眷 恋 古 都 北 京
每年春节我都要去黄海之滨,一个风景秀丽的山村探亲。因为,那里有我的叔父婶母两位老人。两位老人是地道的老北京人,在他们身上,有一种遇到困难不低头的骨气。解放前,由于生活所迫,举家像狂风吹落叶,从北京飘到大西北求生。接着又飘落在海边风景秀美的山村扎下根。在他们心里,是不愿意离开故士的。虽然身在他乡,却心系北京,因为这里有李氏家族五代人的血脉亲情。
八十年代初,我第一次去看谁二老时,带去一营养品和老北京持产烤鸭。没想到二老坦率直言:“以后再来看我,别买这些东西,又贵还不喜欢,我就喜欢老北京的糕点,张一元的茉莉花茶,还有你婶爱喝的豆汁。”后来,我每次探亲,就带上这三样,那是二位老人对老北京的思念。
每当看着叔父一边吃糕点,一边回忆往事,心中五味杂陈,看着婶母喝着豆汁儿,眼角挂着一丝泪花时,我的心酸了!一家五代人生活在古都京城的老北京人,因生活所迫,不得不离开这片故土,去外地谋生。尽管他们的生活从艰难的岁月过到幸福的晚年,但他们对老北京,有一种割舍不断的特殊感情。
阳光撒满小院,从海边刮来带有一丝咸味的海风,吹进了小院。老人开始向我讲述老北京的事故人情,名人掌故,深宅大院里的奇闻趣事,待人接物的老规矩。我听得津津有味,仿佛置身于老北京的生活之中,在海边小院里,荡漾着浓浓的老北京的气息,倍感对老北京的热爱。
岁月悠悠,二老相继架鹤西行,噩耗传来,我悲痛不己。据家人讲,老人生前有遗嘱,要求过世后,墓地的方向要朝向北京,以示不忘故土。清明节,我再去探亲,走进小院,心里空荡荡的,那只是形式,再也见不到两位老人,听不到那京腔京韵的老北京话儿,看不到那饱经沧桑的脸上,充满乐观的音容笑貌。
我往坟上捧上一把新土,在墓前,摆放着老人念想的老北京三样物品:一盘稻香村糕点,一杯茉莉花茶,一碗豆汁儿,以表达后辈人对老一辈人的尊敬。同时,告慰二老,阴阳两界是相通的,每年都会看望二老,愿二老在天堂安祥地生活,我们后辈人的生活是幸福的,不必牵挂!
(2023.1.22.夜)