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明互鉴与冲突》(七十)
作者/三木秉凤(周凤森)

文明互鉴之目的不是强势文明吞噬弱势文明,而是人类各文明之间互相交流融合以形成更加道德、更加高尚、更加和谐、更加进步的人类文明。东方文明从五千年前的中原炎黄文明起步,在与周围各民族开展文明互鉴与交融中逐渐发展为由五十六个民族形成的中华大文明,东方文化成为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与帝国文化狭隘的民族主义、国家主义以及殖民主义相比,东方传统文化具有恒久性、同化性、包容性等特点,这些特点促进了中原地区的民族大融合。东方文化体现在中国的鼻祖文化《易经》之中,这便是文化互动中的“遇阴则阳,遇阳则阴”,通过文化互动逐渐将外来文化同化到自己的阴阳太极圈子里。所以中国近百年来,许多国人担心我们向欧美学习西方文化哲学法律等是否会像日本一样会被全盘西化?这是对中华文明的无知!完全不用担心,一切外来文化包括西方文化只会被中国“东化”而不是被欧美“西化”,这是东方太极文化的道性特点决定的。不管是东方文化还是西方文化,都是经历了几千年的地域性文化融合才形成今天这样的文化格局,由于地域的差异,东西方文化的大融合从近百年的清末民国初才算在中华大地上拉开序幕,苏式社会主义制度引入与改革开放后欧美等西方文化的入侵,又将世界文化的东方大融合推向高潮。我们知道,《易经》中宇宙规律的阴阳生克的特点是“先生后克”,也就是太极中先出现了阴阳比例的“数量性”差异,然后太极规律就是推动“阴阳中比例较小的弱势一方向强势一方的薄弱环节推进”,而这个阴阳互动的规律几乎可以含概于所有事物的变化发展中。太极中的“阴性”是代表有形的、保守的、凝结的、静止的或内敛的力量或方向,太极中的“阳性”代表着无形的、开放的、条达的、动态的力量或方向,从这个层面讲,东方文化属于偏阳性文化,而西方文化属于偏阴性文化,东西方阴阳文化的冲突与融合正是未来地球太极大同文化形成的前夜。其实,文化本身没有阶级性的,但是在一个世界大同文化形成的之前,我还是将资本主义文化中的精髓和糟粕做出一些粗浅的分类,这是人类文明的进步需要。

西方文化中的以殖民文化与弱肉强食思想为主的帝国文化,是文明冲突论的理论源泉,其最大作用就是通过战争手段加快世界大同各民族文化的融合与发展,在冲突中融合,在融合中冲突,日本的明治维新,中国大清晚期的对外开放,都是在帝国文化的虎视眈眈中被迫开始的。四十年前,中国还没对抗资本主义文化侵略的措施,西方各种文化包括基督文化、法治文化、民主文化、自由主义与享乐主义等三俗文化普天盖地涌入中华大地,这就是西方政治家所言的用文化轨软实力“和平演变中国“,人们崇洋媚外,精英离家出国,国家无可奈何。在中国羚羊和欧美狼群的最初对立中,羚羊生存的机会在于速度与耐力,四十年的改革开放让中国飞速发展,当我们逐渐长大成为一只温和的巨狮时,中国文化自信再次面对野狼时,我们“韬光养晦”时代已经走完。面对西方三俗文化的不断侵蚀,我们选择了文化自强!西方文化软实力试图和平演变中国,让中国青蛙被加热的温水逐渐煮死,但他们没有想到中华文明的太极文化土壤具备完美的文化自卫与免疫能力!几百年来,西方帝国的狂妄与傲慢,大都犹如死亡前的回光返照。一代一代帝国的产生与消亡犹如过往云烟,犹如大英帝国般一去不返。

