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张过期的调令
文/王太远
孙老汉的大儿子孙雪涛在市教育局工作,任分管人事的副局长,前两天因病去世。整个孙家庄一下子像开了锅,议论纷纷。有人说他还年轻,太可惜了,有人说他人缘很好,没少给街坊邻居办事。唯有在镇上教书的弟弟孙明涛不闻不问,像没事人一样。
孙老汉早年是村里的支书,党员,模范干部。在村里可以说是德高望重,人人敬仰。大儿子孙雪涛高中毕业,参加了生产队的劳动,小儿子在读初中,两个可爱的女孩也都上了小学。那年头,虽说食不果腹,但一家人欢欢乐乐,倒也开心。
恢复高考的第一年,孙雪涛考入了省师范学院,全家人都非常的高兴。村民们也为村里出了个大学生而开心。开学的那天,很多乡亲们都来到村口送行。孙雪涛告诉村里的大伙,等我毕业后进城有了工作,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来城里找我。大伙都说肯定少不了去麻烦你的,这话可是你自己说的,到时候你千万别不认账啊。孙雪涛笑着说:“哪会啊。”
孙雪涛大学的第三年,弟弟孙明涛也考上了省城的一所大学。孙老汉高兴之余,也不免有点犯愁。孙明涛还有两个妹妹,都已经上中学了,学习成绩都很好。孙老汉的妻子去年有了病,瘫痪在床。十几亩的责任田全靠孙老汉一个人忙活。那年代虽说上大学花不了多少钱,但是,一年的收入是有限的,如果孙明涛再去上大学,经济上有一定的困难。所以,孙老汉有点犯愁了。
孙明涛看出了父亲的难处,吃过晚饭,他给母亲喂了药,悄悄的把父亲拉到村口,父子俩在月光下说起了心里话。
孙明涛给父亲说:“我考上大学,咱们全家都很高兴,对吧?”
孙老汉说:“那当然,你们兄弟两个真给我长脸了,咱们村没人不夸的。”
孙明涛接着说:“那你希望咱们家出两个大学生还是三个大学生?”
“当然是越多越好”孙老汉笑着说,可是不对啊,儿子问这是啥意思啊?孙老汉的笑声止住了:“你小子什么意思啊?”
孙明涛给父亲说:“如果我去上大学,咱们家的困难肯定很大,我走了,家里的责任田就缺少劳力,两个妹妹肯定就没有上大学的机会了。再说,母亲也需要人照顾啊!”
孙老汉听出了儿子的意思,头摇的像拨浪鼓一样:“不行、不行,咱们家就是再难,就是欠债,我也要你去上大学。”说完,气呼呼的回家了。
那年秋季开学,省城的大学里却没有孙明涛的影子。老师和同学以及乡邻都在为他惋惜。
一年后,孙雪涛大学毕业,分配到县城高中教书。再一年后,民师招教,孙明涛被镇里聘为民办教师。当年,孙明涛的母亲病故,两个妹妹相继考上大学,孙老汉被县里评为“先进党员。”
孙雪涛凭借自己的兢兢业业,刻苦,踏实能干,多次获得“先进工作者”称号。在那个人才稀缺的年代,很快被县领导看中。先后被任命教育局人事股长,副局长,局长。他知道自己能有今天,真是来之不易,时刻都严格的要求自己,处处起到带头作用。但是,遇到乡亲们找他办事,只要不超出原则的,他尽量的能办就办。在家乡人的眼里,他是一位很温和的老乡。
树叶绿了又黄,黄了又绿,年轮在无意中一圈圈涨大。在镇上教书的孙明涛,虽然是教育局长的弟弟,但仍是民办教师。有人怂恿他去县城找当局长的哥哥,看看能不能转为正式的教师,最好能调到城里去,也做一个有脸面的人。
起初,孙明涛不怎么去理会那些人的言语,听了就权当没有听到。时间久了,听的也多了,不免有些心动。就连妻子也经常在耳边唠叨,说自己的哥哥大权在握,去找他说说情就真的不行吗?有道是“有权不用过期作废。”孙明涛决定去县城找一下哥哥,就算是碰碰运气吧。
第二天,孙明涛骑上自行车去了县城,来到哥哥家里。孙雪涛还没有下班,是嫂子接待了他。嫂子问明来意,孙明涛感觉给嫂子也不见外,自家人吗,明说就是了,不需要拐弯抹角,就把来意给嫂子说了。嫂子听了,想了想,也是啊,孙雪涛现在是局长了,给自己的亲弟弟办事,有又什么不行的呢?嫂子满口答应,等孙雪涛回来了,一定要让雪涛帮弟弟把这事给办了。
不一会功夫,孙雪涛下班回来了。看到自己的弟弟来了,孙雪涛很高兴。问了问家里的情况,就问弟弟来是不是有事?孙明涛又把来意给哥哥说了一遍。孙雪涛听了,点了点头。眼下也有民师转正的政策,不过大多要通过招教考试的。自己的弟弟,这事应该能办成吧,就一口答应了。
