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欣赏唐生趣经老师的春节相关习俗诗词专辑
鹧鸪天•腊八粥
腊八寒风阵阵凉,一锅热粥慰饥肠。
千灵合作示团聚,万物调和报吉祥。
小米糯,桂圆香,花生大枣伴高粱。
核桃莲子红红豆,百宝同烹福满堂。

年关(二首)
家书托鸿雁,山屋大猪肥。
转眼年关近,无钱不得归。
年关随日到,车费欲飞天。
街上拾荒去,收些买路钱。

小年(新韵二首)
腊月廿三开小年,糖瓜果品摆周全。
灶爷上报人间事,玉帝问时多美言。
岁逢庚子少腥荤,果品糖瓜拜灶君。
玉帝面前多好话,来年酒肉敬王尊。

杀年猪
夜吃薯苗朝吃糠,茅棚底下享阴凉。
赴汤蹈火感恩去,万户千家酒肉香。

除夕祭祖
大年三十阖家忙,贴好春联扫殿堂。
抬上金猪来祭祖,全村老少喜洋洋。

年夜饭
素荤瓜果蜜甜糕,年夜加餐好菜肴。
穿上新衣满街走,一年恩怨水边抛。

花街
羊城最是春来早,万紫千红竞骋妍。
十里花街人共赏,同祈过个吉祥年。
行花街
又在广州过大年,花街十里挤翻天。
诸君莫怪后推搡,汹涌人潮总向前。

初一拜年
新春初一炮声吵,好话频频不用教。
早早开门拜年去,左邻右舍有红包。

回娘家
新正初二返娘家,美酒肥鸡鲜果瓜。
须待今春加把劲,明年带上胖娃娃。
2022.02.02 初二
初二回娘家
大年初二转娘家,带上甜糕带上娃。
伯母叔婆全问候,姥爷姥姥笑开花。

初三赤口
大年初二转娘家,正月初三宅在家。
一早起身贴赤口,心平气顺好持家。

老鼠娶亲
节日天天年夜光,初三老鼠娶新娘。
可别耽误人家事,早早关灯好上床。

初四迎灶君
瓜果甜糕摆放全,灶王禀报返人烟。
财神五路来相伴,吉利祥和兴旺年。

初五拜财神(新韵)
大年初五想翻身,财政厅前好拜神。
多放几批扶助款,今冬争取早脱贫。
初五接财神
初五年开喜接财,鲤鱼羊首上供台。
春牛耕种勤劳作,自有钱银滚滚来。

初五拜财神(新韵)
大年初五想翻身,财政厅前好拜神。
多放几批扶助款,今冬争取早脱贫。

初六送穷
新年初六日融融,天下谁人不送穷?
放水开耕祈大产,财神关爱苦劳翁。


初七人日
初七普天神气扬,面条饺子粥飘香。
人人生日需牢记,泥土女娲元祖娘。


初八顺星
初八流传蚕过年,众星下界共团圆。
花灯燃起平安福,天气晴明好种田。
注:大年初八蚕过年,诸星下界,制小灯燃而祭之,称为顺星。当天晴朗的天气预示一年五谷丰登。

初九玉皇诞
大年初九聚天珍,玉帝天宫庆诞辰。
四海凡人向天拜,皇天保佑普天民。

初十祭石
大年初十到南陔,找块石头当祭台。
天地物人成一统,吉祥康健自然来。

十一奉紫姑(新韵)
正月十一奉紫姑,升仙弱小护同途。
如今妇女成梁栋,神界当惊世界殊。
注:南朝宋人刘敬叔著《异苑》记载紫姑为人家小妾,被原配害死在厕所,天帝怜悯而封她为厕神。民间奉为弱女子的保护神。

元宵节(二首)
新正十五闹元宵,月照花灯过小桥。
吃罢汤圆出门去,梦中情侣早相邀。
又是元宵不夜天,家家户户煮汤圆。
汤圆吃罢寻人会,只见银盘不见仙。
生查子·又元宵
当日度元宵,拉紧纤纤手。静听水流声,背靠泉边柳。
今日又元宵,独对当年柳。潭水照银盘,一粒相思扣。

二十补天穿
新正二十补天穿,甜粄糍粑来拜仙。
学得女娲查漏眼,风调雨顺盼丰年。
过完年
补了天穿过了年,再无美食再无钱。
祈求新岁更多福,披上蓑衣去种田。

春寒花开
夜雨追风不尽寒,晨来出外觅心宽。
开春南国有惊喜,百花园中赏牡丹。


节后开工(新韵二首)
假期过后有工开,老板红包又送来。
恭喜公司行大运,一年一度总发财。
水桶肚皮来比拼,每逢节日重十斤。
存足能量开工去,努力加班好瘦身。

作者简介:
唐生趣经,广东梅州客家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旅美三十多年,从事药品研发、药政和质量管理工作。曾作为“海外百名博士团”成员受国务院侨办邀请参加建国50周年国庆观礼。偕友在广州创立药品高端制剂研发企业。喜爱诗词,作诗自娱,以诗会友,坚持阳光、易读、合规、有趣四项基本原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