牲口哥走了
文′魏增刚
隔一段时间我就会给魏老师打电话的。记得上次是在2022年教师节时打的,不觉小半年过去了。再次打时,就到2023年农历大年初二了。知道90多岁的魏老师同师母身体都还好时,我放心了。
同他谈话,总是要问故乡的,问问故乡的变化,问问故乡的人。
当他说,“牲口娃死了,是得新冠肺炎传染病死的。”之时,我便伤心起来。
“牲口娃”,70多岁了,比我大20多岁,按辈分我叫他哥,牲口哥学名叫魏文秀,在我们村人人知道他叫“牲口娃”,绝大多数人不知道他叫魏文秀。
有人说,怎么叫那么难听的名字,没办法,那个时候人起名字就是那样子。
牲口哥是一个不讲吃不讲穿勤劳善良的人,他在故乡呆了一生,从来都没有出外打过工,一生十分的平常。他唯一的亮点就是在青年时代入了党。入党之后几十年也是务农。
我们说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这话不错。记得他到中年之时,那年村上选大队(村)支书,有人要贿选,村民却选了他,因为他正直。我曾说过,这个世界就是存在着公平,我们要相信群众心里有杆公平的称。

他当上了村里的支书之后,给村里办了不少实事,具体的实事我已经记不清了,只是记得他无论在处理群众的纠纷还是批庄基之时,确实没有拿过群众的一针一线,这一点,我们村里的大人小孩都可以向任何机构任何人作证!向商山和洛水作证!
记得他一直同大嫂住在村里后涧上三间破瓦房里,生活得十分艰难,但是养大了两个男娃。大嫂名叫竹娥,姓我一直忘着,我叫她竹娥姐,竹娥姐属于不修边幅没心没肺爱爪爪(商洛方言,读zua,一一“叫”之意)的人。由于他们夫妻的好劳动,他们在原来的庄基上盖了四间土房。
他的小儿子叫涛涛,大儿子叫锋军,两个孩子相差两三岁,都十分懂事听话。我在父母去世之后,一个人上初中高中时,周末了放假了,上小学初中的锋军总是到我的身边陪我聊天学习看课外书听收音机;涛涛总是帮他父母干干不完的农活。两个孩子学习都一般,涛涛的学习更差。
在牲口哥当村支书期间,锋军初中毕业了。如果说牲口哥唯一利用权力给他们家办了一件“私事”的话,那么,就是让锋军当上了兵。其实,这在那个年代,真不算太大的“后门”。
柳青说过,“人生的道路是漫长的,但是在关键处却只有仅仅的几步……”牲口哥的一生抓到了三个机会,一个就是青年时代入了党;他被选上了村支书,也是群众给他的机会,当然,他也让那个穷山沟的群众见到了什么叫正直的清官;再就是他让他大儿子锋军当了兵。
锋军当了兵之后,肯吃苦,热心,留了部队,后来就找了魏老师的外孙女一一高中毕业生结婚了,锋军复原后在商州区自来水公司上班了,后来在商州区买了房。
涛涛初中毕业后,帮他父母务农。
5年匆匆而过,5年之后,牲口哥就不当村支书了。

后来在牲口哥一家的努力下,他们在我们队西南边的平地上盖了四间新砖房,这房是给涛涛盖的,说涛涛到成婚年龄了。但是,后来由于环境的限制,涛涛还是没有找到对象,只有到邻村上门了(当了上门女婿)。后来嫂子患病成了植物人,我几次回故乡去看她时,她不认识我了。不几年就去世了。嫂子去世之后,牲口哥一个人过了几年。
我前年冬天回故乡盖房时见过牲口哥,他身体还十分结实,真没有想到,他一下子就走了。
夜里我又一次翻到了《平凡的世界》,看到了孙少平第一次请田晓霞吃饭的场景。路遥说,“他(孙少平)过几天,就不知该再到何处落脚。”
他怎么能与田晓霞比呢?“正如俗话所说,人比人,活不成。”
“但无论怎样,他还是高兴今天能用自己劳动赚来的钱,在这里请晓霞吃一顿饭。哪怕他今生一世暗淡无光,可他在自己生命的历程中,仍然还有值得骄傲和怀恋的东西啊!而不至于像一些可怜的乡下人,老了的时候,坐在冬日里冰凉的土炕上,可以回忆和夸耀的仅仅是自己年轻时的饭量和力气……”
牲口哥走了。我们现在才明白为什么他的父母给他取了“牲口”的名字?为什么呀?朋友啊,为什么?上天啊?为什么我们的好哥哥叫“牲口”?原来他为他的一家人当了一生牛马;原来他入了党,给村民办了实事,让村民知道了什么叫清廉之官,给村民当了5年的牛马呀!一一当然,这也是他引以为傲的让人们刮目相看的人生之亮点!
与魏老师的谈话,我知道他同师母在柞水他小儿子一一我高中同学魏小民家过年。

(注:小民,西安美院大专毕业,去宁海打工约半年之后,回故乡商洛,在柞水教高中地理,奋斗成为了高级教师,定居柞水,生一儿一女,儿子考上了西安医学院本科,现上大一。魏老师是我父亲的好友,魏老师小民在我上高中时对我多有照顾,当年我去宁海打工就是找小民去的。在此再表感谢!)
魏老师说,他准备在正月初五六回故乡送我的牲口哥呀。我说我抽不开身,只有让他带我捎上我对牲口哥最后的问候吧!
青山埋忠骨。商山洛水呀,会埋掉牲口哥,然而,牲口哥的一生,他的劳动,他的身影会永存于商山与洛水!他“所创造的财富,依然会在这个世界上无形地存在”一一《平凡的世界》。
就是说,他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永远会以另一种形式同我们一样存在于这个世界之上。
一一这就是我们对牲口哥,能够做的祭文。
这个冬天太漫长了,几乎所有人都病了一次,人们期盼冬的飘然而逝,期待春的到来,期待春暖与花开。待到春暖花开之时, 你可知道:为什么商洛的山会那么的青,水会那么的秀,花会那么的艳?亲爱的朋友,请你告诉我!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作者简介:魏增刚,男,47岁,毕业于西安乡镇企业大学市场营销专业。爱好文学,一直笔耕不辍,出版随笔散文《脚印》一书。在《扶风百姓网》《扶风微传媒》《炎帝故里论坛》《于都诗词》《乡土蓝田》《吉瑞墨香文化传媒》《城市头条》《西府文学》《新新文学》《岚山诗话》等十余家网络平台发表诗歌散文1000余篇。最喜欢路遥鲁迅的作品。西安市电视剧文学村村民,西安市未央区作家协会会员,西安市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