经历过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文化大革命的中华文明具备极强的生存与同化能力,这也是中华民族的自强不息与奋发图强民族精神的源泉。回顾1997年东南亚爆发了有史以来的第一次金融危机,曾经活灵活现的亚洲“小龙小虎”们霎那间陷入了无尽的金融悬崖。然而十年后的2008年,当金融危机这一幕重新在北美上演时,曾是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始做蛹者,也品尝到了由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的酸滋杂味,这就是自然规律中的因果报应关系。当美国费尽心机将东欧华约集团、前苏联、南斯拉夫等促其解体时,冥冥之中美国解体也许已经进入因果循环之中。阴阳互变,晦极阳生,明极阴生,循环往复,国家总是这样,历史总是这样,世界总是这样,宇宙大律在冥冥之中早已安排好一切,只是人们不情愿相信这些因果报应而已。

再看民国初年,刚刚从清朝封建统治中解放出来的中国文化先驱们,愤怒地将拳头砸向中国的礼教代表“孔家店”,打出了“自由、民主、科学”的资本主义口号,开展了轰轰烈烈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如今一百年过去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倡导者孙中山先生临终也只好将民族希望寄托在“三民主义”上而非资本主义制度上。一百多年过去了,几千年累积的中国文化传统似乎已经打破,而新文化运动成果“科学民主自由“又在中国扎根到什么程度?从西方几百年的民主发展历程来看,西方民主的决策过程实际就是不同集团利益的博弈过程,殖民主义、人权干预及人道主义的援助过程就是资本主义文化渗透到资本主义经济掠夺的财富转移过程,三百年资本主义民主历史已经证明,资本主义民主的最终目的就是通过民主决策这一博弈手段,使民主群体中所蕴含的各集团利益达到相对最大化。

与西方的科技、文化、思想等不断被后人推翻或更新相比,东方土壤中所存生的哲学、文化、思想等却出现惊人的稳定性。我们的中医文化,易经文化,儒释道思想,三教九流,孙子兵法等军事思想等等,这些在二千余年的社会实践中沉淀下来思想,就像深埋地下的华坛老酒,愈久愈香。中华大地上五十六个民族犹如一个大家庭,只有长期民族和谐与稳定才能产生经久不衰的民族传统文化。反观欧洲,从古希腊、古罗马帝国时期就开始内部分裂,民族越分越多,国家越分越小,力量越分越散。而中华民族不管分裂过多少次最终又会归于一统,西方人搞不明白中华文明为什么历久不衰?是什么力量如此具有民族向心力?这就是中华文明中文化思想的高度认同!

每个民族在长期的繁衍生息过程中都会形成的具有鲜明特色的本民族传统文化,各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共同构成了世界文明历史。这些文明扎基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只是而今人们大都不去体察 “百姓日用而不知”的身边文化。我们知道,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已经消失了三个,中华文明之所以恒久不衰,就是因为我们享有世界最好的太极文化,它让中华文明高尚、持久又充满无穷魅力。

历史情节不会重复过去,然而历史规律中所凸显出的历史轨迹却惊人的相似,反观西方帝国的更替兴衰规律,中国未来的睦临友好互利共荣政策就显的尤为突出。政治与军事、经济、文化等从来都是密不可分的,如果从上层建筑的角度从看待物质和精神,经济基础是好似一个人的有形的血肉躯体,而精神更像一个人的无形灵魂,民族精神与民族尊严、民族文化都是民族文明的核心价值内容。一个民族为了他们的共同利益,对外抵御侵略,对内生存发展,以国家的形式通过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手段求生存、谋发展,那么承担这个民族历史使命的上层代表即政治领袖的导向就显得尤为重要。一个优秀的政治领袖首先是本民族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只有这样中华文明才代代承传,而不消失或中断。

