讴歌宋氏"文献堂" 作者:宋英明
庐江物华天宝,长冲人杰地灵。文献堂文化底蕴深厚,人才辈出,一代又一代勤劳智慧的宋家人,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让世人领略到这片古老而神奇土地上的绚丽和风采,问古往,志存中正,华国文章,懿德垂范,奕世流芳。
迄来今,文章世顕,孝友名扬,积善余庆,源远流长……这是一个文人辈出的地方,这里有一段扑朔迷离的历史,这里发生了许多引人入胜的故事,这里遗存着许多耐人寻味的胜迹,这里洋溢着许多津津乐道的话题,这里有着感动中国感动华夏的淮军名将,正史记载,方志评说,小说演义,再现了宋氏千古风流人物的雄风和神采,传承了"文献之邦"的历史钩沉,展现了"书香门第"气势恢宏的壮丽画卷……。
公元二O二0年,岁在庚子正月初六之吉日,应广大宗亲和贤哲之邀,感慨至致,故为之颁。
京兆郡名九域德艺双馨绵世泽,文献堂誉千秋人文万载振家声。
曾记否?始祖祖武迁庐江,明初进土荣登榜。辅佐惠帝成大业,豪气纵横震朝纲。 曾记否?士明刑部主政郎,秉公执法有担当。百年燕翼传遗泽,一世勋名吐芬芳。
曾记否?士昕国学翰墨香,成均之秀得表彰。垂列缙绅佑后代,世禄之家积德昌。
曾记否?士昭朴耕种桑忙,勤劳节俭有主张。水源木本承先泽,春露秋霜延绵长。
曾记否?荣七祖居香蒲岗,迁徙舒邑种农桑。瓜瓞绵绵孙绕膝,俎豆千秋绵世享。
曾记否?宋公儒醇不寻常,披坚执锐上前方。抗击张贼洒热血,家乡人民颂歌唱。
曾记否?举人宋兼有名堂,兴安知县勇担当。宋让将军披荆棘,祀枨五品不一样。
曾记否?进士志灵智慧长,捐资兴学为家乡。嗜古博学堪致用,土关岭上设义浆。
曾记否?康熙进士元徵郎,夏津县令乃荣光。断案如神忠贯日,文韬武略有威望。
曾记否?翰林宋衡世双元,太子太傅侍读忙。才华横溢编国史,千年历史纪得详。
曾记否?宏塗举人知县当,南安大廋从政尚。廉政为民身正气,卓尔不群慨而慷。
曾记否?桐庐知县宋大璋,德政声隆远播扬。万民旗伞万民送,鸿才卓荦吐馨香。 曾记否?囿宽举人文林郎,身任即墨又莱阳。政声洋溢名九域,廉明仁惠瑞华堂。
曾记否?祀椷彦哲传文献,其继才俊赛锦章。昌文武艺堪致用,祖孙父子冠群芳。 曾记否?祀明其次五品郎,科甲世家荣誉旺。其四其彬衔五品,德艺双馨得封赏。
曾记否?淮军其红其韫強,血溅身躯在战场。记名提督留青史,其纯昌龄五品奖。
曾记否?其初其书手足情,六品军功总难忘。昌𢓭昌庆昌符勇,五品荣耀传四方。
曾记否?五品其炜和其煌,警盘昌选又赓颺。昌遴儒学训导累,昌选五品鉴盐场。
曾记否?禹谟进士蓝翎赏,昌林五品兆吉祥。昌极世锦官六品,"庆"字营中好榜样。
曾记否?昌芬蓝翎把总将,昌盛知县为族黨。懋材州判登仕郎,懋松执法感衷肠。
曾记否?知县笏丞存贤良,鲁令中牟守蜀疆。霭如春风暖冬日,德政碑上一行行。
曾记否?懋棋投笔从戎志,父子血溅在他乡。舍生忘死精神在,可歌可泣宋德良。
曾记否?哨霆庭瑞瑞华堂,仗义疏财比彦方。除暴擒贼伸张义,赈灾维稳保安康。
曾记否?懋茹五品具优长,懋藩大儒著文章。懋富直冲贼营处,懋武德豪亦国梁。
曾记否?学文德昭志轩昂,运筹帷幄救存亡。砥柱中流挥利剑,丹心为国挺脊梁。
曾记否? 元嗣宏啟历沧桑,奕祀其昌兴家邦。懋德丰功挑大樑,邦家之光续辉煌。
讴歌宋氏大吉昌,人文灿灿文献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