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父亲的板胡人生
文/毛明辉
暮色渐渐笼罩,冬风轻轻拍打窗户,偌大的屋子里在柔黄的灯光下显得格外温暖,吹拉谈唱声钻入每处角落,音响、话筒、戏台、台词架有序的摆放,一大伙戏曲票友齐聚在一起,有拉二胡的,有拉板胡的,有弹电子琴的,还有吹笛、敲鼓的,将清越、氤氲的国萃戏曲演绎的淋漓尽致,这些票友里面拉板胡的是我的父亲。
父亲是普通的黄河职工,个头不高,虽仅五十多岁,但皱纹已深深地拉伸在他的眼角,鬓角染上了花白的颜色。他对板胡情有独钟,闲暇的周末,悠扬的胡曲从单位宿舍楼飘出,早晨灿烂的阳光洒在父亲的脸庞,映衬出父亲脸部分明晰的轮廓,见到了父亲久违的清闲。儿时印象中的父亲,时间论秒过,每次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嘴边常常重复着“黄河”上的事情,防汛、抢险、护堤等黄河关键词令我印象深刻,数周不回家是家常便饭,每次思念父亲打电话时他都说在忙,或值班。但从小就因父亲是黄河职工而自豪,被当地乡亲们称为吃“国粮”的父亲,因为一句句“他爸是吃为‘国粮’地”,我快乐的成长。几十年岁月如白驹过隙悄然逝去,父亲一切如故,忙仍旧是主旋律,但身边始终都有板胡的陪伴,板胡俨然成了他的精神支柱。
看着父亲盘着二郎腿,头微微昂起,半咪着眼,将板胡眈在腿上,左手抚弦、右手持弓,试弦调弦,身子随旋律的高低轻微晃动,那陶醉的神情让人深刻,做孩子的从心底为父亲的清闲而高兴。沉醉在里面的他,殊不知,在窗台外趴着有几个孩子探头探脑,父亲向他们招手迎进,他们或蹲着,或站着,或坐地,或靠墙,双手托腮,专注地听着,时而走调的学两句。母亲在一旁边听边做着针线活儿,笑容挂满脸上。那只吃饱的小猫静静地蹲立在墙角倾听着,父亲手指灵活地拨弄着内弦弹奏出生机盎然的胡曲《百鸟朝凤》,投入而动情,欢快的琴音使整座屋子的气氛更加和谐。
离敬老院演出的时间一天天临进,父亲和他们自发组织的业余戏曲演出队排练了一次又一次,日程安排表上白纸黑字清楚地显示:上午去敬老院,中午回来吃饭,下午去县老干部活动中心义演。演出的档期排得满满。所谓吃饭,无外乎演出间隙啃几个包子,喝碗汤就凑和成一顿饭,有时车费还得自己掏腰包。我问父亲,为了啥?也许戏台下喜爱戏曲老人们,洋溢在脸上的愉快表情是最好回答。舞台上大红的绒布下,古典的装束,娴熟的戏曲,悠长的琴音,精彩的表演,绝非一日之功,这也跟他们不成文的规定,每周定期排戏是分不开的,最重要的是他们爱心所系,那些每逢为“九九”重阳、过年过节,孤单的老人们翘盼他们到来。
父亲案几上摆着几近脱了漆色的板胡,在父亲收藏的数把板胡中,这是父亲的最爱,用椰子壳做的椰瓢,用省了近半月的生活费买的一束马尾巴做弓杆,琴杆是找根木棍自己打磨的,弦轴是卖费品的那里回收的,油漆都磨脱落发出透亮的余光,在父亲的调试下,胡声虽然与市面上售的板胡发出的音质没法比,但父亲却喜欢它,得缘于他陪父亲近三十个年头,在偏远的黄河岸边,巍巍的大闸之上,夜深孤独时,所有的喜怒哀乐都装进了胡音演奏出来,驱散一天的疲劳,随涛涛黄河之水涌向天际。有次我在打扫房间时,无意将它丢进了垃圾桶,又被父亲宝贝似地捡了回来。以后,我再也不丢那把板胡,因为它融入了父亲深深的情感。
父亲的人生像板胡,节奏时快时慢,音悠长悦耳,让人记忆犹新。多少次,动听醉人的乐曲拨动着我的心弦,指引着我前行的路。我知道,在老爷子即将退休之年,有点爱好挺好,生活得更有滋有味,快乐的享受晚年生活。但愿痴爱板胡的父亲,天天抱着板胡偷着乐呵吧。
作者简介:
毛明辉,男,汉族,1984年出生,共产党员,山东东平人。自2010年以来,在各级报刊、杂志发表散文、通讯、消息、评论、随笔等千余篇,共计六万余字,先后荣获 “全国报纸副刊铜奖”、河南2015年度专业报新闻奖评选二等奖,“山东省十佳业余记者”、“黄河报(网)优秀通讯员”、“光明日报社鲁南频道优秀通讯员”、“中国水利网2013年、2014年度优秀作者”、“山东黄河新闻宣传先进个人”、泰安市直机关工委《山公仆》杂志优秀通讯员、泰安作协春秋笔会散文奖、“东平湖管理局信息宣传优秀通讯员”、“东平县优秀作家”、东平县优秀共产党员、“东平县优秀新闻工作者”、“泰安市直机关幸福泰安文学展示类一等奖”、“泰安市直机关“实现中国梦,青年当先锋”征文一等奖”、“山东黄河好新闻三等奖”等60余项荣誉称号和证书,东平县作家协会、泰安市作家协会、山东省青年作家协会、黄河水利委员会作家协会会员。
散文《父亲的板胡人生》、《逝去的老井》、《有水真好》连续六年获东平县姜广利文学奖,作品两次入选山东省作家协会主办的《齐鲁文学年展散文卷2014、2015》,文学作品入选河南作协主办的“2017年春节征文“并集结成册。散见于《山东青年作家》、《齐鲁晚报》、《城市信报》、《黄河报》、《泰安公仆》、《中国水利报》、《东平湖》、《泰安日报》、《黄河政工》、《山东黄河》、《大江文艺》、《教育周刊》等全国多家报刊杂志。
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征稿
投稿邮箱:
furongguowenhui@163.com
投稿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拒绝一稿多投,所有原创作品都将受到原创保护。
截稿日期:2023年3月30日
《品诗》公众号:readpoems520
所有的来稿,我们都会认真审阅,入选作品会择优在《品诗》公众号上发表,并有机会入选《芙蓉国文汇》一书。没有选中的稿件,我们也会及时回复,不要气馁,欢迎再次投稿。
征稿要求:
题材和体裁不限,一切以作品说话,发掘新人,鼓励创新。请投稿之前仔细核对错字和标点符号,否则一概不予入选。
投稿格式:
邮件标题: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姓名+作品名。邮件内附上作品、姓名、电话、通讯地址、邮箱、100字以内的个人简介。
诗歌5首以内,总行150以内,组诗100行以内(旧体诗词5首以内)。
散文2篇以内
微小说3000字以内
可以任投一种体裁或多种
奖项评定:
小说、散文、诗歌奖分设一、二、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另设人气奖10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