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年有爱心随花开(散文)
——“候鸟”旅居生活回忆录
作者:鞠长荣
“候鸟”这个词是指飞禽类的一种季节性迁徙。近几年每到冬季,我国北方地区的退休老人跑去南方避寒,这类群体被形象地比喻为“候鸟”。冬季南北气候的差异对“候鸟”老人来说,的确是享受之旅。我很早就盼望这样的生活,一直等到退休,终于实现了梦想。
海岛之旅
2015年深秋,我怀着对美丽海南的憧憬,开启了自驾旅居生活。出发之日,起个大早,第一次离家远行,环顾家中有些不舍的感觉,车中带足了小零食和音乐U盘,据说嘴里吃着耳朵听着开车才不困,很多人跑长途都喜欢准备红牛饮料,对于不爱喝饮料的人来说,口嚼泡泡糖也是一种解困的办法。
车辆启动,回望老宅,默默道一声半年后再见,随后用手机留下小诗一段,以示记忆:
晨露透寒意, 枯枝无鸟语。南下踏歌行,一路携老妻。
奔驰在辽阔国土上,风景如画,大开眼界。自驾带来的乐趣非亲历者无以言表。第一次的长途跋涉,出发前做好了功课,选择了沿海路线,其他路线有待多次往返再去浏览。观赏沿途景观是必须安排的,每到一处都是一次采风,当地的人文地理,特色风情绝不是电视画面可以替代的,只有亲临其境,才能体会奥妙所在。
北戴河——济南——黄山——杭州——厦门——广州.....,随着天气渐暖,身上的衣服像蝉蜕一样被层层剥去,心情大爽;山川美景摄入镜头,特色美食饱尝腹中,4000多公里的行程,用了十二天时间才赶到海南,一路上体验了很多人生第一次:第一次带着宠物入住酒店,第一次汽车登船过海,第一次领略南北气候差异......。这一年住在博鳌假日海岸小区,这是朋友的房子,由于朋友没有来海南,我便成为临时的主人。幽静的小镇因博鳌亚洲论坛而名扬天下。这半年里我不仅游览了附近景区,还驱车前往了三亚和五指山,好奇之心不断地刺激着我这个初来乍到者无比兴奋的神经。这半年里,我充分利用闲暇时间在小区的泳池学习游泳,在没有教练的情况下坚持下来,学会了游泳,虽然不是特别熟练,但还是有点成就感。要说这半年遗憾的地方,那就是天气有些潮湿,一个月里下雨天占去了一大半天数,没事可做的时候,就显得很无聊,所以就打消了第二年再次进岛的想法。后来为什么又来海南了呢?这完全是一个朋友规劝的结果,那是在我游泳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位来自辽宁省锦州市的朋友,他的一席话改变了我下一年的计划,他劝我应该再往南走,去到北纬十八度那边,到陵水去居住,陵水那边空气温度都适合北方“候鸟”,于是在他的鼓动下就发生了延续八年的方方面面。
2016年,我改变行程,前往人生地不熟的陵水黎族自治县。初到陵水并没有感觉多好,围着县城主要街路转了几圈,也没有看好合适的居处,最后陵河岸边一处小区吸引了我的目光,那就是海韵陵河假日一期,小区的保安让我给物业打电话,经过联系物业之后,交纳了中介费,直接入住这个花园般的小区,从此与陵水结下不解之缘。
有缘相遇
一天,我去交燃气费,一位大哥向我问好,听口音就是北方人,攀谈中知道他来自哈尔滨,老乡相见格外亲切,他带着我熟悉市场,熟悉周边环境,介绍这里的人文地理,给我家人一般的温暖。老乡问我平时有什么爱好,会不会钓鱼?我实话回答他:鱼竿倒是有,就是不会,没有耐心坐不住。老乡又说,别在家里闲着,既然来过“候鸟”生活,就把业余时间安排好,河边有很多人唱歌,大多是“候鸟”老人,希望我也去参加他们的活动。我这个人玩不好麻将,输的时候比较多,所以对此不上瘾,钓鱼又没有耐性,其他运动也较少,虽然唱歌也不行,但是不跑调,于是这个建议我采纳了。
陵水河源于吊罗山,流经陵水县城这一段被美化的相当漂亮。椰子树、木棉树、枇杷树列队两岸,散尾葵、芭蕉、棕榈和一些叫不上名字的物种散布绿荫,各色三角梅争芳斗艳,更多的植被茂盛不息,芳香四溢,让人贪婪吸吮,拥怀不止。在这样的环境下高歌一曲岂不是心情舒畅,延年益寿!
