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总想用心去抚摸一扇门 (散文)
周 西 忠
古河,静静的立在时空间,立在远离公路的纯粹的农耕之壤,立在新洲区孔埠平坦舒展的绿色苍翠的板块中,立在传说、文化、意念和崇拜里。
古河有真名,农人的传承里直接叫骂娘河。这名字土,可率真,有着很深的历史韵味,携带了许多口头文学的民间故事。我研究过,写小说时套用了几回,如短篇娘河人,中篇娘河桥,还有短篇娘河风,不过我装雅,省了一个骂字,直言成娘河。骨子里还是想显示一河两岸的民风,纯而不纯良又不良的强悍个性。骂娘河,想想,就是不输不让的个性使然。想想就知,因为人之初,性本善,发展和变化都是后来的环境使然……
想想,还是佛门证到了真谛,于是就有了古河定位。古河,允许有悠悠的故事,但循到根处,皆是善源。
古河禅寺,一方坦平的翠绿之垠,一簇洁静而欣的观念,一座佛性的禅寺矗立。

我是慕名前往,也因诗人王半壶的邀约,同行的有中医师平沙落雁,还有诗人太和闲人。
释庆道大师热情接待了我们一行。在他的待客厅,他是热情接待,而且进行了一番佛性释说。大师气色极好,语调平稳舒缓,在事物的表象与象征之间,以法的力度布道,让人感悟智慧和诗意之间佛性,感受因与果的普及和必然。

王半壶热情地介绍了我,并告之我是三十多年前的巜白莲》的主编。我知他的用意,他强调的是刊物名字白莲。释庆道大师极欣赏这名字。可是,我沒能给大师满意的答复。白莲只是一个县级的文学刊,没有莲心,莲座的佛性引申意义。我只能就文学讲文学。我知道大师失望,可我不愿说他想听到的。我感觉到,我是第一次站在佛的门口。我还是醉心在文学的道上。

佛门是一扇神圣的门,我一直是这个感觉。
对佛门不敢亵渎,更不敢说违心的假话。
人人心中有一尊佛,明正见性,觅的是本真。

释庆道是很令人尊重的大师,笃定坚毅的布道里,是那坚定不移的因果轮转,是那信仰的热情和执着的认定。他以佛性为本,他多么希望我的《白莲》就是一个莲座,然后佛性与善意就在流通中续缘,就在因与果的链接中散开莲的洁美与绚丽……
可是我,我拙。尽管释庆道大师很热情,很真诚,很大度,临别还赠贵重的茶叶。
我心存感激,久久。
离开了古河禅寺,怎么也忘不了释庆道大师那热情里的人格力量,那神态,那眼神,那语调,那真诚。

大年初五,读到六度行者的《古河佛音》。
六度行者是个年轻的居士,那天的接待中她也一直在场。
梵音绕心田
刹那即永恒
电光火石间
生灭法已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借用古人话
境相古河显
长长久久时
只此一心念

恭祝兔年所有人大吉[合十][合十][合十][玫瑰][玫瑰][玫瑰]

这是古河禅寺初五的实图,有香客在敬香,拜财神。三圣殿前香炉火旺,香客虔诚。
我仿佛又看见了古河禅寺,又看见了释庆道大师。
我又一次站在了佛门之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