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城市
首页 \
文学 \ 此情唯浓眷冬天(散文) 黄玉华
此情唯浓眷冬天(散文) 黄玉华
精华热点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农历大雪已过,凛冽的寒风不时扑面席来,虬枝也在雪花的漫舞中无奈地颤栗。冬夜无眠,披衣遥望窗外,星空璀璨的夜空里,月儿是那么的冷寂凄白。眺望寒风簇拥的夜空和空旷的街头,不由得想起了故乡,想起了故乡冬日的寒冷。一段段剪不断的旧日时光不由得漫上心头,岁月匆匆,恍如昨日。随着年龄渐增,越来越怀念身边流失的陈年旧事。倚窗拾梦,串串的往事又在脑海中泛起,仿佛又回到那年那月的冬天…… 南方的冬天,虽比不上北方寒冷,没有雪花大如席的漫天飞舞,也没有白雪皑皑,银装素裹的北国风光。但在我记忆里,故乡的冬天是最美的。大地像霜染过一样,到处都是一层薄薄的银色。到了十二月至一月份,大理的苍山上,盖上了一层洁白的棉絮。积雪覆盖,苍山十九峰高高耸立在蓝天白云下。苍山十八溪水,流淌在山谷里。溪水清澈见底,若是走进山谷里,掬一捧纯净天然的泉水喝进喉咙,甘甜清冽,回味无穷。
记着童年的冬天,都是晴空万里,艳阳高照。清晨,走在上学路上,田野里,河边,麦田里,被霜染白了,水沟里结了一层层像玻璃一样的冰,晶莹剔透。贪玩的孩子们,捡起一块块透明的冰,小手被冻得红红的,小脸蛋像熟透的红苹果,虽然手脚冻得冰冷,但我们玩得都很开心快乐!有的小伙伴还不时的用舌头舔酥脆冰凉的冰块,哈哈……我当然也不例外!雪融冰化,冬去春来。岁月在我们漫无边际的追逐、玩耍中悄悄流失。直到渐渐长大了,回忆曾经那些幼稚的游戏,真的觉得天真浪漫,快乐无比。 儿时的冬天,喜欢在晚上,用一个碗装满水,放上一勺白糖,倒进碗里,再放上一根线,就把这碗水放在自家的房顶上。等到第二天早上起来,把碗拿下来就冻成一坨冰。我们高兴得跳了起来,连声喊着家人:结冰了,结冰了,你们快看!圆圆的冰块,晶莹剔透,像个银色的小月亮。提着冰坨上的线,一口咬下,又甜又凉,感觉就像吃到一个大冰棍。那满足感,欣喜满满,特别的稀奇和喜欢!
记得每年入冬前,妈妈都要给我们姐妹兄弟每人缝一件小棉袄。妈妈会利用单位午休时间,疾步到街里给我们选好各自喜欢的布料。下班回到家里,顾不得休息片刻,便自己动手裁剪缝制,有时都已经后半夜了,妈妈还在昏暗的灯下聚精会神地为我们缝做棉衣,有时,妈妈稍不留神,手指都被针扎出血了,她也舍不上放下手里的活计,把扎破的手指放进嘴里裹去血珠,依然忍着疼痛为我们姊妹赶缝冬衣棉裤,准备过冬。看到这一幕幕情景时,躺在温暖被窝里的我们眼角湿润了,眼泪悄无声息地浸湿了枕巾……
妈妈手艺很好,缝制出来的棉袄既漂亮又合身。我们穿上小花棉袄 ,像个花蝴蝶,蹦蹦跳跳一路欢歌笑语,常常引得左邻右舍啧啧称赞。 当年的年代,家家生活条件都很差,每年的生活用品,就靠限量供应。发给的布票也不多,就一人一套衣服的布料。买回来还要自己缝制,想买成品的衣服裤子很难买到。冬天除了棉衣棉裤外,好的家庭就是穿上母亲编织的毛衣。大年初一换上亮丽的灯芯绒新衣,笑逐颜开的挨家挨户给长辈们拜年,一过了初五,就要把新外套衣服脱下洗净叠好,留着开学或者串门穿。我18岁那年,母亲为了给我织一件毛衣,把父亲单位发放的劳动保护线手套攒了许久。然后,拆手套的毛线,用红染料(当年染衣料用的)放在锅里和手套毛线一起煮。毛线上色后,母亲又不厌其烦的晾干、归纳团成线团,无数个晨晖暮霞,母亲不顾劳累低头编织,一针一线都融进了绵绵的母爱……当我穿上漂亮的红毛衣像小鸟一样飞出家门,扑向校园时,站在家门口的母亲笑了,晨晖里还不忘频频地向我招着手……记得当年,父母是一年到头也难得穿上一件新衣服的。他们经常挂在嘴边的话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他们用节衣缩食,勤俭节约缤纷了我们童年美好的记忆,用我们年年崭新亮丽的新穿戴黯淡了他们的苦乐年华,艰辛岁月!如今,通过改革开放,人们的生活日益富庶,冬季都有更保暖的羽绒服、鸭绒服穿。但童年父母在故乡给予的关爱和温暖,一直在我的记忆里抹之不去。每一次念起,都格外的沉甸,格外的令人泪眼婆娑……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虽然离开故乡多年了,但每到雪花飘零的冬季,我都会想起故乡,想起父母给予的疼爱,想起母亲在昏暗的灯下废寝忘食的缝缝补补,想起母亲给我染毛线、织毛衣时脸颊上滚落的汗珠儿……孑然生活在故乡的母亲,即将鲐背之龄,步履蹒跚,但老人家依然牵挂她的每一个子女。我们每次回去看望她,老人家总会摸摸我们的冬衣厚不厚,挡不挡风……常言说:有妈在,家就在。故乡的母亲,在您的身边,我们总会寻到童年的快乐,找到无以伦比的人间大爱,也总会珍惜孝敬母亲的分分秒秒!但愿时光的脚步再缓慢缓慢些,让我们有更多的时间报答母亲含辛茹苦的养育之恩,有更多的时间重返故乡,坐在母亲的膝前,听她讲述我们成长过程中忍俊不止的调皮往事,让我们在母亲鬓发落雪里重温当年鸟儿归巢般的温馨和幸福……作者简介:黄玉华,女,网名玉华 ,云南大理市人。热爱生活,喜欢文学,曾在《暮雪诗刊》《海河文学》等杂志及《咱们村》等平台发表过各类文学作品。用心让文学来充实自我、丰富自我 ,在有限的生命里,不断向文学创作天地更高目标攀登,让文学感动温暖身边的每一位朋友。现系大理市作家协会会员、“海河.暮雪”吉林分社社长助理。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