参加了一次活动便知道了这个团体,他的名字叫陵河之韵艺术团,不知道哪位大神起了这么好听的名字,陵河欢歌,韵律悠扬,值得点赞!团长边桂兰来自长春市,是一位十分热心的带头人,她积极组织大家参加活动,自费印制歌篇;秘书长王世杰也是一付热心肠,张张罗罗,聚人组队,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活动群里发现我的一首小诗《玉带滩》,便大声喊话我,请我承担团里的文笔工作。
《玉带滩》(中华新韵)
飘逸延绵玉带滩
江河海汇水流旋
万泉缓缓微波动
南海滔滔巨浪翻
争艳百花羞绿野
静幽椰树斗红娟
惊涛不惧三层水
蓝绿难容两重天
这些“候鸟”老人们在一起尽情逍遥快乐,享受着晚年的幸福时光。在这里我结识了众多来自祖国各地的朋友,特别是与文艺相关的朋友,影响了我近年的走向。他们当中有教大家唱歌的家乡人周秀清老师(与我合作歌曲《为陵水干杯》),有男高音民歌演唱者、后来给我的歌词《三月三》(此歌曲在陵水获奖)谱曲的张本乐老师,有毕业于沈阳音乐学院,为我创作的歌词《夫妻》谱曲的朱家让老师,有与我合作创作歌曲《中国声音》(此歌曲获得第四届全国优秀词曲金奖)的大连人才金日奎老师,有与我合作创作歌曲《在世界行走为陵水停留》(此歌曲在陵水获奖)的作曲家孙敢慧老师,有与我合作创作歌曲《小妹湖传说》的著名作曲家刘莎老师,有与我合作创作《珍珠海岸三湾情》的原重庆电视台著名作曲家翔兵老师,有与我合作创作豫歌《共产党的光辉照千秋》的作曲家、河南省老干部王江河老师,有多次邀我主持活动的著名网红、麦西来普推广者靳影老师,有积极鼓励我前行的原辽宁卫视著名导演于清涌老师和著名音乐人常石磊的父母常光老师、田执东老师,还有我行文必赞的原河南豫剧三团著名导演、书法家曹万庚和夫人尤海英等等......,真是挂百漏一,无法一一列举。在这些老师的帮助下,我挖掘潜力,涉足歌词创作,仿佛有了取之不尽的源泉,以至于《采摘喜洋洋》《不到九十九谁也不能走》《香水湾》《山中山》《海南前景世无双》《再到天涯海角来》和抗疫歌曲、扶贫歌曲等一发不可收。几年来先后创作歌唱陵水的歌词十几首,散文、诗歌几十篇,硬笔书法、篆刻作品也胜过以往。我深深地热爱上了陵水这片热土,被这里的山山水水所感染,激发出无尽的动力。我要感谢这些年里给我帮助的所有人,没有他们也许我早已离开这里,没有他们更不会有我作品的产生。
陵河之韵艺术团是一个充满正能量的业余文艺团体,几位团长都无私奉献。边桂兰、梁铁斌、周秀清这些名字在团队成员当中都有很高威信。在王世杰的提议下,我和孙敢慧老师创作的团歌《陵水和我心连心》被团队所认可,唱响在陵河岸边。
陵河岸边集合着一支候鸟大军
男女老少满怀着豪情歌声振奋
歌唱红色的记忆
歌唱时代的见闻
歌唱壮美的山河
歌唱夕阳的风韵
北国的山林
南疆的海滨
大漠的日出
草原的白云
山美水美人更美
祖国处处花似锦
陵河岸边集合着一支候鸟大军
管弦齐奏优美的旋律意满情深
歌唱陵水的发展
歌唱候鸟的青春
歌唱民族的团结
歌唱梦想的追寻
珍惜着光阴
恪守着诚信
焕发出余晖
激励着灵魂
和谐共唱新时代
陵水和我心连心
歌声随着陵河缓缓流动,演绎出和谐的音符,远处的牛岭山沉浸在欢乐之中,林涛呼应,枝叶助威,白云飘动,梦幻喝彩。
