪歌手唱歌。虽然他们白天也唱,但在夜里他们或激昂、或沧桑、或深情的歌声,总会让人有一种莫名的感动。听完一首,还想再听一首,就这样一直听着,久久不愿离去。
凤凰古城是玩音乐的好地方。有许许多多的歌手,小清新、小摇滚,小姑娘、小伙子,他们或是在人潮涌动的夜市,或是在昏暗却古朴的桥洞,抱着吉他,或是民谣或是古典,又或是电声,每一种都有不同的风格,不同的感觉。有忧伤,有沧桑,更或是甜蜜,让人们分享他们的情感,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
这个夜晚,我寻着音乐,不知不觉中来到了银哨街18号一个叫守望者的轻吧,听着一个男孩唱着一首叫守望的歌曲。思念的距离像流星掠过/静静的夜空/爱情魔力正悄悄消失/却改变了你和我/你已不是原来的你/我还想做回原来的我……
忧伤的旋律让我陷入沉思,一个人,走在泥泞的路上。困惑,无助,忧郁,彷徨,走不出人生的漩涡。不去想风花雪月,柔弱的内心,藏着多少寂寞和伤感。那颗心,谁来安慰,谁能读懂?
岁月的河流,留下多少甜蜜的记忆;清冷的夜里,酝酿着多少愁绪。有没有一双手,握住了就不想松开;有没有一个梦,进去了就不想出来;有没有一份缘,错过了依然会相遇,有没有一份爱,付出了就再也无法收回;有没有一份情,没有约定也一生无悔;有没有一个人,没有承诺也甘心守候……
一阵明快的节奏让我回到现实。而此时,我泪流满面,望着窗外沱江满江的流彩,我想,今生,就让我站在红尘的渡口,相守,相望。有你的日子,我的天空,会跨越雨季,心中充满阳光。今生,就让我们在心路上相依,相伴。今生,就让我们用文字书写情缘,彼此铭记相遇时的那份暖。
守望凤凰的旧梦,守望旧时情人,古老的湘西,爱情的忠贞幽幽绵绵千百年。此时此刻,我感受到了沈从文付诸笔端的文字,有着生死相随的凄婉,有着爱情痴痴的等待,多情的虎耳草,永远缠绕着幽怨的枯藤。沈从文的乡情,是以《边城》、《萧萧》、《湘行散记》等诸多作品营造而成的一个美好的文化梦境,诗一般的文字,赞美着湘西地区传统的人性美、人情美、风俗美,表达的是对故土持续一生的无限深沉的爱恋。
水手、河妓、渡船、赶尸、放蛊、吊脚楼、战争……永远诉说着湘西的清明和那斑驳的沉重。一座千年凤凰古城的历史倒映在清清的沱江里,生命的张力隐在平实里,有着痛彻肺腑的爱情,生死相依,永不分离。铁骨铮铮的水手,守望爱情的河妓,斑驳的乌篷船孤零零地走过漫长的岁月。萧萧、夭夭们无望地坚守着爱情,她们永远无法逃脱命运扼住咽喉的悲哀,她们都是清溪流上最纯洁的漂泊者。挣扎、反抗、等待,或许永远没有彼岸,但她们无悔。即使为爱而死,那也将是一首首凄美的田园牧歌。
我读懂了凤凰的天为何总是那样雨雾蒙蒙,我读懂了凤凰的夜为何凄美而壮丽。短暂的两天相处,我一直在淅淅沥沥的雨中沉沦。因许是端午节龙舟竞技,原本不大的小城一夜之间拥挤了起来。人们牵手走过江边,走过雨巷。但又有多少人能体会到这蒙蒙雨雾,又有多少人能感受到这雨巷正流淌着泪水。
我的心境越来越沉重,我能感受到一种牵引,我在沱江边寻觅着,最后走进了一间叫做“提拉米苏”小店,店里布置得很温馨,很安静。小小的桌子,花花绿绿的杂志,还有墙面上密密麻麻的便利贴,于是我在便利贴上书写上一段文字,连同我的一份守望贴在了墙上,望着墙上层层叠叠的便利贴,我想,这里不知道又承载了多少甜蜜的回忆,多少伤感的故事……
凤凰,在我的视觉上已经老了,寂寞渡船上沧桑的老人,幽绵长河中生死的爱情,都穿越了岁月的守候,沉寂在这古老的城中。
作者简介:
高林,又名高万足。1985年开始文学创作,迄今已在《知音》《读者》《辽宁青年》《阅读》《羊城晚报》等百余家报刊杂志发表作品百万余字。出版散文集、诗集5部。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安陆市作家协会副主
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征稿
投稿邮箱:
furongguowenhui@163.com
投稿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拒绝一稿多投,所有原创作品都将受到原创保护。
截稿日期:2023年3月30日
《品诗》公众号:readpoems520
所有的来稿,我们都会认真审阅,入选作品会择优在《品诗》公众号上发表,并有机会入选《芙蓉国文汇》一书。没有选中的稿件,我们也会及时回复,不要气馁,欢迎再次投稿。
征稿要求:
题材和体裁不限,一切以作品说话,发掘新人,鼓励创新。请投稿之前仔细核对错字和标点符号,否则一概不予入选。
投稿格式:
邮件标题: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姓名+作品名。邮件内附上作品、姓名、电话、通讯地址、邮箱、100字以内的个人简介。
诗歌5首以内,总行150以内,组诗100行以内(旧体诗词5首以内)。
散文2篇以内
微小说3000字以内
可以任投一种体裁或多种
奖项评定:
小说、散文、诗歌奖分设一、二、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另设人气奖1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