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节踩高跷》
作者:丹青慕侠
朗诵:罗兰
小时候过年总看踩高跷表演,表演者大多扮相奇特,尤以扮演古装戏里的角色为主题,猪八戒背媳妇,白骨精,孙悟空,唐僧,或者是八仙过海,也有扮演各种各样的人,总之他们的着装都怪异奇特,以吸引老百姓的眼球,博取一笑。
高跷表演的最终目的只要老百姓欢天喜地,开心大笑就行。
印象深刻的是有几个高难度的动作,大劈叉,空翻,下腰叼花。
劈叉是双腿将高跷叉开落地之后再从地上跃起,可见其功力之强。
空翻动作更危险,表演者团身腾空跃起之后高跷稳稳落地,看的惊心动魄啊!
下腰叼花是踩着高跷身体向后仰,弯下腰张嘴将放在地上的一束花叼起,其腰功可见非凡之力。
东北人爱看踩高跷,尤其是在重大的节日里各企事业单位,街道社区都有高跷队表演。在我的记忆里高跷队最兴盛的年代是70年代到90年代初,那时每逢新春佳节,各单位高跷队争相到街上表演,鞭炮声,唢呐声伴随着锣鼓喧天,整个城市人声鼎沸简直就是沸腾的海洋,处处洋溢着节日的欢乐。
近些年,虽然城市里也有高跷队的表演,但已经很少了!表演的性质往往是带有商业性的,或者去企事业机关单位拜年的,这种表演往往是有一定目的性的,与几十年前节日里大众娱乐性不可相提并论。
随着现代信息化的高度发展,电视节目和手机上丰富多彩的信息,导致人们选择娱乐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高跷这种民间传统文化逐渐淡出人们娱乐的视野,人们不再满街满巷地追逐着观看高跷了。
扭秧歌,推旱船,踩高跷,是过去北方人常常喜闻乐见的民间传统艺术表演形式。
这些年,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传统艺术高跷尽管在城市的节日里罕见了,但它依然活跃在广大的乡村集镇里,给广袤的田野带来喜气洋洋的节日氛围!因为它来自于北方的沃土中,如今它又回到了那片给予她深情的土地上。
2023.1.23 午时


罗兰:语言艺术教育及研究人,大型活动策划人,培养的学生在国际国内比赛中成绩优异,荣获语言类“国际优秀导师”奖。微信公众平台【罗兰之声】【夜听罗兰】创建人。荔枝罗兰之声FM1264639,触电新闻【罗韵兰馨】,都市头条【夜听罗兰】。录音并制作多部诗集,录制发布朗诵作品近万首。
罗兰之声 原始ID: gh_239d57d45a85
夜听罗兰 原始ID: gh_de9fbeae4c9f
罗兰之声荔枝FM1264639
触电新闻网:罗韵兰馨
邮箱:1913389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