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独乐,一盏茶中的清欢
文/孙占红
前不久,与几位师长一同去天津蓟县的“独乐寺”游玩。“独乐寺”,其寺的历史早已湮没在历史的长河,渺茫而无据可考了。最早的记载可追溯至唐代贞观十年(公元636年),安禄山造反叛唐,在此地誓师,因其“思独乐而不与民同乐”而得名。
“独乐”一词,出自《孟子▪梁惠王下》,孟子与王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王曰:“不若与人。”孟子曰:“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王曰:“不若与众。”大意是说:自己一个人高兴不如大家一起高兴。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作为古代的帝王,自然需要他心系天下苍生,兼济百姓疾苦,民为国之本,与民同乐是其王朝兴衰延续的根本。我等平民百姓,自然没有那么沉重的责任在肩,所以那样的“众乐乐”与我等百姓不沾边,却是这“独乐”二字,让人品读出一种极致宁静的自由况味来。
年少时,极喜热闹,热闹是一种生活状态,高朋满座,笑语喧哗,唯恐时间填得不够满。那状态是一杯茶,一壶沸水浇下去,茶叶便沸腾着上下翻飞,无片刻的宁静,叶芽便似热情奔放的青春,在那沸腾里舒展开来。所谓“少年不识愁滋味”,每日在热闹中,有大把的青春岁月可以挥霍。这样的状态,也许就是“众乐”吧,急着分享,急着争斗,急着名利,急着寻找爱情和友谊,以为这样的自己,活得才足够充实快乐。
其实,人的一生是修炼自我的过程。年岁渐长,越来越喜欢不被人打扰的宁静与独处的快乐。静静的夜晚,窗外或疏星、或朗月,偶有清风透窗而来,吹起茶香袅袅,一书在手,书页在手中轻轻地翻阅出声响来,惊了一室的灯光,抬眼望望这静谧悠长的夜,心里宁静而通透,喜悦而平和,所谓的“独乐”,大抵便是这样的情境吧。无须在别人的目光中得到肯定,只需在独处的光阴里让自己的内心充实而丰盈。独处帮我守住寂寞,用心去感受生活的点滴真谛。
因为独处,常被朋友们嘲笑和不理解,可我仍然喜欢独处,亦或独乐。我想,那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我不拒绝热闹,偶尔兴起一样和朋友们觥筹交错,笑语喧哗。林徽因说过:真正的宁静,不是避开车马的喧嚣,而是在心中修篱种菊。我想,看一个人是否成熟,就看他是否能守得住独处的时光,在红尘中守住自己的一颗心,耐得住寂寞,抵得住诱惑,那样才会在五光十色的尘世间,不迷失自我。
耐得住寂寞,才能获得心灵上的宁静。
抵得住诱惑,才能获得精神上的自由。
所以,常常一个人待在家里,看书、品茶、写文字、听音乐、做家务,或者什么也不干,哪怕只是发呆,也是一种幸福。又或者,一个人去南湖边上,盯着一块石头看,聆听一朵花开,看一只飞鸟掠过水面……,那时候,觉得自己真富有,时光都是自己的。渐渐的,在独处中对生活便有了种种感悟,将这些点滴感悟记录下来,也许,就是对生命最大的感激和感恩吧。人生真的很短,算下来能独处的时光更少,所以,要做一个独处的素心女子,看一本书,听一首歌,跑一段路,来一次独自的旅行,努力去跟自己对话,从中让自己的内心美好充盈、丰富强大。
有一位忘年交的师友,神交数年,联系不多,但就是觉得有一种心灵上的默契与共鸣,老师喜欢一个人自驾去旅游,同事们都说他特立独行,曲高和寡,常常问他:“一个人出去不孤独么?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老师常常一笑了之。后来在他空间中读到下面几句话:“一个人自驾在路上是孤单的,但是一个人驾车可以静静地想很多事情,我喜欢这样的感觉。很多次,我都是一个人上路,一个人是孤单,但不是孤独,不是孤寂。孤单,其实是一个人内心世界的狂欢。”原来,我们骨子里都是喜欢独处的人,在独处中,又能一个人享受心灵的“独乐”。有人把独处写意成孤独凄凉,而我们。却偏偏喜欢享受独处的心灵盛宴。
独处的快乐,是一杯温度刚好的茶,经过年少的热闹的浸泡,慢慢地沉淀宁静,茶汤清澈,茶叶莹碧,入口,是那种温暖而贴心的柔软与芬芳。
人生如茶,静心方得澄明清芬;岁月如水,沉淀始觉独乐清欢!
作者简介:
孙占红,女,笔名孙晗星,河北唐山市人,河北省文学艺术研究会会会员,唐山市作协会员,中国诗歌会会员。业余喜欢写作,愿意用文字诠释生活的美好。多篇散文、诗歌发表于《唐山文学》,《长江诗歌》《新诗歌》等报刊杂志及网络微刊,作品曾获新诗百年峰会(广州)金奖,中国第一届中国山海诗会银奖,中国山水派第一期同题诗赛“我是诗人”一等奖,人生座右铭:过凡俗生活,品诗意人生。
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征稿
投稿邮箱:
furongguowenhui@163.com
投稿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拒绝一稿多投,所有原创作品都将受到原创保护。
截稿日期:2023年3月30日
《品诗》公众号:readpoems520
所有的来稿,我们都会认真审阅,入选作品会择优在《品诗》公众号上发表,并有机会入选《芙蓉国文汇》一书。没有选中的稿件,我们也会及时回复,不要气馁,欢迎再次投稿。
征稿要求:
题材和体裁不限,一切以作品说话,发掘新人,鼓励创新。请投稿之前仔细核对错字和标点符号,否则一概不予入选。
投稿格式:
邮件标题: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姓名+作品名。邮件内附上作品、姓名、电话、通讯地址、邮箱、100字以内的个人简介。
诗歌5首以内,总行150以内,组诗100行以内(旧体诗词5首以内)。
散文2篇以内
微小说3000字以内
可以任投一种体裁或多种
奖项评定:
小说、散文、诗歌奖分设一、二、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另设人气奖10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