吃过午饭后,孙明涛想,既然哥哥答应了,就不必在这里磨蹭了。他告别哥嫂,要往回赶。临走时,孙雪涛告诉弟弟,过几天让咱爹来县城住几天吧,母亲不在了,就剩一个人在家挺孤独的。孙明涛答应着,便骑车上路了。
一路上,孙明涛那个高兴劲就甭提了。心想,还是亲哥哥好办事。早知道这么好办,早就该来了。等自己转成了正式教师,等调到城里去了,看那些同事还笑不笑自己。回到家给妻子一说,妻子更高兴了,两口子的嘴都合不拢了。第二天就让父亲去了县城,安排父亲,去了哥哥那里之后,赶快催一下哥哥,把自己的事情尽快的办了。他们还真的有点等不及了。
父亲在县城住了几天,终于回来了。两口子赶快问父亲,那事办成了没有?父亲说雪涛这段时间很忙,再等一段时间吧。就这样一直等了半年,还是没有消息。两口子想,这事可能黄了。
孙明涛很生气,想想当年自己要是上了大学,还用求他吗?自己舍弃了上大学的机会,成全了哥哥和两个妹妹。现在她们都成了城里人,就剩自己混的人不人鬼不鬼的,自己白白当了局长的弟弟,还让别人看自己笑话。孙明涛越想越气,从此,和哥哥断绝了来往,再也不去找那个当局长的哥哥了。
按照孙雪涛生前的遗愿,火化后,将骨灰盒运回老家安葬。他生长在农村,是从黄土地里走出来的孩子。死后,他要守着这块故土,亲眼看着这块把他养大的土地。当骨灰盒运回村里的时候,乡亲们都来吊唁,唯有弟弟孙明涛没有来。孙老汉派人去镇上几次催促,孙明涛才磨磨蹭蹭的回来了。
安葬了孙雪涛,晚上,孙老汉把孙明涛叫到跟前。孙老汉哽咽着说:“你们弟兄这些年一直不和睦,我心里明白,就是因为你哥哥没有把你调到城里去。其实,你错怪你哥哥了。就是你进城找你哥的那年,他已经把手续给你办好了。我知道以后,拦下了。因为我们一家都是党员,我们不能违背了党的原则,不能利用职权为自家人办事。”孙老汉说:“当时,市教育局有一个副局长的人选名额,教育系统里有人推荐你哥哥。上级派调查组来调查,你哥哥因为没有违背过党的原则而当选。”
孙老汉说完,走到里屋,在一个破木箱里,拿出一个牛皮纸袋的信封,用颤抖的手递给了孙明涛。孙明涛打开信封,一张白纸上,盖着县教育局的人事专用章,那是一张调孙明涛去县城任教的调令。
孙明涛看完,“哇”的一声,倒在了孙老汉的怀里。
作者简介:
王太远;网名家乡的小河;河南省周口市人。文学爱好者,喜爱诗歌、散文、小说。作品多见于《西部文学》《北方诗刊》《诗歌中国》《山东文学》《齐鲁诗刊》。现居新疆和田市。
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征稿
投稿邮箱:
furongguowenhui@163.com
投稿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拒绝一稿多投,所有原创作品都将受到原创保护。
截稿日期:2023年3月30日
《品诗》公众号:readpoems520
所有的来稿,我们都会认真审阅,入选作品会择优在《品诗》公众号上发表,并有机会入选《芙蓉国文汇》一书。没有选中的稿件,我们也会及时回复,不要气馁,欢迎再次投稿。
征稿要求:
题材和体裁不限,一切以作品说话,发掘新人,鼓励创新。请投稿之前仔细核对错字和标点符号,否则一概不予入选。
投稿格式:
邮件标题: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姓名+作品名。邮件内附上作品、姓名、电话、通讯地址、邮箱、100字以内的个人简介。
诗歌5首以内,总行150以内,组诗100行以内(旧体诗词5首以内)。
散文2篇以内
微小说3000字以内
可以任投一种体裁或多种
奖项评定:
小说、散文、诗歌奖分设一、二、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另设人气奖1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