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父亲
文/姜勇
我的父亲是一位普普通通的人民教师,他已退休好几年了。
现在,我们几姊妹都已成家立业了,都在城里买了房,安了家。妈妈也随我们进了城,帮助我们带小孩,可父亲一直住在乡下,说什么也不愿住在城里。他说,在乡下你妈妈那一个人的田地(我们家只有妈妈一个人是农村户口)不种荒芜了怪可惜的。
父亲把菜园种植得很好,不同季节有不同的新鲜蔬菜。他种菜从来不用农药。他不时到菜园松土、浇水、施肥、拔草、捉虫,那些就是他的“心肝宝贝”,在他的侍弄下长得很好。父亲常常进城给我们捎来蔬菜。每次带来的都是他精挑细选,细心整理过的。他常说,要吃是季节的蔬菜,各种颜色的也要搭配着吃,这样才更有利于健康。其实,这些菜在城里随处可以买到,也值不了几个钱,但是,我们总觉得父亲种的才是真正的绿色蔬菜,比买的好吃,吃得更香甜。
父亲还自己喂了鸡、鸭,他总舍不得吃鸡蛋、鸭蛋,我们叫他自己吃,他只是点点头,可他还是经常进城给我们带来一些新鲜的鸡蛋、鸭蛋。他说,让这些给孙子们补补身体。看着父亲带来的这些鸡蛋、鸭蛋,一个个大小均匀,有白的和淡青的,形状好看,样子秀气,我们心里就有说不出来的滋味。父亲总是为我们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
每逢“五·一”放假 ,我们几姊妹和母亲一起带着孩子们回到乡下,帮助父亲插秧,忙活几天,虽然累得腰酸背痛,没有外出旅游那样惬意,但我们觉得这样更有意义,过得更快乐。
每周双休日,我们也总是乐意回到父亲身边,向他说说工作之事,给他刷刷筷子洗洗碗,给他捶捶后背揉揉肩,再听听他给我们讲述田园之乐。早上,父亲扛着锄头迎着那冉冉升起的太阳到田间地头走一走,呼吸一下新鲜的泥土气息,光看着那狭长绿叶上滚动着晶莹的露珠,就别有一番趣味。中午,在家小憩一会儿,醒来神清气爽,再打开电视,听听京剧,何而不乐也?下午,临近太阳下山,再到菜园走走,看看它们那喜人的长势,心里就充满喜悦之情。晚上,仰望天上皎洁的明月,调皮的星星,听听悦耳的蛙叫虫鸣,就别有一番情趣。父亲说他过的真是神仙似的日子啊!听着他那生动的描述,我们也充满了无限的向往之情,等到我们退休后也到乡下去享受享受。
每年春节,我们也总是选择回到乡下与父亲一起过。大家分工合作,准备丰盛的团年饭;饭桌上,儿女们频频向父亲、母亲敬酒,祝福,看到他们灿烂的笑容,我们心里有说不出来的高兴。
我的父亲就是这样一位普普通通的人,但我觉得他十分伟大。
我的母亲
我的母亲已经70岁了,身体娇小、单薄,但很精神。
母亲头发花白,为了看上去显得更年轻,她经常染发。我们常常说染发不好,她说,我也知道不好,下次不染了。可是只要白发一冒出来,她还是情不自禁地染成黑色。
我的母亲爱逛服装店,只要平时看到老太婆穿的那件衣服漂亮,她非得也要去买一件相同款式的,然而价格却便宜了很多。家人劝她说,我们都有工资,你买质量好一点儿、价格贵一点儿的没有关系,可是她每次都说,贵不贵无所谓,只要穿在身上好看就行。
我和妻子都在乡镇教书,城里上学的女儿只能让父母照看了。周末,回到家里准备做家务的时候,母亲总是抢着干,她说,你们上班也辛苦,除了备课、上课,还要批改作业,你们去歇会儿,家里的活儿我们来做,反正我和你爸闲得没事,就当锻炼身体,活动活动。一席话,听得我和妻子心里暖暖的。
为了让家人吃好,母亲每天总是变着花样儿做饭,特别是菜的品种、色泽方面非常讲究。她说菜就要色、香、味俱全,吃饭才有胃口,我不是为你们考虑,我是为我的宝贝孙女着想,她一天学习辛苦,就是要多吃饭、菜补充营养,这样才有利于身体健康成长,有利于学习成绩提高。她还说,孙女才是我的贴心小棉袄。
