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孙宏恩 原载在河之东
【编者按】 寒冬过去,暖春如期而至。才女的佳作欣然问世。《春的逐梦人生》也是千千万万追梦人的奋斗史,当然,也是我奋斗人生的再版。“一个人如果认准了一件事,外部环境就成了次要条件……”闯过难关境更宽。春成功了,京郊买了房,家里准备盖新房……孙宏恩的文章让我得出了一个结论: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只有在奋斗的道路上行稳致远,方得所愿……(张忠信)

春,是我的表妹,年前,我们意外重逢在了公交车的站台。数九寒天,都穿得很厚实,出门帽子、围巾、口罩捂得严严的。站台上等车时,忽然,我被一个人一把抱住了,背上是一阵激动的拍打。“喂!喂!你谁呀?”我挣脱了拥抱,“你谁呀?”只见她摘下大口罩,我的个天哪,竟是我的春!
春出生前,我和姑姑有个约定:如果生的是小妹妹,名字要随我。春出生的腊月天寒地冻,但天地间已透漏出春的消息,姑姑轻吟着“冬至阳生春又回”的诗句,确认过“晓春”这个名字后,我把失落写在了脸上,姑姑说:“你会汉语拼音吗?你拼这个春字,快拼,再拼。”ch-u-en,尾音终于落到了“恩”上,原来我跟妹妹的名字是以这样的方式联系起来的。
那天奶奶领着我看望月子里的姑姑,10岁的我倾尽所有,为春拿了礼物——半截芝麻糖,趁大人们说话的当儿,我在包被下摸了摸她那细细的小手,悄悄把芝麻糖塞了进去,又轻轻盖好被子,心里甜蜜蜜的,仿佛完成了一桩天大的心愿。三天以后,小孩哭闹不止,姑姑才发现了那遇热后的芝麻糖,粘粘的,把小孩的手糊住了。那份童真是我和春亲情的开端。
春的求学是不易的,仅有三四百口人的小村子,学生太少,是那种一个老师带好几个年级的复式教学,不容易出成绩,有点上进心的年轻老师都不愿意去。学校里一连好几天没有老师是常有的事。
春从上四年级起就出村了,虽说吃住在我们家,可我那时已经工作并不多见她,只是偶尔听哥嫂说春不爱说话。
学校里的老师也有那无德的,知道了这是个外村孩子,就有了各种的心机。一次春做值日,用老师的搪瓷洗脸盆给教室洒水,后来老师就拿着盆问春,盆边怎么磕掉了一块瓷?不由分说,严厉地要春拿出5毛钱作为赔偿,5毛钱对于一个孩子来说也不是个小数目啊!无法想象11岁的春那时有多么的无助。
初中毕业春就外出打工了,过了大约半年她就强烈要求回来。有一天我正上课,春突然骑着自行车来找我,说她要教学。那时候,乡村小学师资短缺,入职的门槛较低,尤其是幼儿教师工资更低,没有几个人愿意干。
姑姑紧跟着也来了。说姑父在家百般阻挠春的这个想法,原因是担心春学历不行,年龄又小教不了学。姑姑的意思是如果我愿意帮衬带着,她才敢放手。而春执拗地说她就要教学,可以先当幼教,还可以一边教学一边进修学习。一个人如果认准了一件事,外部环境就成了次要条件,新的学年春就上班了。
春开始带小学一年级,经常能看到她下午放学送走了最后一个学生后,独自一人在教室里看书学习,有人就说,那个一年级老师将来一定不简单。果然期末考试春带的班级在全联校名列前茅,春跟着学生一起升级。就这样,春从低年级带到了高年级。学生在成长,她自己也在不断进步。我与她并肩六年,相互扶持,彼此照应,可惜后来我就离开了,不得已到异地谋生,辗转于多所民办学校。而春在我们教学的蔡高村找了个好人家出嫁了,妹夫是独子,在多子多福的传统观念驱使下,春有了三个孩子。
后来,有关春的情况都是通过母亲从姑姑那里得来的。
村里的学校合并了,春去了邻村小学执教,一个孩子还小,在家有婆婆带着,春领着两个已经上学的孩子,风里来,雨里去,挣着微薄的薪水,日子过得很拮据。
乡下的学校不断裁撤,公办教师达到饱和,不再聘用民办教师,春能够继续工作,连临时工都算不上,只是一个顶岗教师而已,就是那种替人上班,从被替的的正式教师手里领取薪酬的工作方式。
是回家务农,还是进城务工?春不得不谋划着自己的未来。在最小的一个孩子上了幼儿园后,春终于下定决心放下热爱的教学工作,流年似水,不知不觉中站上讲台已十多年了,两手一摊,所获不多。两口子心一横,把三个孩子留给公婆,外出打工了。
妹夫人勤快,给一家大公司当保安,收入可观,月薪大约抵得上在村里半年的收入;春一开始是给一家快餐店洗菜,收入还行。可她不满足,每天下班后还兼打一份零工。
有一天,春看到了一家家政公司的招聘启事,就动了心思。下班后,就循着广告上的地址找去,家政公司不仅是客户与员工之间的桥梁,同时还负责培训员工。第一期培训是免费的,结业便可入职,月工资比她打的那两份工工资的总和还多。春毅然辞掉了原来的工作,参加了月嫂培训班的学习。周围的人还在犹豫能不能学会时,春已经接单上岗了。
凭着原有的育儿经验和对婴幼儿的一片爱心,以及在培训班的专业学习,春工作起来得心应手,出色的表现反馈到公司,春让人刮目相看。一段时间以后,家政公司要求她参加第二期的培训学习,只是费用昂贵些,春考虑自己的经济状况,下不了决心。此时妹夫在保安岗位上历练许久,态度明朗:费用再高,只要你能学得进去,咱们就值得。就这样春进入了第二期月嫂培训班。
春当教师时勤勉向学,涉猎面广,积累丰厚,高级月嫂培训学习中涉及到的健康知识、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她都很熟悉,又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她在学习班里脱颖而出。结业时,春的考核成绩在同类学员中遥遥领先,提前通过了结业考核。
在这个看证的时代,春接下来的日子有了质的飞跃,公司派遣的工作不再是简单的护理,更多的是技术层面的咨询,指导的同时自然伴随着高薪,接的单有国内的,还有国外的。曾经为孩子学费发愁的春经济上彻底翻了身,竟然在京郊购买了商品房。
春这次赶着年前回来,也不敢多耽搁,仅停留了三天就急着返程了,主要是安排年后家里的盖房事宜,顺带对孩子们的寒假生活耳提面命一番,她说:“老人辛苦了一辈子,晚年得有一个舒适的环境,我们离家远,把家里的房子盖好了,就是给老人尽孝心。”问起她的工作,春乐呵呵地说:“迈出第一步太重要了,树挪死,人挪活。原来想不敢想的事,上手一试,咱也不比人差,完全能干得很好。”
转眼,公交车过来了,在短暂的相聚之后,春迈着坚定的步伐奔赴了新的人生目标。

