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春节记事-2
淡水渔人码头走春
文/杨紫英
真好,大年初一就迎来了一个好天气,一大早穿上为过新年而买的新衣、新鞋,迎着朝阳赶赴红树林教会聚会。虽说这个不是一个大的教会,但人数并不代表信心的大小,而且大家的热情及虔诚之心不减。
今天主讲的牧师是叶文静牧师,(主任牧师侯敦仁的太太),她以过好年要开始“迎真神
纳永福”。就像在约伯记上说的:“你要认识神,就得平安,福气也必临到你。”在新的一年,有新的启示,我们求神给我们眼光和智慧的心,再次前进!
会后叶牧师还用自己烤出的起司裹住年糕的创意甜点,来招待大家,祝大家有一个甜甜蜜蜜的新年。
出了教会,风和日丽的太阳天,有一股想去享受好天气的心。外劳Rose 也频频问我:“妈妈,妳下一个计划是什么?”我望着远处的观音山,心想就近去“淡水渔人码头”应该是个不错的标的。
由于我的脚根(阿基理斯腱断裂)才长好,今天是我第五天下地走路,所以还是准备了轮椅且坐且走。
由于此处风大,对刚得新冠后的人,医生交待一定要记得戴帽子,我又没有戴帽子的习惯,想到回去可能又会头痛而忧心。这时Rose把我围在脖子上的丝巾拿出来,把我的头包得像采茶姑娘般,又在脖子上结了一个大蝴蝶结,这下就感觉好多了。Rose喜欢拍照,我跟着这个导演的指示,一会儿叫我抱着路灯杆、一会儿两只脚又要如何、如何。我也没有什么表演细胞,Rose说:有谁知道妳是74岁的人?
啊!随便啦!欢喜就好。
我俩在桥上疯了半天,我的腰有点酸了,Rose要我坐上轮椅,我们又下桥来到码头。我想带她去坐渡轮(?),看看在山岚中的观音山,可惜距下一班还有一个小时,我们先就近逛逛吧!
看看附近的店家开市的不多,但是仍有卖海鲜热炒,饮料,炸鸡,豆花之类的。爱吃零食的我,看到淡水名产鱼酥、虾米果(这个还是第一次看到),检查一下营养标示:糖4.4g/100g,应该是有一点高,所以就放弃了。自从有糖尿病后,买食物时就多了这个评比工作,因为年纪大了,对慢性疾病还是自己要多注意。
看看不远处的白色情人桥,在夕阳余晖下显得更富诗意。我记得有一年我还特别读了一下在桥头上刻的简介,好像还是阿扁取的名字。我鼓励Rose去桥上走走。
(在2003年2月14日情人节当天正式启用,由前中华民国总统陈水扁命名为情人桥。桥体为一座白色的斜张桥,总长约196公尺,步行通过须时约3分)~
维基百科
因为我跟她的约定是:“相逢自是有缘,我们不分主仆,㩦手前行,在人生中留下美丽的回忆”!
“妈妈!我真的可以去吗?那妳呢?”
我笑着说:“没关系啦!妳就去吧,反正来都来了!”
她还是很尽责的把我推到一个亭子𥚃,伸手在背包里拿出一瓶水和刚买的鱼酥给我,就向情人桥奔去。
不过我也不甘寂寞,站起来推着轮椅,走向一个在店门口大排长龙的店家,我倒是想看看到底是卖什么呀?
原来是卖什么:豆花+红豆+芋圆+地瓜圆之类的店,我端详了半天也去凑热闹买了一碗,那晓得前面已有十二人在排队取货。
耳边忽然听到Rose的声音
妈妈,妳怎么跑到这里了,我以为妳走失了!
我们二人哈哈大笑了起来。因为最近我放Rose单飞,要她去买东西。有时譬如我教她如何去买东西,她偶尔出状况,像断了线的风筝似的,不知她流落何方,令我担心,但总是又找到回家的路。每次当我听到她开门的钥匙声,她一进门就说:“妈妈,我问了好几个人…,Finally, finally,,,”每次她都会敍述经过给我听,我也会告诉她应该如何处理发生的问题。不过聪明的她,已从一个害羞的女孩,懂得如何用手机安全的回到家。因为我已经把必要的资讯,如地址等全部都给她,教她要如何应变。所以我俩对“迷路”这二个字,特别敏感。
当我们买好船票,顺着台阶下到船边,看着摇摇晃晃的船,要顺利的跨进船舱,对我的脚是一大挑战,没想到我用力一跳,毫无困难的稳稳的登上了,真高兴!旁边的人都说:“阿嬷,好厉害!”~这也是不争的事实!(我是指阿嬷)
船上的风更大了,我躲进船舱,惊涛骇浪不断,就让年青的Rose去饱覧山水之美吧!看她露出兴奋的笑容,我内心也随之满意和感谢,因为有她的陪伴,我才能有一个快乐扬眉“兔”气的春节假期!

作者簡介
杨紫英,笔名,小羊。中华八闽文学社荣誉社长,《中国远山文学網》、《闽南原创文学》特约作家。1949年在台湾出生,毕业于台南成功大学,曾由校方推荐获“台南市十大优秀青年”奖。2011年移居美国后开始写作,作品长期在美国最大的华人报纸《世界日报》、《世界周刊》、《华人》及台湾《讲义杂誌》等报刊、杂誌刊登。其散文作品《爸爸,我爱您》和《妈妈的手》在大陆首届《精英杯》全国文学创作邀请赛中分别获得二等奖、三等奖;其散文作品《我的求学生涯》获《神州文学家园》首届全国文学大赛二等奬;散文《才德兼备的妈妈》获全国《精典杯》大赛二等奖,散文作品《婆婆的心愿》获《中华保灵杯》孝主题征文大赛三等奖。散文作品《妈妈老年的伤心事》获中国远山文学网母亲节征文比赛二等奖。与其堂兄蔚青合著出版文集《生命与爱的传承》。作品常见《中国远山文学网》、《渤海文学网》、《一朵紅蓮文學社》、《微文美刊》等各类微刊及公众号等。喜欢写分享人生经验,时事,并把本身医疗经验及医学知识,撰文与朋友分享,希望能对大众有些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