母亲是一个闲不下来的人。在我和妻子上班、女儿上学后,她和其他老太婆一起上街去发传单 (商业宣传广告单),一天7个小时,工资却仅有20元。每天,只要发传单一结束,她就匆忙往家赶,生怕耽误了孙女放学回家吃饭的时间。我和妻子、女儿都劝她说,您就不要去发传单挣钱了,一天那么点钱,还很辛苦,况且我们家里也不缺那点儿钱啊。她却说,我闲着也是闲着,挣一分钱有一分钱。其实她发传单的活是挺辛苦的,既有数量要求,还必须一张一张地发,既不准坐,还要不停地走动,有时还会遇到别人的冷眼、蔑视。她就是这样固执,我们拿她一点儿办法也没有。
小时候,我们家住在农村,我和哥哥、姐姐从小在父母的影响下,都比较争气,都考上了大学,然后都找到了稳定的工作,后来也都在城里买了房安了家,父母也随我们进了城。我的母亲把手机号码告诉了她的乡邻,叫他们进城的时候一定要给她打电话,一定要来耍。她只要一接到乡邻的电话,不管再忙,也要放下手中的活计去接他们,然后去买东西,办一桌十分丰盛的饭菜款待。每每饭后,母亲总要挽留乡邻们多住几天。对此,女儿总是不解,问我,奶奶干嘛对他们那么好呢?
虽然进城有几年了,但母亲每个月还是要回乡下住一两天。每次回去前几天,她就开始准备,购买很多物品,大包小包,也不嫌麻烦。她晕车严重,每回去一次就是受一次罪,开始我坚持开车接送,她却执意不让,我只好作罢。到了乡下后,她把屋里屋外的卫生彻底打扫一遍,然后把左邻右舍叫到一起,给他们分发物品。次数多了,别人觉得过意不去给她钱,她说什么都不肯收。过年回去的时候,她更是搞得很隆重,不但比平时分发更多的物品,还要办上几桌过年饭,邀请左邻右舍在一起聚一聚,热闹热闹。有一次,我悄悄问她,这样做图个啥?她说,你现在不懂,等你们老了就明白了。
是啊,我的母亲对自己十分节俭,对别人却非常大方,这让我们一家人既有些“讨厌”她,但更敬重她。
作者简介:
姜勇,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双河镇人,现年39岁,本科学历,高中语文教师,中学一级教师。工作认真负责,教育教学成绩显著,被评为宣汉县第五届中小学学科带头人和“百佳教师”。
在做好教育教学和学生管理的同时,用心体验生活,积极撰写教学论文和文学作品,有多篇文章发表和获奖,比如教研论文《诗歌教学与审美教育》、《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等,散文《我的精神家园》、诗歌《雪花》、小小说《坐车的女人》等。
此外,还爱撰写网评和新闻,均有很多作品发表。
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征稿
投稿邮箱:
furongguowenhui@163.com
投稿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拒绝一稿多投,所有原创作品都将受到原创保护。
截稿日期:2023年3月30日
《品诗》公众号:readpoems520
所有的来稿,我们都会认真审阅,入选作品会择优在《品诗》公众号上发表,并有机会入选《芙蓉国文汇》一书。没有选中的稿件,我们也会及时回复,不要气馁,欢迎再次投稿。
征稿要求:
题材和体裁不限,一切以作品说话,发掘新人,鼓励创新。请投稿之前仔细核对错字和标点符号,否则一概不予入选。
投稿格式:
邮件标题: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姓名+作品名。邮件内附上作品、姓名、电话、通讯地址、邮箱、100字以内的个人简介。
诗歌5首以内,总行150以内,组诗100行以内(旧体诗词5首以内)。
散文2篇以内
微小说3000字以内
可以任投一种体裁或多种
奖项评定:
小说、散文、诗歌奖分设一、二、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另设人气奖1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