说起难忘的事情,结识著名女高音歌唱家接厚芳老师是必须重点提及的,没有陵水旅居就没有这段过程。接厚芳老师对我的鼓励和支持一言难尽,身为著名歌唱家,她早已功成名就,她能对我这个业余爱好者给予帮助,彰显出她心地善良,无私付出。接厚芳老师先后为我的歌词《永不退色的军装》和《美丽陵水湾湾湾》联系名家谱曲,并亲自演唱。通过接厚芳老师介绍,我又先后结识了她空政文工团的战友们:著名词作家石顺义老师,著名曲作家李昕老师,著名男中音歌唱家佟铁鑫老师。为此我写了一篇标题《大爱无疆》的文章,专题叙述了接厚芳老师德艺双馨的品质和爱心奉献的精神,这篇文章在中华作家网发表之后,被360个人图书馆收藏,又被陵水县文联刊物《珍珠海岸》刊发,这是我在陵水“候鸟”生活中无法忘怀的一段经历。
在海南的“候鸟”们经常会发生偶遇。得知小学音乐老师张永州在土福湾旅居,我欣然前往看望,张老师鼓励我在创作上下功夫,尝试写剧本,让他的影帝儿子张译和他的朋友来出演,可惜我还达不到那个水平;得知60年未见的小学同学、原黑龙江省歌舞团团长、著名小提琴家张海滨在海南旅居,我驱车前往相见,并在陈美玉同学的串联下,约来其他六位同学齐聚东方市,圆梦整整一个甲子年;得知我在陵水旅居,我的发小、国家一级演员、原黑龙江省曲艺团团长宗成滨特意从博鳌赶来,共话当年。也许是年龄增长的的原因,这些相聚尤其显得珍贵。如今的酒桌上已经少许了拼酒行令,深深地怀旧中畅叙的全都是纯真的友谊,互勉健康相约未来成为了主题。
志愿服务
2018年,在几位热心“候鸟”人的积极筹备下,成立了陵水县中老年文化艺术协会(2019年更名为陵水县文化艺术协会),我受命为协会设计了会徽,被推举为副会长(现因身体原因已经辞去职务)。也是从这一年开始县文化馆盯上了我,我逐渐地身不由己了,参加团队活动越来越少,参加工作越来越多,文化馆的许多工作成了我无法回避又不好推辞的事情。一个暮年老者竟充当了群众大舞台的主持人,慢性病缠身的老人,却经常参与到各项深入乡镇的文化活动当中。从那时候起我随着王文红馆长走遍了陵水所有的乡镇,深入学校培训学生,踏遍青山采风探访,诸如此类不胜枚举。值得追忆的是,通过王馆长的引见我在兴隆热带植物园结识了著名爱国归侨郑文泰老先生,郑老先生当年变卖海外资产,只身来到海南,把毕生精力献给了修复濒临灭绝的植被,用他的心血和汗水绿化了万亩山林。身为亿万富豪,他的遗愿是把苦心经营的环保大业无偿献给国家。他的事迹和壮举感动着无数崇拜者,我以郑老先生为原型创作的散文《青山不老》荣获第八届全国文学艺术大赛一等奖。
忙碌是一种充实,在忙碌面前我没有怨言,没有推脱,因为我明白这样的忙碌不仅是友情更是信任,无论从什么角度出发,都是难得的机会,这是志愿者一种崇高的荣誉,志愿者这个称谓应该是我不断追求的目标!这些足迹是晚年值得回味的最好印证。应了一句老话:累并快乐着!我深深地感谢县旅文局为我搭建的平台,在县旅文局和文化馆的支持推动下,我先后两次受聘担任诗歌创作班教师,三次担任面向全国征集春联活动评审,在“三区”人才支持计划中被委以重任,多次深入到特殊学校、王伟希望小学、渔民小学等学校,为孩子们送去精神食粮,多次以陵水“候鸟”身份参加全国赛事,取得的优异成绩被媒体广泛报道;陵水县文化主管部门对我创作的作品给予了大力支持,推荐我的原创作品代表陵水县申报“五个一工程”奖评选,被县文化馆确定为“候鸟”人才重点考核对象,被选定为优秀文化志愿者....,做人要懂得感恩,这是我一直信奉的准则,无论我走到哪里,陵水县旅文局、文化馆都铭记在我心中。
