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城市
醉迷菊花沟(散文)郜泉州
精华热点
醉迷菊花沟(散文)
郜泉州
深秋季节的一天,我受家庭之托,揹上礼物,步行到嵩山北麓的一个小山村去探亲,看望年已近百岁的舅舅和妗子。爬过一座小山,翻过一条陡坡,又爬上座山顶,小憩四望,真是;“天高云淡雁南飞,漫山泼红草枯萎。无际麦苗傲霜白,肥山变瘦露骨瘠”。下山拐过山洼,正要涉过山沟,突然,泼满山沟的黄金映入眼帘。哦,又到野菊花沟了,我欢呼着,兴奋着,跳跃着,手舞足蹈着:好美的菊花沟哇。我擦去头上的汗水,迎着微风,沐浴着温暖的阳光,兴致勃勃地站在山半坡上往下看,满沟金黄色的野菊花,像一张硕大的金黄毯子,把山沟塞得满满的。山沟两边的山坡上,挂满金黄色的缎子,像水刚洗过在晾嗮似的。山坡上的黄缎子和山沟里的黄毯子连在一起,镶嵌在黛黑色的山沟里,像傍晚天际的一片火烧云,格外光彩夺目。微风吹过,黄缎子涌起阵阵涟漪,犹如一群美丽的少女在翩翩起舞,纵情歌唱。一只只红的、白的、黑的、紫的、黄的蝴蝶,在翩翩伴舞。一群不知名的小鸟,叽叽啾啾、瞿瞿哩哩飞来飞去,在充当指挥,又在伴舞伴唱伴奏。山坡上的野鸡,在大声招呼着同伴,速来参加舞会。几只花喜鹊叽叽喳喳窜来窜去,像啦啦队,好像把舞会推向了高潮。好一个菊花沟盛大的节日文娱汇演呀,幸运让我碰上了。顺着羊肠小道下到沟底,又是一番迷人的景象。置身于金黄色的波浪中,我也染成金黄色的了。不识菊花真面目,只缘身在菊花沟。我蹲下身子,吻着菊花,似幼童柔软的小手,在调皮的轻挠我的脸,抚摸我的脸,凉凉的,痒痒的,舒坦极了。闻着菊花,闭嘴深吸,一股幽幽的清香,刺溜溜地钻入鼻孔,直透心扉,又迸发全身,毛孔舒展,不觉使人心旷神怡,疲劳之感顿消怡尽。微风拂拂,群菊舞动,我好像被一群天真活泼的少女簇拥着,摇晃着,歌舞着,陶醉着。正是菊花盛开的时期,花丛里,绝大部分花朵,沐浴着和煦的阳光,像情窦初露的美女,在舒展地开放,婀娜多姿的倩影,散发着美丽的青春。一些还未绽开齐整的菊花,像路上追赶姐妹们的漂亮倩女,一边梳头,一边疾走。少部分含苞待放的花骨朵,象正待阁出嫁的美少女,兴奋而又匆忙地打扮着,扭捏着,羞涩着,盼望着,嘴里哼着动人心弦的情歌。我陶醉在菊花沟里,我轻轻地挽过一束菊花,仔细观看,每朵金黄色的菊花,表面像葵盘,体型却指甲盖大小,十多页花瓣形成一个圆圆的花圈,紧密地围着一团金黄色的米粒,众星捧月似的十分好看。菊花下边,绿色的花颈上,层次分明地缀着绿叶,卫兵似地护着菊花。花颈又通在花枝上。花枝连着枝干,每根枝干上,长着十几枝花。每棵主干花树上,又分出十多条花枝。粗壮的主干长在根上。我数了一下,一棵菊花树上,竟有几十条分枝和上百朵菊花。菊花树一棵连着一棵,倔强地矗立着,男子汉似的,奋力举着菊花。菊花也像少女似的,身挨着身,肩并着肩,头挨着头,脸贴着脸,团结的像一块密不透风的黄毯子。哦,我忽然明白,菊花为什么雨淋不倒,风刮不倒的原因了。陶醉中,吟出几句诗来;“探亲菊花沟里行,悠然陷入图画中。泼金堆里秋风起,五彩缤纷映碧空。”菊花的生命力可谓强矣,他们不需要人工种植,种子被风刮到山崖沟底,石缝树窟,房顶墙角,只要给它们一点阳光,一点空气,一点土壤,一点水分,它们就坚强地扎下根,发出芽,长出苗,挺起身,茁壮地成长。然后开出满树花朵,散发出缕缕清香,把香味无私地献给人类,把花朵装扮寂寞的山川田野和大地。我赞美菊花,它们为大地铺上了锦绣,把田野打扮的更加美丽;我敬佩菊花,它们在秋风、秋霜、秋寒,秋雨里傲然怒放;我赞叹菊花,是由于它们紧密团结,和睦相处,昂首挺胸,手臂挽扣,个个像头戴黄金甲的勇士,又似一堵铜墙铁壁,抵御着风雨冷寒。赞菊之余,我突然想起一些药书上对菊花功能的解说:清热解毒,抗菌消炎,降血压,降血脂,可入药,醒目,醒脑。当茶常饮用,可清热解毒健脑。想到此,使我对菊花更加肃然起敬,它用自身的药用价值无私地贡献给了人类,菊花的品质又是多么的高尚呀。 