中华文化在经历了秦朝的“焚书坑儒“以后,从西汉开始国家更加重视文化教育在政治社会中的积极作用,两千年的封建统治中,国家的管理机构中,主管文化教育的礼部一直排在中央各部的首位,因为各个朝代的帝王都明白,国家要想长治久安,民族精神必须抖擞,民族灵魂必须饱满,民族文化必须光辉灿烂,民族优秀传统必须代代发扬,因为这些才是中华民族认同与民族团结的真正力量来源!
第十八届“三木秉凤”杯网络征文再次开启新程,我们依然期待着天下正能正见正义的文化作品百川归海,我们期待着才子佳人再显风采,共同扛起用文化作品为中华民族文化建设增砖添瓦的历史责任!为了使本次活动达到理想效果,我们征文内容做出部分调整,现将征文事宜公告如下:
一、征文种类:
现代诗歌、古诗词、散文,小说共四类。
二、征文要求 :
1. 现代诗歌类限投3首,没有字行限制。
2. 古体诗词类作品限投3首。
3. 散文、书评、随笔、杂文等散文类作品各限投1篇,字数限定在1500—3000字以内。
4. 小说类作品,包括即微短小说,也包括中长篇小说的某一章节或选段,但字数限定在1500—3000字以内。
5. 戏剧作品征文标准参考小说作品。
6. 参赛作品必须原创首发,同届征文中作者向多个诗文类种投稿,只限领奖一次。
三、投递要求:
1. 来稿请发裸文,并注明“三木秉凤杯第十八届征文”字样,无标注者将视作普通来稿不予参评。
2. 附作者简介及照片一张,并将作者真实联系方式主动告与征文主编,以备联系,暂无证书及奖杯。
3.评奖结果公布只按投稿时微信网名,敬请作者不要轻易修改自己的网名。
4.一经投稿,不管是否获奖,除政治原因外,不得以任何理由要求主编删除。
四、征文时间:
5. 本届征文计划2023年1月1日起至 2023年5月底截稿。
五、征文与评审流程:
1. 主办单位组织成立征文及评审委员会,负责征文与评审。
2. 初选入围作品要求:
(1)文质优秀,思想健康,正能正量,坚决杜绝三俗文化作品入选。
(2)阅读量300以上者可入围三等奖以上等级,阅读量500以上即可入围二等奖、一等奖,特等奖范围。
(3)文章评审以文章质量为主,同时参照文章点击量量、尾评、打赏、阅读反馈等各种综合因素作出评定。
(4)征文的目的是传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播社会正能正义正道正见之文化作品,坚决拒绝三俗文化作品以及国内外各种负能文化作品列入候选。
(5)涉嫌购买阅读量点击量者,欢迎群众举报,我们一经发现,立即取消参赛资格!且永远不得参与本平台的赛事!
(6)特等奖由评审委员会以投票形式,从各位主编推荐出点击量高,且质量好的文章中优中选优。征文评审结果将在网络中公示七天!公示内容包括获奖作品序号、作品名称、作者笔名三个部分。
(7)为了鼓励广大作者书写出优秀文化作品,弘道承德,我们特别设立了优秀奖、鼓励奖各二百名,从阅读量未满三百但已满一百的优秀文化作品中择优挑选。
六、奖项设置:
特等奖1名:奖金5000元。
一等奖5名:奖金600元。
二等奖30名:奖金200元。
三等奖200名:奖金50元。
优秀奖200名:奖金20元。
鼓励奖200名:奖金10元。

投稿主编:希望之梦
微信:yangrrong123
邮箱:1628586637@qq.com

【世界大同文化传媒】由三木秉凤先生建,三木秉凤本名周凤森,1968年生,山东潍坊营里人,专业法律,道学、哲学、文学、世界古典哲学及战略学爱好者。
在中央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为传承经典文化,延续中华文脉,提升民众文化素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三木秉凤团队于2017年 2月正式创建了【世界大同文化传媒】这支网络文化队伍。该团队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初衷,与中央同频,与民族共振,以文化自信促文化复兴,以文化复兴促文化繁荣,以文化繁荣促文化大同,以文化大同促世界大同。
三木秉凤老师带着一支草根文人组成的编辑团队在征文领域走过了六年,在这充满传奇色彩的17届征文中,每个获奖者的奖金都来自他个人倾囊相授,而他又是为了什么?为了中华文化的复兴与繁荣,这是中国文人践行文化自信与文化自强的真实写照。在利益至上物欲横流的的世界大背景下,在道德滑坡与诚信迨丧的今天,三木秉凤老师能带领一支网络文化团队,无畏艰险,逆袭而上,只为文化发声,只为文化复兴,只为文化昌盛,同时又让更多的征文者,能在中华5000年的文明沃土与文脉传承中,感受作为炎黄子孙的骄傲与伟岸,以身作则去弘扬正能正量,传播优秀文化,启迪宇宙智慧,这就是大爱无疆的中华文人典型代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