难忘友情
天地之大,包容万象。情深意长,缘于同心。在陵水这几年我接触了各行各业很多朋友,“候鸟”人才比比皆是,他们很多人行事低调,默默付出,与他们相比我要学习的东西太多太多。许许多多书法家、摄影家、画家、歌唱家、舞蹈家、作家、诗人、演奏家、朗诵家、企业家都是我的榜样,至于歌友、酒友、文友那就太多了,在此恕我省略具名,多多见谅。当然,老年群体来自四面八方,存在文化差异,需求难免有所不同,偶尔发生些不同意见也很正常,但是这些都非主流,在我看来无损大局,无伤大雅。金无赤足,人无完人,只要心胸开阔,就会忽略不计,追寻快乐才是真谛,和谐共处才是目标。
陵水民风淳朴,百姓热情好客。几年来通过文化馆王馆长的介绍,我结识了陵水众多著名的文人雅士,与他们相处心底踏实,无怨无悔。在乡镇农村我大致了解了黎族非遗项目,果园采摘、海南菜肴都满足了我的好奇和味蕾;鉴赏了花梨木、坡垒木的工艺,见识了民间的收藏,应邀为陵水县民间文化艺术作品集题写了后记,为陵水画家“曾葡萄”的画集撰写了前言,为陵水诗人黄灯清诗集作序。通过这些交往,体验了南北文化之精髓,感受了祖国大家庭丰富多彩的人文知识。大家常说金钱是生活离不开的根基,但是我觉得朋友也同样是生活离不开的支柱,这个资源将永存在今后的日子里。
未来可期
夕阳余晖灿烂,我欲乘风远行。今年我将带着美好的回忆,离开这个生活了八年的第二故乡。对于一个以旅居为目标的老人来说,在我的有生之年不会捆绑在一个固定的地方,我要用双脚去丈量世界,体验未知,用我还没有完全昏花的老眼去探寻大千世界,享受新奇;用我尚能活动的手笔去描绘大好河山,分享快乐。八年来我自驾往返于海南与哈尔滨之间,设计了不同的路线,除宁夏、甘肃、青海之外,足迹遍布祖国版图,这真可谓不负苍天予我春光,了却人生远方梦想!
华夏容我再驰骋,大鹏展翅恨天低!
亲爱的朋友们,无论我走到哪里,心中有你;无论我身在何处,心中有你。岁月留痕,文德载道;满腹话语,倾情挥尽。让这曾经的缘分在天南海北续写新篇,让这无穷的友谊在祖国大地铺展延绵!正如《老年日报》采访我之后刊登的那个标题一样 :候鸟生活也精彩。
此时此刻,耳边响起朋友们分别时经常说的一句话:“风里雨里,我在下一站等你”!
文化志愿者、“候鸟”老人鞠长荣
作者简介:鞠长荣,全球华人词曲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会员,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会员,哈尔滨市篆刻学会会员。在各类媒体发表过小说、散文、诗歌、歌词、篆刻及硬笔书法作品,多次获奖,被录入《中国作家诗人大辞典》。

中华作家网、国际文艺网总编:
王伟(微信a13720085131)
副总编:王鑫
常务主编:刘培、刘海兰、云水禅心、浪淘沙、王成(详见官网)
中华作家网长期与国家出版社合作,策划出版诗歌集、诗词集、散文集、评论集等文学图书,欢迎洽谈:编辑部微信:zhonghuazuojia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