透过菊花沟,看到一群民工正在山坡上修公路,铁镐掘地的咚咚声,钢钎撬石头的咣咣声,钢锨採石渣的叮铛声,拖拉机拉土石的隆隆声,加之山沟的回应声,汇成一支美妙动听的乐曲。我醉迷在菊花沟里,看着美丽的菊花,闻着醉人的清香,听着美妙的乐曲,望着干劲冲天的民工,我突然联想到,勤劳勇敢善良而又有智慧的中国人民,不也是菊花的化身吗?郜泉州,男,河南省郑州市、巩义市作家协会会员,《奔流》作家文学院学员,文学作品散见《人民日报》《中央党建杂志》《中国人民政协报》《中国作家网》《中国县域经济报》《中国城乡建设杂志》《中国建设报》《河南日报农村版》《中国商业文学》《中国信息报》《奔流》《时代报告》等国家省市报刊杂志刊登,多篇获奖。
文学艺术是中华文化的核心,是中华民族对社会生活独特的理论创造、实践总结,承载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推动中华文明发展延续走向世界,成为世界人类文明中最具生命力与核心竞争力的基石。为了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国粹经典,推动中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促进其国际交流,激发炎黄儿女在新时代宏伟背景下的杰出创造力,展现新时代中国文艺的伟大成就,致力打造中外高端文学艺术活动品牌,由驻京文化机构国际文艺网、华夏文化艺术网、中国诗歌文旅会(中诗旅)、华夏华文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举办“2023炎黄杯中外文学艺术精英赛”,欢迎海内外作家、诗人、书画家、艺术家及爱好者踊跃参加。年满二十二周岁,海内外华语作家、诗人、书画家、艺术家及爱好者均可参赛。
二、征稿内容1、诗歌类,包含新诗、散文诗、旧体诗词和赋。新诗限二首,每首二十五行;旧体诗词限五首,须遵循格律要求,同时欢迎优秀的古风诗参赛;赋1-2篇。2、散文类,限一篇6000字以内,不收小说、评论等其他体裁。3、书法类:毛笔书法、硬笔书法等,书体不限,书写内容须为自撰诗词,草书须附释文。 美术类:含国画、油画、素描等,形式不限。书画作品每人五张作品高清图片+作者简历,邮件附件发送。 诗歌类和散文类作品后附作者百字简历、近照1张、详细联系方式,邮件附件发送。征文邮箱:3417682475@qq.com注明“炎黄杯”(每位作者仅限一种体裁,一次投稿机会)1、为增大过稿率,无论使用哪种体裁,作者都应精选代表作参赛,发表不限。全部作品须校准无误再投稿,赛务繁忙,不接受修改、撤换、咨询建议。为保持大赛的严肃性,已参加其他大赛的作品禁止再投稿本赛,否则一经查出即取消参赛、获奖资格。2、作品要意蕴优美格调高雅具有深度和广度,拒绝低俗和肤浅,突出思想性、艺术性、时代性及前瞻性,较强的艺术水准,能较好彰显出作者的创作实力。1、大赛不收参赛费、评审费。本着公正平等、质量为本诚信至上的原则,由主办单位邀请在京及全国文学艺术专家教授组成评审委员会,对全部来稿作品进行初评、复评和终评。2、大赛设置金奖、银奖、铜奖和优秀奖等。分为专业组和社会组,按照作品质量和比例确定等级奖,颁发证书。3、获奖作品将编辑出版,邀请获奖代表进京领奖,参加颁奖典礼和创作论坛,听专家讲座。
五、征稿时间主办单位是经国家相关部门批准成立的驻京文化艺术机构,致力推动中华文化发展繁荣,弘扬时代精神,传播中国文学艺术,促进各界交流为宗旨。
国际文艺网工信部登记备案:京ICP备2021004026号-1 工信部登记备案:京ICP备2022000699号-1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320412MA1WMC0514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110108MA7LUGGB8W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