作者简介:孙宏恩,女,60后,临猗孙吉人,从教30多年,好读书,业余以码字为乐,不想成名,纯属爱好。

读者精彩点评:
曹志民:孙宏恩
语言朴实,情感真切自然,以平淡心现真实情,言之有序,生动具体,不失为一篇佳作。
张杨点评语:
孙宏恩 这篇与《福烧的》是不同的两位女性,各有命运……在你的笔下各有特色。
新年新佳篇!祝贺你!
祝兎年好运,灵感不断涌现,笔触更深更远,佳作连连!
陈振民(陈老牛)点评语:
《春的逐梦坐生》——亲情浓郁的心肠,流丽纯净的文字,把表妹春的成长过程和拚搏人生写得耐人欣赏;其间又折射出竞者生存的时尚,令人感奋。真乃一篇好文章哟[强][强][强][玫瑰][玫瑰][玫瑰]!
李建岗点评语:
春的人生起点是不高的,
春的拼搏精神是可嘉的,
春的奋斗脚步是坚实的,
春的生活前景是灿烂的!
为新年首篇佳作点赞!
陈有强点评语:
孙宏恩孙老师又出新作啦!《春的逐梦人生》主人公春是个普通的再也不能普通的现代女性,她不甘平墉勇于拼搏,终于干出了一番事业,在外站稳了脚跟。孙老师对笔下的人物描绘的如行云流水,栩栩如生,不能不由人佩服孙老师的精彩文笔,为孙老师美文点赞![玫瑰][玫瑰][玫瑰][强][强][强]
编者张忠信点评:寒冬过去,暖春如期而至。才女的佳作欣然问世。《春的逐梦人生》也是千千万万追梦人的奋斗史,当然,也是我奋斗人生的再版。“一个人如果认准了一件事,外部环境就成了次要条件……”闯过难关境更宽。春成功了,京郊买了房,家里准备盖新房……孙宏恩的文章让我得出了一个结论: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只有在奋斗的道路上行稳致远,方得所愿……(张忠信)
王贞民老师点评 宏恩的《春的逐梦人生》,终归春的梦想成真,而且硕果累累,令人好艳羡!“春”姑娘竞出嫁到我们村,现在我还没想明白,她嫁到哪一家?看来,这是个动人的真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